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甲醇制丙烯分離流程的模擬與優(yōu)化

發(fā)布時間:2020-03-27 08:58
【摘要】:丙烯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其下游產(chǎn)品眾多。丙烯傳統(tǒng)的生產(chǎn)方法是石油路線的乙烯蒸汽裂解聯(lián)產(chǎn)和催化裂化副產(chǎn),開發(fā)可替代石油路線的獨立丙烯生產(chǎn)技術受到廣泛關注。其中,煤制丙烯路線非常適合我國多煤少氣貧油的能源格局。因為以天然氣、生物質(zhì)、煤等可氣化物質(zhì)為原料制備甲醇的技術已成熟并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因此煤制丙烯的技術瓶頸就在于甲醇制丙烯。煤化工存在由雜質(zhì)引起低收率、高能耗、高水耗、傳質(zhì)差的問題以及環(huán)境問題依舊亟待解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原油和甲醇價格的波動,石油路線和甲醇路線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因此,提高甲醇制丙烯裝置運轉(zhuǎn)效率、降低能耗對于提高新生的甲醇制丙烯流程可謂至關重要。針對這些問題,論文首先在現(xiàn)有甲醇制丙烯流程的基礎上,綜述了流程模擬與改進的方法,對流程進行了Aspen Plus軟件模擬,對精制單元的精餾序列進行了改進,技術組合進行了技術經(jīng)濟分析。論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對醚化反應單元、粗分離單元和精制單元進行了Aspen Plus軟件模擬,并結合生產(chǎn)裝置的設計數(shù)據(jù)和現(xiàn)場操作的采集數(shù)據(jù),驗證了計算方法的可行性。在計算過程中對比并選擇了更合理的單元操作模型和更合適的物性方法進行計算,并利用化工流程模擬軟件Aspen Plus完成了流程回路的模擬。對模擬結果進行了誤差分析和能量分析,提出了三個改進之處:增加中間再沸器、急冷水工藝改造、增加中間流股換熱。(2)對Lurgi MTP工藝的精制單元進行合理簡化,針對CH4、C2、C3、C4、 C5、C6、C7的七組分、六切分點的精餾序列問題應用模擬退火算法,采用指數(shù)降溫的退火策略,求解得到了最優(yōu)分離序列。精餾序列優(yōu)化的結果為前脫丙烷分離流程,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兩塔聯(lián)用的前脫丙烷分離流程。與前脫丁烷分離相比,前脫丙烷分離流程的能耗更低(降低7%以上),能效更高(提高2.1%),CO2排放更少(每年減少C02排放1.94*108kg),公用工程費用更低(降低7%以上),且精餾塔、空冷器的設備數(shù)目均有減小。(3)針對這四種工藝路線進行技術經(jīng)濟分析。通過優(yōu)化技術組合,可使現(xiàn)有工業(yè)流程的能效提高4%,減少C02排放4.5*108kg/y。低溫醚化和前脫丙烷分離流程技術組合的能耗(111 tce/h).公用工程費用(加熱冷卻公用工程費用5.03億元),年C02排放量(2.023*109 kg),能效(0.593)等指標更優(yōu),技術經(jīng)濟性更好。(4)模擬了非萃取精餾方式來脫除二甲醚的流程,計算結果顯示隨著二甲醚干基濃度的提高,C3分離塔塔底溫度上升。二甲醚干基濃度高于5000ppm必須采用萃取甲醇,以保證保證循環(huán)急冷水已經(jīng)能滿足C3分離塔再沸器的負荷。萃取甲醇的用量隨著二甲醚干基濃度的增大而增加。(5)將Aspen Plus、MATLAB和NSGA-Ⅱ集成于一體,采用Aspen Plus軟件得到嚴格模擬結果,并運用NSGA-Ⅱ?qū)崿F(xiàn)了甲醇制丙烯精制單元不同工況下的多目標、多變量的優(yōu)化。設計工況下,最優(yōu)解的其經(jīng)濟最優(yōu)設計參數(shù):脫丁烷塔進料板位置為11塊理論板,脫丁烷塔回流比為0.9,丙烷塔回流量為4139.892kmol/h,脫乙烷塔、C3分離塔、脫甲烷塔回流比分別為0.906、13.572、2,C2分離塔回流量為420.685kmol/h。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Q221.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吉平;;甲醇合成技術的發(fā)展[J];石油化工應用;2008年06期

2 周清;葉盛芳;柳永兵;張海洋;;甲醇合成放空量增大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中氮肥;2008年02期

3 陳鐵軍;沈艷河;李新瑞;姜海波;;基于鏈系統(tǒng)方法的甲醇合成過程控制及其仿真[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8年17期

