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設翼墻RC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增設翼墻RC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增設翼墻方法是提高RC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的常用方法。以一個按照現(xiàn)行規(guī)范正常設計的7層RC框架結構為例,進行了翼墻加固前后結構的靜力彈塑性對比分析和一個縮尺比為1:4的翼墻加固RC框架結構振動臺試驗。試驗及分析結果表明:增設翼墻后顯著提高了原結構的抗側能力,各層層間變形更趨均勻,并有利于"強柱弱梁"屈服機制的實現(xiàn)。宏觀破壞模式為翼墻率先發(fā)生破壞進行耗能,在極震工況下,翼墻腳部鋼筋屈曲而框架柱腳部鋼筋尚未達到屈服應變,表明翼墻可有效保護框架柱,實現(xiàn)了多一道抗震防線的作用。
【作者單位】: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防災科技學院;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關鍵詞】: 翼墻加固 pushover分析 應變分析 損傷控制 振動臺試驗
【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1478117,51508295,51478231) 山東省高等學?萍加媱濏椖(J15LG06)
【分類號】:TU352.11;TU375.4
【正文快照】: 近年來我國發(fā)生的幾次嚴重地震的震害表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簡稱RC框架結構)的抗震能力和破壞模式與傳統(tǒng)認識和設計預期有較大差異。汶川地震中的極震區(qū)北川縣城和映秀鎮(zhèn)的震害調查顯示,倒塌比例較大、造成人員傷亡最嚴重的結構類型不是多層砌體房屋而是臨街底層商用的底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成;;玉樹4·14地震建筑結構震害調查與分析[J];建筑結構;2010年08期
2 國明超,欒曙光,鞠楊,,李炳益;鋼筋混凝土帶翼墻短柱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199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滿生;楊威;陳俞;紀曉東;趙作周;錢稼茹;;北京地區(qū)農(nóng)村磚木結構振動臺試驗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2年01期
2 林樹枝;袁興仁;;翼墻加固單跨框架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1年01期
3 楊威;王滿生;陳俞;朱爾玉;紀曉東;劉輝;;農(nóng)村典型磚砌體結構房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3年02期
4 張紹武;魏闖;陳濤;劉曉述;;增設翼墻加固鋼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分析[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3年04期
5 馬宏旺;王蘭民;陳龍珠;張冬冬;;改善農(nóng)宅砌體結構前、后縱墻側移剛度差綜合措施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6 劉巖;周中一;曹萬林;魏連雨;;輕鋼芯柱-保溫夾層組合砌體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5年01期
7 丁子文;王賢亮;金居高;;工業(yè)化住宅的結構體系與抗震性能研究綜述[J];甘肅科技;2015年08期
8 紀曉東;馬琦峰;趙作周;錢稼茹;楊威;陳俞;王滿生;;北京市既有農(nóng)村住宅磚木結構加固前后振動臺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2年11期
9 楊偉松;郭迅;許衛(wèi)曉;袁星;;翼墻-框架結構振動臺試驗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結構學報;2015年02期
10 秦雷;;合肥市瑤海區(qū)全民健身中心結構設計[J];江西建材;2015年1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高學英;大規(guī)模應急救援資源布局與調度優(yōu)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白雪霜;現(xiàn)有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鑒定方法試驗研究[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12年
3 金煥;填充墻RC框架結構地震破壞機理及關鍵抗震措施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4年
4 王斌;村鎮(zhèn)建筑簡易隔震技術理論與試驗研究[D];廣州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徐國洲;鋼筋網(wǎng)水泥砂漿面層加固磚墻受剪承載力計算方法[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曹京源;村鎮(zhèn)房屋低造價隔震新技術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3 王財權;單跨框架結構翼墻加固抗震性能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2年
4 張凡;考慮雙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底框結構地震效應分析[D];重慶大學;2012年
5 馮瑩;既有建筑結構增設贅余斜拉桿的性能分析[D];沈陽建筑大學;2012年
6 周立朋;空斗墻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及加固措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2年
7 劉鈺君;村鎮(zhèn)住宅生態(tài)復合墻體受力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8 韓夏;底層框架—抗震墻砌體房屋的抗側剛度和抗剪強度控制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9 李心霞;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實現(xiàn)“強柱弱梁”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繆小龍;;四川農(nóng)房抗震設計分析與建設[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4期
2 李碧雄;謝和平;鄧建輝;何昌榮;王哲;;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設計思考[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9年02期
3 韓麗霞;金德保;莫庸;;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柱震害初步分析——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災區(qū)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柱震害考察的思考[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8年04期
4 李暄,國明超,黃寶魁,李炳益,葛志新;電廠篩碎貯倉樓振動特性的原型試驗——電廠篩碎貯倉樓振動與抗震性能研究之二[J];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3年01期
5 抗剪強度專題研究組;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和偏心受拉構件的抗剪強度[J];建筑結構學報;1982年05期
6 王亞勇;;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啟示——三水準設防和抗震設計基本要求[J];建筑結構學報;2008年04期
7 洪柏年;;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在反復循環(huán)荷截作用下的抗剪強度和延性的試驗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子強,閆冬梅,仲召春;圓弧翼墻工程量算法探討[J];治淮;2004年06期
2 王濤,張子強,嚴偉,仲召春;圓弧翼墻工程量算法探討[J];山東水利;2004年02期
3 孫曉豐;何浩嚴;;淺談翼墻的設計[J];水利天地;2006年01期
4 王衛(wèi)東;;淺談涵閘翼墻的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5 王挺梁;;涵洞一字翼墻在小半徑彎道上為什么會給內側造成缺口[J];公路;1960年01期
6 王桂英;矯永忠;蘭冰;;翼墻進出口裂縫產(chǎn)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08期
7 周慶偉;;扭曲面重力式翼墻結構設計[J];浙江水利科技;2008年03期
8 姜連杰;李紅衛(wèi);張宏鵬;;紅湖水庫泄水閘翼墻裂縫及表面剝蝕處理技術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0年06期
9 鄭襄朝;;關于輕型橋臺的八字式翼墻結構設計的改進意見[J];華東公路;1983年04期
10 尹成祥;;水壓爆破拆除大型空心翼墻[J];爆破;198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荊學喜;;箱橋翼墻內傾的整治方案[A];高速重載與普通鐵路橋隧運營管理與檢測修理技術論文集(下冊)[C];2010年
本文關鍵詞:增設翼墻RC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75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8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