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分工、不可貿易的服務產品與開放環(huán)境中的經濟發(fā)展
本文選題:勞動分工 + 服務 ; 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論文
【摘要】: 這篇論文試圖從勞動分工的角度對開放環(huán)境中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進行分析。我們的理論出發(fā)點是,生產率的提高不僅是單個企業(yè)技術進步的結果,更是整個經濟勞動分工深化的產物。“現代部門”中社會化大生產的基本特征就是通過大量的中間產品表現出來的細密分工,其中分別專業(yè)化于某種產品的各個產業(yè)組成了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網絡,而單個企業(yè)在生產上的高效率正是通過這一分工網絡實現的。并且由于大量中間產品——尤其是生產性服務——的不可貿易性,,在開放經濟環(huán)境中,分工網絡的密度和規(guī)模高度依賴于對國內“現代部門”最終產品的需求。因此,經濟發(fā)展可以看作勞動分工網絡不斷擴展與深化的過程,而對分工網絡的性質和它與各種經濟要素之間關系的了解,則是對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及其國際經濟政策的有效性做出正確判斷的前提。基于上述理論,本文依次考察了自給自足、不完全國際分工和完全國際分工條件下發(fā)展中國家勞動分工水平的決定和演化,在“傳統(tǒng)部門”與“現代部門”的關系、發(fā)展中國家比較優(yōu)勢的決定和經濟發(fā)展中的多重均衡等方面得出了一些新的結論。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n open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ision of labor. Our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is that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vity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s, but also the result of deepen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whole econom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ized mass production in the "modern sector" is the detailed division of labor shown by a large number of intermediate products, in which the industries specialized in a certain product form a network of mutual influence and interdependence. The high efficiency of a single enterprise in production is achieved through this division of labor network. Moreover, due to the non-tradable nature of a large number of intermediate products, especially productive services, the density and siz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networks in an open economic environment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demand for domestic "modern sector" end products. Theref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be seen a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network,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ur network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various economic elements. It is the premise of correct judgment on the posi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ies.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termin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level of division of lab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elf-sufficiency, incomplet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and complet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sector" and "modern sector". Some new conclusions are drawn on the decis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multiple equilibrium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F06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冉光和;徐鯤;李敬;;教育促進經濟增長的勞動分工機制研究[J];經濟問題;2011年08期
2 張兆翔;王俊;;高茲的生態(tài)學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經濟理性和勞動分工批判[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21期
3 田鋒;;重新審視開放與封閉——再建巴別塔[J];IT時代周刊;2011年13期
4 ;有限的均衡,無限的演化——演化經濟學人陳平教授寄語[J];演化與創(chuàng)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01期
5 徐林;;談古典經濟學的專業(yè)化分工理論與當代產業(yè)集群的演進[J];金融經濟;2005年16期
6 許建平;;免費開放背景下基層文化單位隊伍建設的問題與思考[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7 錢雅婕;;委托代理理論與企業(yè)層級結構[J];金融經濟;2005年06期
8 李景洋;;加強班組建設 提升寶鋼管理[J];冶金企業(yè)文化;2011年04期
9 李艷梅;;淺談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0 余建軍;;讓樓宇經濟和文創(chuàng)產業(yè)成為開放型經濟的領跑者[J];杭州(周刊);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安意;梅福榮;董文強;張小鋒;;開放環(huán)境下獨立通風籠盒的使用[A];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羅·梯克;拉塞爾·史密斯;張德榮;;可行社會主義經濟學的一個重新解釋[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陳學明;;評“西方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否定與肯定[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4)[C];2004年
4 孫曉艷;劉全勝;;《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索[A];2008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黃少安;黃凱南;;勞動分工、學習博弈與惠安女“長住娘家”婚俗[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孫婷;蘇松坤;高其康;陳盛祿;曾志將;;蜜蜂不同亞家系工蜂在勞動分工中的差異[A];植物保護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論文集[C];2008年
7 江曉薇;;經濟全球化中服務產業(yè)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肖人彬;;面向虛擬企業(yè)組建的蟻群勞動分工模型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沈飛英;蘇松坤;陳盛祿;樓程富;;影響蜜蜂勞動分工的主要因素[A];中國養(yǎng)蜂學會蜜蜂飼養(yǎng)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趙玉川;成元君;;科學普及的社會學解析及其社會舉措[A];第四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麗榮 劉國發(fā) 傅海東;扎實優(yōu)化開放環(huán)境[N];中國工商報;2003年
2 記者 張輝;內蒙古局開展優(yōu)化開放環(huán)境教育活動[N];中國郵政報;2003年
3 記者 謝耕發(fā);中國技術創(chuàng)新將在更開放環(huán)境中進行[N];科技日報;2000年
4 李桂賢 赫富 本報記者 霍建國 陳興;大力解放思想 優(yōu)化開放環(huán)境[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3年
5 通訊員 訾維忠 穆群 本報記者 門心潔;營造和諧寬松 對外開放環(huán)境[N];天津日報;2006年
6 記者 唐
本文編號:2021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lilun/202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