4 聶磊;曹金松;;通過博源甲醇項目淺析甲醇合成原理及其影響因素[J];安徽化工;2010年06期

5 李金娟;武二妮;;甲醇合成水冷反應器的優(yōu)化設計[J];化工設備與管道;2011年01期

6 萬俊宏;孔巖;馬輝;;甲醇合成組分的變化對生產(chǎn)的影響[J];河北化工;2011年05期

7 錢伯章;;甲醇生產(chǎn)技術進展[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12年03期

8 陳媛媛;;影響甲醇合成的因素[J];廣州化工;2012年10期

9 王劍鋒;;托普索甲醇合成技術的應用與實踐[J];神華科技;2013年04期

10 賈讓平;楊家彬;李生輝;;甲醇合成的影響因素[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丁干紅;葉鑫;李延生;;甲醇合成及精餾單元的熱集成[A];中國化工學會2009年年會暨第三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節(jié)水減排技術論壇會議論文集(下)[C];2009年

2 解慶龍;;國內(nèi)外生物質(zhì)制甲醇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孫緒江;;1,4-環(huán)己烷二甲醇合成的研究進展[A];第七屆全國精細化學品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侯夢溪;張海濤;房鼎業(yè);應衛(wèi)勇;虞昊;吳志文;;NC309催化劑上反應條件對甲醇合成影響的研究[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8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房克功;楊成;孫予罕;;富CO_2合成氣制甲醇用Zr-Cu/ZnO催化劑的研究[A];中國化工學會2008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6 劉建衛(wèi);;焦爐煤氣甲醇生產(chǎn)技術[A];第二期焦化技術培訓教材[C];2008年

7 何玲;寇元;;可溶性銅納米粒子催化合成氣轉(zhuǎn)化合成甲醇[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綠色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方斌;新型甲醇合成系統(tǒng)投運成功[N];中國化工報;2007年

2 記者 劉方斌 張興剛;我自主大型甲醇技術走向成熟[N];中國化工報;2007年

3 本報駐山西首席記者 石中生;三晉大地多見甲醇汽車[N];中國交通報;2006年

4 樓壽林;林達大型甲醇合成技術世界一流[N];中國化工報;2008年

5 徐淑江;久泰能源100萬噸甲醇項目試車成功[N];鄂爾多斯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楊曉明 實習記者 孫明月;大同:60萬噸甲醇項目建設正酣[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劉敬彩;甲醇:技術升級該從何處破題[N];中國化工報;2013年

8 記者 劉雅文;甲醇行業(yè)共商加快下游開拓[N];中國化工報;2013年

9 特約記者 董萬森;我低壓甲醇合成技術獲重大突破[N];中國化工報;2001年

10 記者 齊宇強邋通訊員 文正云;60萬噸煤甲醇項目在咸陽奠基開工[N];陜西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旭聰;甲醇熱裂解規(guī)律及其在點火式發(fā)動機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2 徐元利;甲醇裂解氣對點燃式電控發(fā)動機性能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3 王毅;流化床甲醇制汽油工藝基礎及中試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4 李建偉;列管式甲醇合成反應器及其所用催化劑的綜合優(yōu)化[D];北京化工大學;1998年

5 徐祥;IGCC和聯(lián)產(chǎn)的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7年

6 陳征;甲醇高效清潔燃燒過程的基礎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張貴泉;Zn改性HZSM-5分子篩催化劑上甲醇轉(zhuǎn)化制輕質(zhì)芳烴反應研究[D];西北大學;2014年

8 趙文平;甲醇在納米HZSM-5和HMCM-22沸石上芳構化和烷基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9 張海鵬;合成氣一步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劑、反應機理及動力學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紅;溫室氣體CO_2制甲醇的Cu基催化劑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15年

2 張琴;冷卻通道內(nèi)甲醇催化分解反應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3 孟亞利;釩鉬基催化劑催化甲醇選擇性氧化合成二甲氧基甲烷[D];天津大學;2014年

4 張靈玲;甲醇制丙烯分離流程的模擬與優(yōu)化[D];浙江大學;2016年

5 莊會棟;甲醇合成催化劑制備及反應性能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6 喻旭春;甲醇合成流程的仿真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7 陽翠萍;甲醇合成流程的仿真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許小云;甲醇合成系統(tǒng)的模擬與擴能改造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6年

9 張士金;德國魯奇60萬噸甲醇合成工藝產(chǎn)能提高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10 胡國靜;甲醇合成裝置的模擬與優(yōu)化[D];北京化工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26027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027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060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