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重塑紅黏土和粉狀煤系土的水敏感性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5 12:08

  本文關鍵詞:重塑紅黏土和粉狀煤系土的水敏感性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紅黏土 粉狀煤系土 水敏感性 直剪


【摘要】:以西南山嶺重丘區(qū)紅黏土和粉狀煤系土兩種特殊土為研究對象,進行常規(guī)直接剪切試驗,探討不同含水率對二者粘聚力、內摩擦角、抗剪強度等特征參數(shù)的影響。通過試驗獲得,兩種土質都具有水敏感性,其中紅黏土水敏感性較大,起始含水率越大兩者抗剪強度越小。紅黏土的黏聚力在某一含水率范圍內下降較明顯,當接近飽和含水率時,粘聚力趨于穩(wěn)定;粉狀煤系土的黏聚力則表現(xiàn)出隨含水率增大成指數(shù)函數(shù)形式減小的趨勢,而內摩擦角則成線性減小趨勢。研究成果為該地區(qū)土體力學計算參數(shù)取值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江蘇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關鍵詞】紅黏土 粉狀煤系土 水敏感性 直剪
【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408085ME79)
【分類號】:TU411
【正文快照】: 隨著我國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的縱向延伸,在西南山嶺重丘區(qū)進行大量公路及隧道工程施工,但該地區(qū)地質條件復雜,沿線廣泛分布紅黏土和粉狀煤系土等特殊土。紅黏土含水率高、裂隙發(fā)育,遇水后膨脹量小,失水后劇烈收縮,為黏土[1];粉狀煤系土含水率低、黏結能力差、遇水膨脹軟化、結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敏;劉宏;高奮飛;;畢節(jié)機場紅粘土地基的工程特性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2 劉順青;洪寶寧;方慶軍;劉鑫;;高液限土和紅黏土的水敏感性研究[J];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13年01期

3 黨進謙,李靖;非飽和黃土的強度特征[J];巖土工程學報;1997年02期

4 楊慶,賀潔,欒茂田;非飽和紅粘土和膨脹土抗剪強度的比較研究[J];巖土力學;2003年01期

5 祝磊;洪寶寧;;粉狀煤系土的物理力學特性[J];巖土力學;2009年05期

6 胡昕;洪寶寧;杜強;孟云梅;;含水率對煤系土抗剪強度的影響[J];巖土力學;2009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斌;張可能;許晶菁;阮永芬;;穩(wěn)定滲流時基坑側向水土壓力計算[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1期

2 王忠艷;于遠忠;李廣才;李鵬飛;;砂土不同粒徑對鄧肯—張雙曲線模型參數(shù)的影響[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4期

3 趙鑫;陳學軍;李曉紅;朱志政;;不排水條件下基坑卸荷土體變形機理研究(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5期

4 金杰;;實腹式單跨石拱橋空間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6期

5 趙鑫;陳學軍;李曉紅;朱志政;;不排水條件下基坑卸荷土體變形機理研究(Ⅱ)[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6期

6 郝福生;惠治鑫;;科里奧利力對黃河沿岸水體流失的影響及當前治理措施調查[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6期

7 吳越;劉東升;袁興平;;水位下降作用下邊坡滲流場及穩(wěn)定性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6期

8 劉波;曹波;劉芳;唐林;楊成淳;;北京地鐵暗挖隧道變形監(jiān)測與穩(wěn)定性數(shù)值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9 介玉新;武海鵬;王乃東;楊光華;;巖土材料的剪脹方程[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10 姚愛敏;王運霞;;正常固結土與超固結土主要力學特性的比較[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冰;金佳旭;張春梅;;渾水入滲對尾礦壩孔隙壓力分布的影響分析[A];滲流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第十一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丁德民;馬鳳山;張亞民;王杰;郭捷;;高層建筑物荷載與地下水開采疊加作用下的地面沉降特征[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2年

3 楊永濤;張建海;王慧娟;徐元金;張志雄;項慶偉;;隘口瀝青心墻壩壩基溶洞處理措施研究[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環(huán)境地質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4 黃小蘭;劉建軍;楊春和;何翔;;考慮泥巖軟化特性的油藏滲流場與地應力場耦合分析[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5 楊光華;;地基沉降計算的新方法[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特邀報告[C];2007年

6 徐輝;張光永;王靖濤;;黏土不排水條件下的應力路徑損傷本構模型[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7 盧曉峰;丁勇春;;特殊類型基坑變形性狀二維有限元分析[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8 鄭穎人;高紅;馮夏庭;;材料強度理論的討論[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永杰;曹文貴;趙明華;趙衡;;考慮體積變化的飽和土固結排水統(tǒng)計損傷本構模型[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夏桂云;Yoshimine M;宋麗;;統(tǒng)一強度理論對土質材料的實驗驗證和對比[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浜葭;凍融和滲流耦合作用下風積土路基結構性演變規(guī)律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2 胡光海;東海陸坡海底滑坡識別及致滑因素影響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柳飛;模型試驗中地基材料粒徑與基礎尺寸效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徐玉勝;大能量強夯置換法處理深圳地區(qū)軟土地基的應用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09年

5 宋兵;樁側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朱劍鋒;考慮擾動影響的土體性狀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孫訓海;基礎剛度、褥墊厚度對剛性樁復合地基樁土承載性狀的影響[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10年

8 李建民;超深超大基坑回彈變形計算方法的試驗研究[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10年

9 吳坤銘;邊坡及其抗滑樁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何永強;強濕陷性黃土地區(qū)擠密樁復合地基的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根保;基于鄧肯—張模型的垃圾土強度特性及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糾永志;基于非達西滲流的飽和黏土一維非線性固結理論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劉北戰(zhàn);降雨入滲條件下新邱區(qū)中南公路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4 柳東委;土工格柵在六潛高速公路中處理橋頭跳車應用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5 張瑞禹;改良風積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6 姜連軍;大唐國際勝利東二號露天煤礦采場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7 金佳旭;渾水滲流作用下尾礦壩穩(wěn)定性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8 王彬;砂性土路堤內部含水率變化規(guī)律室內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劉鳳;崗曲河一級水電站廠房后邊坡開挖與支護穩(wěn)定性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陶文平;南方紅粘土公路路基設計與修筑技術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壁衛(wèi);非飽和擊實膨脹土總應力強度探討[J];長江科學院院報;1998年03期

2 王家鼎,張倬元,李保雄;黃土自重濕陷變形的脈動液化機理[J];地理科學;1999年03期

3 劉東生,孫繼敏,吳文祥;中國黃土研究的歷史、現(xiàn)狀和未來──一次事實與故事相結合的討論[J];第四紀研究;2001年03期

4 劉恒;;貴州六盤水紅粘土的工程特性[J];地球與環(huán)境;2006年02期

5 劉東生;張宗祜;;中國的黃土[J];地質學報;1962年01期

6 劉敏;劉宏;高奮飛;;畢節(jié)機場紅粘土地基的工程特性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7 徐永福,傅德明;非飽和土結構強度的研究[J];工程力學;1999年04期

8 陳思源,周智勇;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南甘塘至翁城段路基不良土換填方案及施工[J];廣東公路交通;2001年S1期

9 趙景波;中國黃土地環(huán)境研究的進展[J];干旱區(qū)地理;2000年02期

10 劉偉;煤系地層路塹高邊坡加固處理[J];公路交通技術;2004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賀s,

本文編號:7978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978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10e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