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維數理論的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滲透性預測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4-07 04:41
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TRC)由于定向纖維束的存在,外界環(huán)境中的水分容易沿著定向纖維束的走向遷移,從而導致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內部基體受損從而抗?jié)B性下降,將嚴重影響此種纖維增強材料的耐久性,最終為工程加固和修復埋下安全隱患。所以研究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在外界壓力水作用下而產生的影響十分有意義。為了描述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的滲透性,可以通過滲透性試驗以及各種科學的方法建立一種合理的模型用于描述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滲透性。本文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627801,41430642,51108207)、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015M581403)以及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SKLFSE201514)的資助。以分形維數作為表征參數引入到描述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滲透性中,通過試驗與實際滲流情況分析主要影響因素,并將這些因素作為基礎物理量,基于量綱分析法與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滲透性試驗相結合,建立一種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預測模型。這種模型是分形維數的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裂隙滲流模型。本文主要進行了如下工作:(1)確定纖維編織網...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技術路線圖
第2章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的滲透性試驗14圖2.3編制纖維編織網圖2.4試驗準備纖維編織網2.3.3試件編號本次TRC滲透性試驗中,纖維編織網網格尺寸、TEX含量以及基體水灰比作為試驗基礎變量,其中S2代表網格尺寸20mm×20mm,S4代表網格尺寸40mm×40mm;且9.2k用A表示,18.4k用B表示,27.6k用C表示。其中具體試件差異性指標如表2.4所示。表2.4試件差異性指標類型水灰比纖維編織網網格尺寸TEX含量試件數量C1-S2-A0.4520mm×20mm9.2k×9.2k12C1-S2-B0.4520mm×20mm18.4k×18.4k12C1-S2-C0.4520mm×20mm27.6k×27.6k12C1-S4-A0.4540mm×40mm9.2k×9.2k12C1-S4-B0.4540mm×40mm18.4k×18.4k12
第2章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的滲透性試驗14圖2.3編制纖維編織網圖2.4試驗準備纖維編織網2.3.3試件編號本次TRC滲透性試驗中,纖維編織網網格尺寸、TEX含量以及基體水灰比作為試驗基礎變量,其中S2代表網格尺寸20mm×20mm,S4代表網格尺寸40mm×40mm;且9.2k用A表示,18.4k用B表示,27.6k用C表示。其中具體試件差異性指標如表2.4所示。表2.4試件差異性指標類型水灰比纖維編織網網格尺寸TEX含量試件數量C1-S2-A0.4520mm×20mm9.2k×9.2k12C1-S2-B0.4520mm×20mm18.4k×18.4k12C1-S2-C0.4520mm×20mm27.6k×27.6k12C1-S4-A0.4540mm×40mm9.2k×9.2k12C1-S4-B0.4540mm×40mm18.4k×18.4k1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加固RC柱恢復力模型研究[J]. 李耀,尹世平,劉鳴,葉桃.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9(04)
[2]CTRC-受火損傷混凝土界面性能試驗研究[J]. 胡克旭,王斌,孫政. 結構工程師. 2019(03)
[3]TRC加固鋼筋混凝土板的抗火性能試驗研究[J]. 胡克旭,劉睿,侯夢君. 結構工程師. 2019(03)
[4]氯鹽干濕循環(huán)次數對TRC加固RC柱抗震性能影響[J]. 李耀,尹世平,劉鳴,楊揚. 建筑結構學報. 2019(04)
[5]侵蝕環(huán)境下TRC約束混凝土與鋼筋的黏結性能[J]. 荊磊,尹世平. 建筑材料學報. 2019(05)
[6]不同因素對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的影響機理[J]. 王建剛,張金喜,郭陽陽,周同舉. 混凝土. 2018(08)
