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山竹”對廣州火爐山森林公園樹木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01 23:22
通過調查火爐山森林公園521棵6a移栽齡和633棵10a移栽齡樹木在"山竹"臺風中的受損情況,分析了移栽齡、徑級和樹高對各樹種抗風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1)移栽齡的增加顯著降低了樹木的受損率;2)在6a移栽齡群落中,立木的總受損率隨著徑級的增加而增加;在10a移栽齡群落中,立木的總受損率隨徑級的增加而降低,說明根系的穩(wěn)定有利于提高樹木的抗風性;3)6a和10a移栽齡樹木受損率均隨著樹高的增加而增加,這意味著樹高不利于樹木的抗風性;4)在不抗風樹種中,各徑級和樹高樹木的損傷率無顯著性差異。
【文章來源】:中國園林. 2020,36(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移栽齡群落受損情況
在調查的4個6a群落中,翻兜、斷干、斷枝、壓彎的平均受損率和無損率分別為27.64%、4.79%、43.99%、6.32%和17.26%,總損傷率達82.74%;其中輕度損傷率占總損傷率的50.31%,重度受損占32.43%。在4個10a群落中,翻兜、斷干、斷枝、壓彎的平均受損率和無損率分別是7.74%、3.16%、26.09%、4.27%和58.74%,總損傷率為41.26%;其中輕度損傷率占總損傷率的30.36%,重度損傷率占10.9%。隨著移栽齡的增加,立木重度受損率下降了21.53%,總受損率下降了41.48%(圖1)。在t檢驗中,2個移栽齡群落的翻兜率和無損傷率均達到顯著性差異(P<0.05)。圖3 6年生抗風表現(xiàn)較差立木不同徑級受損情況
在抗風表現(xiàn)較差的樹種中,6a的樹木總受損率隨樹高的增加而增加;重度受損率隨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輕度受損率隨高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0a的樹木總受損率和重度受損率都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輕度受損率大致穩(wěn)定在50%左右(圖4)。3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太行山東坡不同林齡杏樹林碳儲量及其分配特征[J]. 沈會濤,張韜,馬文才,秦彥杰,武愛彬,曹建生,趙艷霞,鄭振華. 生態(tài)學報. 2018(18)
[2]熱帶雨林地區(qū)喬木樹根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 陳新,李光范,胡偉,劉惠江,豐田,趙璞. 應用力學學報. 2019(01)
[3]臺風災害下杭州行道樹樹種選擇及應對措施[J]. 楊小樂,金荷仙,彭海峰,陳楚文,王聲菲. 中國城市林業(yè). 2018(04)
[4]強臺風后廈門園林喬木損失與恢復情況調查研究——以華僑大學廈門校區(qū)為例[J]. 周志強,董靚. 風景園林. 2018(06)
[5]莫蘭蒂臺風對廈門市主要道路綠化樹種的影響[J]. 林雙毅,周錦業(yè),秦一芳,董建文. 中國園林. 2018(05)
[6]近500年廣東沿海地區(qū)臺風活動歷史重建與分析[J]. 李晴,薛積彬.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2)
[7]林齡對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影響[J]. 李帥鋒,賈呈鑫卓,楊利華,鐘華,黃小波,郎學東,劉萬德,蘇建榮.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8(02)
[8]臺風多發(fā)地區(qū)植物抗風性能及其防護措施研究進展[J]. 周丁一,王英姿. 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1)
[9]臺風對城市道路行道樹的影響和對策——以福建省廈門市“莫蘭蒂”臺風為例[J]. 秦一芳,林雙毅,高雅玲,周錦業(yè). 中國農學通報. 2017(34)
[10]50個赤桉家系抗風性與生長、材性性狀的相關性[J]. 尚秀華,張沛健,謝耀堅,羅建中,李超,吳志華.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7(06)
碩士論文
[1]臺風災害對濱海城市園林樹木的影響和對策[D]. 張東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316429
【文章來源】:中國園林. 2020,36(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移栽齡群落受損情況
在調查的4個6a群落中,翻兜、斷干、斷枝、壓彎的平均受損率和無損率分別為27.64%、4.79%、43.99%、6.32%和17.26%,總損傷率達82.74%;其中輕度損傷率占總損傷率的50.31%,重度受損占32.43%。在4個10a群落中,翻兜、斷干、斷枝、壓彎的平均受損率和無損率分別是7.74%、3.16%、26.09%、4.27%和58.74%,總損傷率為41.26%;其中輕度損傷率占總損傷率的30.36%,重度損傷率占10.9%。隨著移栽齡的增加,立木重度受損率下降了21.53%,總受損率下降了41.48%(圖1)。在t檢驗中,2個移栽齡群落的翻兜率和無損傷率均達到顯著性差異(P<0.05)。圖3 6年生抗風表現(xiàn)較差立木不同徑級受損情況
在抗風表現(xiàn)較差的樹種中,6a的樹木總受損率隨樹高的增加而增加;重度受損率隨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輕度受損率隨高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0a的樹木總受損率和重度受損率都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輕度受損率大致穩(wěn)定在50%左右(圖4)。3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太行山東坡不同林齡杏樹林碳儲量及其分配特征[J]. 沈會濤,張韜,馬文才,秦彥杰,武愛彬,曹建生,趙艷霞,鄭振華. 生態(tài)學報. 2018(18)
[2]熱帶雨林地區(qū)喬木樹根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 陳新,李光范,胡偉,劉惠江,豐田,趙璞. 應用力學學報. 2019(01)
[3]臺風災害下杭州行道樹樹種選擇及應對措施[J]. 楊小樂,金荷仙,彭海峰,陳楚文,王聲菲. 中國城市林業(yè). 2018(04)
[4]強臺風后廈門園林喬木損失與恢復情況調查研究——以華僑大學廈門校區(qū)為例[J]. 周志強,董靚. 風景園林. 2018(06)
[5]莫蘭蒂臺風對廈門市主要道路綠化樹種的影響[J]. 林雙毅,周錦業(yè),秦一芳,董建文. 中國園林. 2018(05)
[6]近500年廣東沿海地區(qū)臺風活動歷史重建與分析[J]. 李晴,薛積彬.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2)
[7]林齡對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影響[J]. 李帥鋒,賈呈鑫卓,楊利華,鐘華,黃小波,郎學東,劉萬德,蘇建榮.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8(02)
[8]臺風多發(fā)地區(qū)植物抗風性能及其防護措施研究進展[J]. 周丁一,王英姿. 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1)
[9]臺風對城市道路行道樹的影響和對策——以福建省廈門市“莫蘭蒂”臺風為例[J]. 秦一芳,林雙毅,高雅玲,周錦業(yè). 中國農學通報. 2017(34)
[10]50個赤桉家系抗風性與生長、材性性狀的相關性[J]. 尚秀華,張沛健,謝耀堅,羅建中,李超,吳志華.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7(06)
碩士論文
[1]臺風災害對濱海城市園林樹木的影響和對策[D]. 張東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3164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31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