對要素投資:有效供給驅動的內生經(jīng)濟增長之路
[Abstract]:The Keynesian hypothesis of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have been repeatedly denied by the economic reality, and the essence of the supply school has been more and more confirmed by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ality. The reality of globalization of crisis and long-term bail-out show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sustainable growth power lies in the formation of effective supply to factor investment and the creation of demand with effective supply. In the sense of development, supply determines the category of supply, the quality of supp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demand, and the industrial ecology of supply determines the social ecology of dem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the supply link determines the structure of effective demand. The key to driving the promotion of supply lies in the elements. In the stage of factor revaluation, high quality elements can participate in the higher division of labor of GVC and obtain higher income, thus forming consumption power. The formation of this virtuous circle is the only way for China to achieve internal economic growth.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jīng)濟改革與發(fā)展研究院;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動城市化中的農(nóng)地資本化與農(nóng)民工市民化研究”(項目號:71140010) 博士后基金“城市化深化中的農(nóng)地資本化與農(nóng)民工市民化研究”(資助編號:2012M510636)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091.352.4;F1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孫建波;張志鵬;;應對滯脹:從制衡分利集團到社會全面進步[J];江海學刊;2011年06期
2 杜人淮;;當代世界經(jīng)濟周期性波動及其內在機理[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田伯平;;全球分工與全球性經(jīng)濟危機——基于全球經(jīng)濟均衡分析的視角[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江;;霍布斯叢林的真實模擬——秩序形成的另類邏輯[J];北大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2 劉偉;蘇劍;;供給管理與我國的市場化改革進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魏建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憲政的有無及其治道影響——法英美三國歷史經(jīng)驗與當下世界各國憲政復興的啟示[J];北方法學;2011年05期
4 王春業(yè);;憲法及其生成的經(jīng)濟分析——憲法產(chǎn)生的非文化解讀[J];北方論叢;2011年04期
5 張擴振;汪進元;王X;;經(jīng)濟憲法學理論框架建構新探[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6 盧風;戰(zhàn)爭與資本主義文化[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崔英楠;崔皓旭;;中國稅收制度的憲政構想[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8 張啟強;;布坎南的有限政府論[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何自強;;布坎南貨幣憲法思想:理論與啟示[J];商業(yè)研究;2012年01期
10 陳端計;小康社會的供給瓶頸及突破方略[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武振榮;;公共財政:一個基于憲政主義視角的分析框架[A];2005年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柯華慶;;法律效率論[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3 陶慶;;憲法財產(chǎn)權視野下的公民參與公共預算——以福街商業(yè)街的興起與改造為例[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吳少龍;牛美麗;;從控制到結果:中國預算改革能跨越嗎?——A市績效預算改革研究[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馮興元;;中國的“奇跡”:成因、問題與展望[A];“市場化三十年”論壇論文匯編(第一輯)[C];2008年
6 馮興元;毛壽龍;;單一稅的理論基礎[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劉志廣;;財政社會學視野下的財政分權與經(jīng)濟增長——關于中國財政分權與經(jīng)濟增長的一個初步分析框架[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8 羅云鋒;;大眾傳媒、消費主義與“非常態(tài)的常態(tài)化”——批判理論視角的文化研究[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9 周剛志;;中國財政立憲三十年回眸——基于中國財政憲法規(guī)范之變遷過程的考察[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經(jīng)濟改革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劉麗;;由西方各國大罷工引發(fā)的西方福利法治國形成成因的思考[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麗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縣長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慧;公共產(chǎn)品供給過程中的市場機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刁大明;美國聯(lián)邦政府撥款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邢樹東;稅收彈性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吳練達;制度、行為與經(jīng)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左斐;中國財產(chǎn)保險業(yè)承保能力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張紅宇;公平與效率視閾下的政府經(jīng)濟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張琳琳;城市化進程中農(nóng)地使用權保障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臧興兵;生源地助學貸款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陳福祥;公共性職業(yè)教育培訓的有效供給[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國濤;納稅人權利保護司法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正平;論我國物業(yè)稅的功能定位及稅制選擇[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楊兆余;產(chǎn)權視角下的國家形成理論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勇強;我國納稅人稅收監(jiān)督權法律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趙勇;納稅人用稅監(jiān)督權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6 