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眼中的德、法、英形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02 05:25
【摘要】:麥克盧漢“地球村”的預言早已實現(xiàn),全球化中的中國不能獨善其身,中國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全面的認知中國,這就要求中國公民提升國際意識。中國的國際意識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中國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如何看待中國以及中國如何做讓世界更好的認知中國。國內學者更側重于關注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而在中國如何看待世界的探索相對比較少的。德國、法國、英國作為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揭示國人心目中的德國、法國、英國的基本國家形象是了解中國民眾國際意識不可或缺的方面。本文以國家形象理論為基礎,借助議程設置理論和框架理論、群際接觸理論調查分析中國民眾對德國、法國、英國三國的國家形象認知的基本情況及其影響因素。使用CATI電話調查系統(tǒng)對北京、西安、上海、深圳、武漢五個城市居民的進行隨機訪問,共獲得2515人份有效樣本,試圖描述德國、法國、英國在我國民眾心中的基本形象,并進一步探討其內在的影響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一是中國民眾對于歐洲三國持有積極的態(tài)度,認為歐洲三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二是有無歐洲跨文化經驗與中國民眾對歐洲三國態(tài)度有顯著相關關系,去過歐洲三國的民眾相比沒有去過的民眾對歐洲三國的友好度更高。三是中國民眾的媒介使用習慣也影響中國民眾對歐洲三國的態(tài)度和認知,經常關注國際新聞的民眾對歐洲三國的態(tài)度更加積極。四是影響中國民眾對德國、法國、英國三國國家形象的因素主要有性別、年齡、職業(yè)、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統(tǒng)計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206;C912.6
本文編號:2584258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206;C91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堅;易丹;李竹渝;;中歐對話中的認知差異:對歐洲(歐盟)四校大學生有關中歐關系認知的調查與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6期
2 張昆;張明新;;中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報告(2015)[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年19期
3 李夢佳;房樂憲;;人文交流對中歐關系的政策含義——基于對中歐留學生交流狀況的分析[J];國際論壇;2015年04期
4 鄭春榮;;德國在中歐關系中的角色[J];歐洲研究;2015年03期
5 郝亞明;;西方群際接觸理論研究及啟示[J];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6 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課題組;于運全;王眉;翟慧霞;;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4[J];對外傳播;2015年03期
7 陳子越;毛雨;;對華認知的歐洲悖論與中國的應對之道——以“官熱民冷”的中德關系為例[J];對外傳播;2014年11期
8 劉作奎;;中歐的民意認知差異及其根源[J];當代世界;2014年08期
9 郭濂;;關于當前中歐關系的幾點思考和建議[J];當代世界;2014年06期
10 徐明華;周創(chuàng);;大學生與中國國家形象建構——基于中外大學生對華態(tài)度的實證研究[J];今傳媒;2014年02期
,本文編號:25842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5842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