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在地鐵車站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BIM技術在地鐵車站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目的:BIM技術被譽為建筑業(yè)的第二次革命,是建筑業(yè)信息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本文針對我國BIM技術在地鐵車站主要應用局限于結構建模、碰撞分析等方面的這一現(xiàn)狀,探索BIM技術在地鐵車站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將BIM技術應用推廣到結構計算和工程量統(tǒng)計的過程中,為實現(xiàn)BIM技術在地鐵車站的全生命周期的應用提供參考。研究結論:(1)建立了地鐵車站標準段的BIM三維模型,通過Revit extensions將完善后的BIM模型導入Robot中,進行地鐵車站的結構計算,實現(xiàn)了物理模型和分析模型之間工程信息的共享,體現(xiàn)了BIM核心價值;(2)使用Revit生成了包含多種結構信息的墻的明細表,是解決規(guī)模建筑工程量統(tǒng)計困難的有效途徑;(3)本研究成果完善了BIM平臺整體功能,能夠為BIM技術在地鐵車站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提供指導作用。
【作者單位】: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關鍵詞】: BIM 信息化 地鐵車站 結構設計
【分類號】:TU93;TU17
【正文快照】: 研究結論:(1)建立了地鐵車站標準段的BIM三維模型,通過Revit extensions將完善后的BIM模型導入Robot中,進行地鐵車站的結構計算,實現(xiàn)了物理模型和分析模型之間工程信息的共享,體現(xiàn)了BIM核心價值;(2)使用Revit生成了包含多種結構信息的墻的明細表,是解決規(guī)模建筑工程量統(tǒng)計困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柴家遠;;大型復雜地下空間總體設計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2年07期
2 王慧琛;李炎鋒;趙雪鋒;張晉;;BIM技術在地下建筑建造中的應用研究——以地鐵車站為例[J];中國科技信息;2013年1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武雪都;江文化;于瀾;;無錫地鐵施工中三維管綜設計施工對接和施工管理實踐[J];安裝;2015年01期
2 鄧雪原;蘇昶;孫朋;王國儉;;上,F(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建筑協(xié)同設計平臺研究與應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0年03期
3 何舢;李晨;梁大堅;王志剛;;BIM技術在天津地鐵紅旗南路站管線綜合設計中的應用[J];發(fā)電與空調;2013年03期
4 茍波;;深圳市車公廟綜合交通樞紐線路布局方案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3年12期
5 杜欣;;BIM在地鐵車站中的應用[J];四川建筑;2015年01期
6 蘇藝;汪國鋒;趙雪鋒;;BIM技術在某地鐵站點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4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鄧雪原;王國儉;;現(xiàn)代集團CAD協(xié)同設計平臺研究與推廣[A];工程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第十五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岳荷;;BIM技術在鐵路站房建造中的應用[A];第十六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分7綠色設計與制造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奉亮;集成化采礦CAD的知識協(xié)同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之毅,沈祖炎;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地下空間;2001年03期
2 李國成,王靖濤;基于虛擬現(xiàn)實的建筑結構動態(tài)設計方法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2年09期
3 孫秀娟;淺談地下建筑的消防設計[J];工業(yè)用水與廢水;1999年04期
4 田思雨;;現(xiàn)代建筑空間設計要點探索——地下空間特性及設計要點分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5 孫禮軍;洪衛(wèi);郭奕輝;;大型地下空間建筑消防設計探討——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區(qū)地下空間建筑消防設計[J];建筑學報;2009年03期
6 涂強;;深圳地鐵世界之窗站設計[J];鐵道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7 趙國隆;關于地下空間——重要的國家資源開發(fā)利用問題的思考[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1年01期
8 李犁;鄧雪原;;基于BIM技術的建筑信息平臺的構建[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2年02期
9 曾大林;趙靈敏;岳廣飛;;濟南西客站站前廣場地下工程BIM應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2年02期
10 吳雪佳;于林金;;試論城市地下空間消防[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涵軍,顧冉;地鐵車站結構滲漏控制技術探微[J];建筑施工;2004年06期
2 余洪川,徐佳彥,王達興;地鐵車站結構混凝土滲水裂縫的分析與控制[J];建筑施工;2005年10期
3 單兆鐵;地鐵車站結構的防水設計概要[J];中國建筑防水;2005年02期
4 李涵軍,袁翔;地鐵車站結構滲漏防治措施[J];工程質量;2005年02期
5 林蓼;;地鐵車站結構地下水的腐蝕防治[J];都市快軌交通;2006年04期
6 莊海洋;陳國興;胡曉明;;兩層雙柱島式地鐵車站結構水平向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S1期
7 陶連金;王沛霖;邊金;;典型地鐵車站結構振動臺模型試驗[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8 冀光華;;地鐵車站結構滲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技術[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08年S1期
9 王國波;楊林德;馬險峰;鄭永來;;地鐵車站結構三維地震響應及土非線性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10 馬偉東;王國波;謝偉平;;武漢市地鐵車站結構的三維地震響應分析[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蓬;劉維寧;;地鐵車站結構設計平面簡化計算方法中存在問題的探討[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一屆、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王良;惠麗萍;;地鐵車站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一屆、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吳衛(wèi);彭明玉;;地鐵車站結構施工的質量問題及處理[A];北京市政第一屆地鐵與地下工程施工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冀光華;;地鐵車站結構滲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技術[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葉俊能;劉干斌;;考慮圍護摩阻力的地鐵車站結構抗浮安全設計[A];第2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董軍;宋文杰;崔玉萍;劉德華;王亮;;地下水與隧道施工對既有地鐵車站結構影響研究[A];第三屆全國地下、水下工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7 許洪偉;孫克國;張良;;暗挖地鐵車站結構形式及施工工法選取原則探究[A];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8 陳高峰;;明挖地鐵車站結構設計研究綜述[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隋濤;楊林德;馬險峰;;地鐵車站結構誘導縫的應用[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徐凡力;崔京浩;;蓋挖逆作法車站的力學分析[A];第四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國波;軟土地鐵車站結構三維地震響應計算理論與方法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佩君;不均勻地層地鐵車站結構內力分析和減少沉降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2 鐘子文;涉泥巖區(qū)地鐵車站結構模型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3 陳暉;紅土地地鐵車站結構抗震問題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4 王公陽;地鐵車站結構地震動力響應有限元時程分析[D];中南大學;2014年
5 劉一帆;連接通道施工對地鐵車站結構的變形影響及施工優(yōu)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6 于品清;軟土地下結構地震反應及其環(huán)境影響評價[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7 劉凌宇;典型地鐵車站結構設計中地震作用的影響淺析[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4年
8 潘靖軍;交叉地鐵車站結構抗震設計方法對比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9 林輝;既有地鐵車站結構受隧洞穿越影響的抗震性能分析[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11年
10 韋京;復雜環(huán)境條件下PBA工法地鐵車站結構和施工方案優(yōu)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BIM技術在地鐵車站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0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6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