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樁加固邊坡的合理樁間距確定
本文關鍵詞:微型樁加固邊坡的合理樁間距確定
【摘要】:微型樁被廣泛應用于邊坡加固、基坑圍護、地基處理等工程領域,取得了較好的工程效果。目前,關于微型樁的設計研究工作相對滯后,一般只考慮單樁的作用而忽略了樁—土共同作用。本文闡述微型樁在邊坡工程中的加固機理、微型樁的受力特征和破壞模式,并根據普通抗滑樁樁間距確定方法中的土拱效應來考慮微型樁的樁-土共同作用,提出了微型樁的合理樁間距確定方法,并對最大樁間距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對工程實例的分析表明研究成果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西安科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關鍵詞】: 微型樁 加固機理 土拱效應 合理樁間距
【分類號】:TU473.1
【正文快照】: 1引言微型樁(Micro-pile),一般是指直徑小于300 mm的小口徑鉆孔灌注樁,長細比較大(一般大于30)。微型樁是20世紀50年代由意大利的Lizzi提出,最初主要應用于歐洲歷史性建筑物和紀念碑的加固,后來逐步推廣到北美及其他地區(qū)。由于微型樁具有施工方便、對巖土體擾動小、場地適應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乾坤;抗滑樁的樁間土拱和臨界間距的探討[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孫書偉;順層高邊坡開挖松動區(qū)研究及微型樁加固邊坡的內力計算[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磊;梁峰;陳鵬;;順向巖質高邊坡支護設計方案確定思路探討[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S2期
2 劉偉宏;鄭明新;王虹;孔祥營;;單個圍樁-土耦合抗滑結構的土壓力試驗分析[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3 閆金凱;門玉明;;基于模型試驗的滑坡防治微型樁設計方法[J];工程地質學報;2012年03期
4 吳忠誠;朱志榮;呂晶;羅小滿;;疏排樁-土釘墻支護技術土壓力特性研究與計算[J];廣州建筑;2009年05期
5 劉偉宏;鄭明新;王虹;孔祥營;;單個圍樁-土耦合抗滑結構受力試驗分析[J];中外公路;2012年04期
6 艾章嬋;竇俊;周云東;樊勝興;;基于土拱效應的抗滑樁臨界樁間距影響因素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2年05期
7 任開亮;黃天貴;;抗滑樁樁間距計算探討[J];公路交通技術;2013年02期
8 謝紅建;萬力;;微型樁在臨時邊坡支護中的應用[J];重慶建筑;2013年06期
9 曾燎原;;抗滑樁樁間距計算與應用[J];湖南交通科技;2013年02期
10 劉戀;孫飛飛;;排間距對雙排小孔徑抗滑樁的影響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書偉;微型樁結構加固邊坡受力機制和設計計算理論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09年
2 吳坤銘;邊坡及其抗滑樁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王樹豐;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樁防治工程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4 胡曉軍;邊坡加固工程支擋結構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肖宏;高速鐵路無碴軌道樁網結構路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6 劉靜;基于樁土共同作用下的抗滑樁的計算與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楊明;樁土相互作用機理及抗滑加固技術[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8 董捷;懸臂樁三維土拱效應及嵌固段地基反力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9 李長冬;抗滑樁與滑坡體相互作用機理及其優(yōu)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9年
10 閆金凱;滑坡微型樁防治技術大型物理模型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媛媛;注漿微型鋼管組合樁加固土質邊坡模型試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劉凱;注漿微型鋼管組合樁抗滑機制及計算方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李俊;基于Matlab不同影響因素下復合土釘支護的沉降變形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1年
4 張長利;西部沿海高速公路K21滑坡穩(wěn)定性評價及治理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王首智;微型組合抗滑樁工作機理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6 毛曉光;雙排式—小直徑鉆孔抗滑樁樁土相互作用機理研究與應用[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7 陳羽;遮簾式板樁碼頭計算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李明明;基坑排樁支護的顆粒流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9 秦艷婷;樁錨支護體系在深基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年
10 丁海濤;九華山隧道工程深開挖軟土地基雙排圍護樁作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春林;吳順川;吳承霞;金愛兵;張友葩;;復活古滑坡治理及微型抗滑樁承載機理[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10期
2 夏熙倫,周火明,盛謙,肖國強;三峽工程船閘高邊坡巖體松動區(qū)及其性狀[J];長江科學院院報;1999年04期
3 程華龍;注漿微型樁加固軟土地基的機理與設計計算[J];地質科技情報;1999年S1期
4 饒紅旗;樁基承臺考慮樁土共同作用分析[J];福建建筑;2000年02期
5 劉啟黨,劉吉福;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北段K107滑坡綜合處治[J];廣東公路交通;2001年S1期
6 陳素青;微型樁在某廠房改建中的設計應用[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4年12期
7 王士川,陳立新;抗滑樁間距的下限解[J];工業(yè)建筑;1997年10期
8 孫劍平,徐向東,張鑫,李樹明;微型樁托換技術[J];工業(yè)建筑;1999年08期
9 楊雪強,,何世秀,莊心善;土木工程中的成拱效應[J];湖北工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10 李小民;蘇南地區(qū)高速公路山體滑坡治理的工程實踐[J];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小麗;新型樁錨結構設計計算理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溶溶;;樁間距的計算及碰樁與否的判斷[J];科技資訊;2013年05期
2 曹平;朱寶龍;陳強;;微型圓樁加固平面滑坡的樁間距分析[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3 王明山,閆雪峰,佟建興;碎石樁法處理液化地基時樁間距的確定[J];建筑結構;2005年10期
4 胡春林;楊小衛(wèi);;樁周土及樁間距對樁基地震反應的影響[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5 章連洋;杜堅;祝龍根;;抗液化振沖擠密樁間距的實用計算[J];勘察科學技術;1993年01期
6 趙亞飛;陳曉明;葉四橋;冉仕平;;水平承載樁合理樁間距的計算方法[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7 章連洋;杜堅;祝龍根;;抗液化振沖擠密樁間距的確定[J];工程抗震;1992年01期
8 楊林華;彭世江;;基坑工程中支護結構受力特性及最優(yōu)樁間距的研究[J];四川建筑;2013年02期
9 秦艷婷;王士杰;杜光乾;朱常志;;深基坑樁錨支護結構樁間距的確定[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10 鄭磊,殷坤龍,簡文星,桂樹強;抗滑樁設計中關于確定樁間距問題的分析[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程云;李文娟;;樁間距計算方法探討[A];貴州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夏曉勇;成都地區(qū)基坑排樁支護極限樁間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2 杲斐;黃土路塹邊坡樁板墻樁間距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3 佘陽陽;預壓樁基礎托換法的合理樁間距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年
4 戴民;樁間距對PCC樁復合地基軟基加固性狀的影響分析[D];河海大學;2006年
5 王鵬;葉家坡滑坡治理設計與臨界樁間距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6 楊岑;建筑樁基對重慶黃泥磅淺埋輕軌車站影響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683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56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