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勞動本質(zhì)理論對勞動者發(fā)展的啟示
本文選題:勞動異化 + 勞動者; 參考:《人民論壇》2017年13期
【摘要】:馬克思提出勞動價值理論和異化勞動理論,其對于勞動本質(zhì)的闡述為當今時代勞動者的發(fā)展和主體性的體現(xiàn)提供了有益啟發(fā)。為促進勞動者自由、全面發(fā)展,應充分發(fā)揮勞動者在勞動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積極性。
[Abstract]:Marx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and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 which provides useful inspiration for the elaboration of labor essence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subjectivity of workers in the present age .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workers ,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ity ,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workers in labor .
【作者單位】: 貴州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貴州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實施路徑研究——以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視角”(項目編號:14SZK013)研究成果
【分類號】:F091.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斌;;再探音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J];企業(yè)家天地;2010年04期
2 陳燮君;論科學方法論的主體性[J];社會科學;1986年12期
3 孔易人;人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的主體性[J];財經(jīng)論叢(浙江財經(jīng)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4 孔文;;對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人的主體性的反思[J];大眾商務;2010年14期
5 郭樹峰;;淺析體育課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年09期
6 季相林;高新技術的應用與主體性需求的滿足[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3年04期
7 李麗;陳雪峰;袁建平;;編輯的主體性與期刊質(zhì)量[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8年06期
8 江聰;;淺談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關系[J];網(wǎng)絡財富;2008年08期
9 王曉薇;;淺析培育職工對企業(yè)的認同感[J];新聞天地(論文版);2008年05期
10 孟苓莉;田玉志;;數(shù)學課堂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J];管理觀察;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維楚;;試論科學發(fā)展觀關于人的主體性的思想[A];新中國人學理路——第十一屆全國人學研討會文集[C];2009年
2 段建海;;共產(chǎn)黨人主體性的科學定位[A];“三個代表”與理論創(chuàng)新[C];2003年
3 鄒安樂;;論主體性發(fā)揮的立體性思維[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劉建勛;;論犯罪機遇的主體性及其控制對策[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5 張明元;;改革開放30年我國社會個體主體及其主體性的變化[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6 湯榮根;;尊重主體性 讓表達之樹常青[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八——追尋的旋律[C];2003年
7 姚站軍;;科學發(fā)展觀中的人的主體性意義張揚論綱[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8 陳穎;;發(fā)展學生主體性,找到寫作的意義[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王占馥;;辭章的主體性和規(guī)律性[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10 王守才;;初中生主體性參與教學策略,為人才培養(yǎng)保駕護航[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都明;課程改革應正視教師的主體性[N];閩南日報;2007年
2 廖申白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德性的主體性與普遍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山東省嘉祥縣嘉祥鎮(zhèn)五老洼小學 紀翠芳;發(fā)揮學生主體性[N];中國教師報;2014年
4 王惠東(作者單位:江蘇錫山市華莊高級中學);學生主體性管理模式初探[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馬中柱;高揚黨的主體性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N];廣州日報;2003年
6 謝安民 作者單位:樂清市委黨校;以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構建和諧主體性[N];溫州日報;2007年
7 何蘭生;發(fā)展農(nóng)村到底以誰為主[N];農(nóng)民日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陳明 付奇 本報實習生 馬青青 楊梅;創(chuàng)新主體性,并非就是單打獨斗[N];新華日報;2012年
9 張曙光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揚棄只從主體性出發(fā)看待價值的思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10 早報記者 袁達;金正恩批平壤機場設計未突出主體性民族性,要求停工修改[N];東方早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蕊鞠;論譯者的主體性[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宋兵超;主體性困境的消解[D];蘇州大學;2015年
3 邱小丹;同傳譯員發(fā)揮主體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4 孟杰;材料與綜合繪畫在實踐中的運用[D];山西大學;2015年
5 劉亞夢;消費社會中主體性的消解與建構—德里羅小說《地下世界》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張蓉蓉;《占有》中女性角色的?率浇庾x[D];東南大學;2015年
7 孫慧艷;《甘蔗》中女性人物的主體性[D];浙江大學;2016年
8 孫曉明;凝視下的“他者”-英美短篇小說中的貓意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9 羅玉蘭;陪同口譯中譯者的主體性體現(xiàn)[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10 張倩蕓;《消失的愛人》中不可靠敘述和話語權力對主體性的構建[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0157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lilun/201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