孫雪婷;憲政經(jīng)濟學視角下的腐敗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孟妮妮;我國政府預算過程中的權力配置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1年
8 林濤;納稅人權利保護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趙菲;公共經(jīng)濟學視角下的中國納稅人權利保護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黃雅寶;基于公民需求導向的服務型政府建設[D];浙江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志彪,姜付秀;我國產(chǎn)業(yè)行政壟斷的制度成本估計[J];江海學刊;2003年01期
2 余暉;;利益集團與中國政府藥業(yè)管制制度的建立[J];經(jīng)濟管理;1997年09期
3 過勇,胡鞍鋼;行政壟斷、尋租與腐敗——轉型經(jīng)濟的腐敗機理分析[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03年02期
4 周敏;;國際金融危機與經(jīng)濟危機轉型研究綜述[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楊軍;;部委“利益分殊”進行時[J];南風窗;2006年24期
6 楊友國;劉志民;;中國利益集團的發(fā)展階段及其特征分析——基于漸進主義改革的背景審視[J];求實;2009年01期
7 章惠峰;;我國的利益集團及其治理[J];生產(chǎn)力研究;2009年1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祥財;;供給學派的思想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J];上海經(jīng)濟研究;2011年01期
2 孟圣;從供給學派的角度看我國現(xiàn)階段經(jīng)濟運行中的供給管理[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羅良文;供給學派的就業(yè)理論及其啟示[J];理論月刊;2002年06期
4 張彌;國內外供給經(jīng)濟學派理論研究的比較[J];財經(jīng)問題研究;1999年04期
5 佟福全;當前西方經(jīng)濟思想的變革與給我們的啟示[J];河北學刊;1987年03期
6 毛暉;;供給學派的政策主張及啟示[J];北方經(jīng)濟;2007年06期
7 楊林楓;;費爾德斯坦與供給經(jīng)濟學派[J];當代財經(jīng);1987年05期
8 張彌;凱恩斯經(jīng)濟學在中國的不適應性與供給學派觀點在中國的適應性[J];經(jīng)濟研究參考;1999年55期
9 唐岳駒;;費爾德斯坦及其“供給學派”經(jīng)濟理論[J];經(jīng)濟科學;1982年01期
10 葛惟熹;;怎樣看待供給學派理論[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198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許彬;;蒂布特模型與地方公共產(chǎn)品的有效供給[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2 余文烈;奉茂春;;新自由主義經(jīng)濟理論信條的“致命自負”——論“華盛頓共識”的理論悖論和現(xiàn)實矛盾[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楊越;;2008北京奧運會對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影響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4 劉滌源;;西方經(jīng)濟學:參考、借鑒、利用[A];經(jīng)濟改革與理論思考(1978-1988)[C];198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超;增加公共產(chǎn)品有效供給[N];徐州日報;2006年
2 許宏強;新經(jīng)濟:供給學派的勝利[N];社會科學報;2000年
3 葉勁松;供給能自動創(chuàng)造需求嗎[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4 羅潤東 南開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中心;供給學派及其政策主張[N];中國財經(jīng)報;2002年
5 向松祚;減稅的力量[N];證券時報;2002年
6 宮希魁;基礎設施建設的根本目的:增加有效供給[N];社會科學報;2001年
7 李煒光;傳統(tǒng)智慧與現(xiàn)實經(jīng)濟問題的求解[N];天津日報;2009年
8 ;現(xiàn)代世界主要經(jīng)濟學派(下)[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6年
9 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義平;經(jīng)濟自由主義思想與國家干預理論的演化[N];西安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李鐵兵 常素莉;人民幣與美元脫鉤將傷害全球經(jīng)濟[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席恒;公共物品供給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志琳;我國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柳俊峰;我國公共產(chǎn)品有效供給模式構建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3 陳文榮;區(qū)域公共管理視閾下公共產(chǎn)品的有效供給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黃登春;供給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5 張玉容;經(jīng)濟體制中的政府供給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6 趙京明;現(xiàn)代西方政府宏觀經(jīng)濟干預理論發(fā)展及其比較[D];河北經(jīng)貿大學;2011年
7 李翠娟;我國縣域公共物品有效供給制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任騰霄;防災減災中的公共物品供給[D];蘭州大學;2009年
9 馬煥明;“凱恩斯主義”盛衰演變與西方經(jīng)濟周期的互動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宋兆勇;政府行為與公共物品供給的理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76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247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