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項目風險共擔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項目風險共擔策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既有建筑 節(jié)能改造 風險共擔 博弈 策略
【摘要】:合理的風險共擔是提高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項目風險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項目主體行為策略選擇的視角,構建項目業(yè)主與節(jié)能服務公司風險共擔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項目風險共擔策略的演化機理,探討交易成本高低和風險收益分配比例的影響,并從穩(wěn)定合作關系等三個方面提出風險共擔促進建議。
【作者單位】: 天津城建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 既有建筑 節(jié)能改造 風險共擔 博弈 策略
【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工程質量政府監(jiān)督多層次激勵協(xié)同機理研究”(71171141)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軟科學研究項目“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市場培育機制及其發(fā)展政策研究”(2013-R1-14) 天津市社科規(guī)劃后期資助項目“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EPC模式及驅動要素研究”(TJGLHQ1403)
【分類號】:TU71;TU201.5
【正文快照】: 1引言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具有項目周期長、參與主體眾多、風險因素復雜等特性。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引入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C o n t r a c t i n g,簡稱E P C)模式以來,節(jié)能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簡稱ESCO)一直承擔著項目中大部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鄧小鵬;李啟明;汪文雄;李枚;;PPP模式風險分擔原則綜述及運用[J];建筑經(jīng)濟;2008年09期
2 劉繼仁;郭漢丁;崔斯文;魏興;;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市場發(fā)展機理研究綜述[J];建筑經(jīng)濟;2014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華;尹貽林;;基于ISM的工程項目合理風險分擔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杜亞靈;尹貽林;;不完全契約視角下的工程項目風險分擔框架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3 曾小慧;;基礎設施PPP供給模式研究綜述[J];財經(jīng)政法資訊;2010年04期
4 朱宗乾;李艷霞;羅阿維;張栓興;;ERP項目實施中風險分擔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0年02期
5 林表文;;PPP項目融資風險合理分擔方式、原則和流程[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6 李紅娟;;財政支持PPP模式動因與路徑探析[J];地方財政研究;2014年09期
7 陶思平;;PPP模式風險分擔研究——基于北京市軌道交通的分析[J];管理現(xiàn)代化;2015年04期
8 鄧小鵬;華建革;李啟明;李先光;;PPP項目風險分擔方式研究[J];建筑經(jīng)濟;2008年12期
9 楊芳;;淺析PPP模式的“合”與“分”[J];建筑經(jīng)濟;2009年04期
10 杜亞靈;尹貽林;;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評述[J];建筑經(jīng)濟;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柯永建;中國PPP項目風險公平分擔[D];清華大學;2010年
2 姜敬波;風險分擔視角下城市軌道交通BT項目的回購定價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崔國清;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模式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4 高華;我國BT模式投資建設合同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5 劉燕;公用事業(yè)公私合作中公共部門行為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6 趙華;風險分擔對工程項目管理績效的作用機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7 徐志偉;天津團泊新城開發(fā)建設模式選擇與風險評估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葉秀東;鐵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9 馬鋼;再生保溫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與計算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國代;吉林省A基礎設施融資平臺運行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俊英;工程項目風險分擔理論在合作創(chuàng)新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3 林媛;外包類PPP項目風險分擔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4 萬欣;我國綠色建筑項目風險評估與分擔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5 楊正;城市軌道交通PPP建設模式風險分擔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6 李堯;PPP模式在中國的研究趨勢分析[D];天津大學;2012年
7 顏博;基于項目治理的PMC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孫嘉;南京神州數(shù)碼有限公司ERP項目運行風險分擔的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9 卿二連;公共服務供給的公私合作模式建構[D];廈門大學;2009年
10 何佳;考慮政府支持的PPP項目投資決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東菊;論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朱冰,李啟明;工程項目風險分擔問題的探討[J];江蘇建筑;2005年03期
3 劉新平;王守清;;試論PPP項目的風險分配原則和框架[J];建筑經(jīng)濟;2006年02期
4 鄧小鵬;申立銀;李啟明;袁競峰;;基于行政法學角度的PPP合同屬性研究[J];建筑經(jīng)濟;2007年01期
5 盧雙全;;建筑節(jié)能改造的外部性分析與激勵政策[J];建筑經(jīng)濟;2007年04期
6 蔣e,
本文編號:802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0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