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2011年
本文關鍵詞:治理地方公共經濟理論與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2011年
體育公共服務的多元供給模式研究
籍玉新 于清
【摘要】:正研究目的:目前,公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和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矛盾亟待解決。單一的政府供給模式或僅僅依靠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提供體育公共產品均難以實現(xiàn)體育的終極目標。彌補單一力量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政府、社會、市場、公民等多方力量合作。因此,創(chuàng)新體育公共服務模式,實現(xiàn)多元供給,促進體育公共服務與大眾體育需求的均衡,是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現(xiàn)實選擇。
【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體育人文社會學系
【分類號】:G812.0
【正文快照】:
研究目的:目前,公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和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矛盾巫待解決。單一的政府供給模式或僅僅依靠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提供體育公共產品均難以實現(xiàn)體育的終極目標。彌補單一力量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政府、社會、市場、公民等多方力量合作。因此,創(chuàng)新體育公共服務模式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嘉;我國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模式的構建[J];黑河學刊;2005年06期
2 賈紀磊;;新農村視野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何菲;;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的市場化選擇[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周曉麗;毛壽龍;;論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及其模式選擇[J];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5 袁小燕;;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分析與路徑選擇——以臺州市黃巖區(qū)為個案[J];臺州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陶鵬;林閩鋼;;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江陰模式”研究——基于交易成本比較視角[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02期
7 雷彥沛;;多中心理論視角下的社區(qū)公共物品供給及治理[J];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8 陶群山;;突發(fā)公共危機條件下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式研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涂敏;;公共物品理論視角下港口物品的供給模式[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10 趙立雨;師萍;;多中心治理理論:農村公共產品多元供給模式分析[J];未來與發(fā)展;2008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春山;高軍波;;轉型期中國城市公共服務設施供給模式及其形成機制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2 王成;陳小莉;李雅惠;;上海寶山地區(qū)中學生午餐供給模式及營養(yǎng)分析[A];中國營養(yǎng)學會公共營養(yǎng)分會第八次會議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狀況、營養(yǎng)改善與膳食相關慢性病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江;賀傳皎;;政府干預下的深圳創(chuàng)新型產業(yè)用房建設制度設計[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宋安平;;論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模式的目標選擇[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公共服務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羅俊;;治理地方公共經濟理論與農村公共物品供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雅惠;王成;陳小莉;;不同午餐供給模式的中學生營養(yǎng)狀況分析比較[A];中國營養(yǎng)學會公共營養(yǎng)分會第八次會議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狀況、營養(yǎng)改善與膳食相關慢性病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許悅;;政府公共服務職能與和諧社會建設——基于新公共服務理論的視角[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陳縈;;高等教育的產品屬性及其對供給模式的影響[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陳燦;;公共服務供給的組織間合作網絡研究[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劉朝臣;朱禮龍;鮑步云;;創(chuàng)新農村職業(yè)教育供給模式——兼論農民就業(yè)導向機制的構建[A];職業(yè)教育為三農服務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楊艷 方付建;[N];中國改革報;2007年
2 肖四如;[N];中華合作時報;2007年
3 王冰;[N];湖北日報;2006年
4 劉曉蘭 林一位 李體鋒;[N];金融時報;2006年
5 王義;[N];學習時報;2007年
6 李軍鵬;[N];學習時報;2005年
7 本報評論員;[N];嘉興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薛婧 韓麗平;[N];黑龍江日報;2009年
9 漸石;[N];中國建設報;2009年
10 李浩;[N];法制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閆留義;中國縣級政府公共產品供給問題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鵬;醫(yī)療衛(wèi)生產品供給及其制度安排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3 于鳳榮;我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張穎;美國公共產品供給演進軌跡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5 張建新;霸權體系與經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4年
6 陳治;論福利供給變遷中的經濟法功能[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7 李小妹;我國省部產學研平臺建設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鄒曉東;從公共服務的政府壟斷到多元化供給[D];復旦大學;2007年
9 高曉燕;基于供給視角的農村金融改革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10 孫貴珍;河北省農村信息貧困問題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戚玲玲;農村文化基礎設施供給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1年
2 翁衛(wèi)國;我國基礎設施供給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3 韓凱峰;中國生態(tài)保護和建設的供給模式探析——以退耕還林工程為例[D];西北大學;2004年
4 劉志琳;我國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楊小宇;廉租住房供給模式的適用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6 裴玲;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7 陳龍;論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創(chuàng)新[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8 王周鎖;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9 謝立群;以需求為導向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模式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10 孫永奇;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治理地方公共經濟理論與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845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lilun/8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