[7]TRC加固受火損傷混凝土界面性能試驗研究[J]. 胡克旭,孫政,高皖揚,張馬秀. 結構工程師. 2018(03)
[8]-3℃養(yǎng)護下引氣混凝土孔結構與抗?jié)B性研究[J]. 張瑞穩(wěn),王起才,張戎令,代金鵬.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8(05)
[9]單裂隙砂巖滲流特性實驗研究[J]. 王來貴,張陽,劉向峰,陳強. 硅酸鹽通報. 2018(05)
[10]低溫(3℃)養(yǎng)護條件下引氣混凝土孔結構對強度與抗?jié)B性的影響[J]. 梁柯鑫,王起才,張凱,張戎令,崔曉寧,王炳忠. 硅酸鹽通報. 2018(04)
博士論文
[1]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D]. 李赫.大連理工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壓力水在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中的遷移規(guī)律[D]. 李揚.吉林大學 2019
[2]基于房室模型的碳酸根和硫酸根離子在混凝土中的遷移規(guī)律[D]. 柴旭.吉林大學 2018
[3]纖維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及開裂后抗?jié)B性能的影響[D]. 任縣偉.大連理工大學 2016
[4]纖維編織網增強自應力混凝土的自應力分布模型[D]. 趙建宇.吉林大學 2016
[5]纖維編織網增強自應力混凝土膨脹性能研究[D]. 滿騰.吉林大學 2015
[6]纖維編織網與自應力混凝土黏結性能試驗研究[D]. 金賀楠.吉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22820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技術路線圖
第2章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的滲透性試驗14圖2.3編制纖維編織網圖2.4試驗準備纖維編織網2.3.3試件編號本次TRC滲透性試驗中,纖維編織網網格尺寸、TEX含量以及基體水灰比作為試驗基礎變量,其中S2代表網格尺寸20mm×20mm,S4代表網格尺寸40mm×40mm;且9.2k用A表示,18.4k用B表示,27.6k用C表示。其中具體試件差異性指標如表2.4所示。表2.4試件差異性指標類型水灰比纖維編織網網格尺寸TEX含量試件數量C1-S2-A0.4520mm×20mm9.2k×9.2k12C1-S2-B0.4520mm×20mm18.4k×18.4k12C1-S2-C0.4520mm×20mm27.6k×27.6k12C1-S4-A0.4540mm×40mm9.2k×9.2k12C1-S4-B0.4540mm×40mm18.4k×18.4k12
第2章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的滲透性試驗14圖2.3編制纖維編織網圖2.4試驗準備纖維編織網2.3.3試件編號本次TRC滲透性試驗中,纖維編織網網格尺寸、TEX含量以及基體水灰比作為試驗基礎變量,其中S2代表網格尺寸20mm×20mm,S4代表網格尺寸40mm×40mm;且9.2k用A表示,18.4k用B表示,27.6k用C表示。其中具體試件差異性指標如表2.4所示。表2.4試件差異性指標類型水灰比纖維編織網網格尺寸TEX含量試件數量C1-S2-A0.4520mm×20mm9.2k×9.2k12C1-S2-B0.4520mm×20mm18.4k×18.4k12C1-S2-C0.4520mm×20mm27.6k×27.6k12C1-S4-A0.4540mm×40mm9.2k×9.2k12C1-S4-B0.4540mm×40mm18.4k×18.4k1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加固RC柱恢復力模型研究[J]. 李耀,尹世平,劉鳴,葉桃.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9(04)
[2]CTRC-受火損傷混凝土界面性能試驗研究[J]. 胡克旭,王斌,孫政. 結構工程師. 2019(03)
[3]TRC加固鋼筋混凝土板的抗火性能試驗研究[J]. 胡克旭,劉睿,侯夢君. 結構工程師. 2019(03)
[4]氯鹽干濕循環(huán)次數對TRC加固RC柱抗震性能影響[J]. 李耀,尹世平,劉鳴,楊揚. 建筑結構學報. 2019(04)
[5]侵蝕環(huán)境下TRC約束混凝土與鋼筋的黏結性能[J]. 荊磊,尹世平. 建筑材料學報. 2019(05)
[6]不同因素對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的影響機理[J]. 王建剛,張金喜,郭陽陽,周同舉. 混凝土. 2018(08)
[7]TRC加固受火損傷混凝土界面性能試驗研究[J]. 胡克旭,孫政,高皖揚,張馬秀. 結構工程師. 2018(03)
[8]-3℃養(yǎng)護下引氣混凝土孔結構與抗?jié)B性研究[J]. 張瑞穩(wěn),王起才,張戎令,代金鵬.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8(05)
[9]單裂隙砂巖滲流特性實驗研究[J]. 王來貴,張陽,劉向峰,陳強. 硅酸鹽通報. 2018(05)
[10]低溫(3℃)養(yǎng)護條件下引氣混凝土孔結構對強度與抗?jié)B性的影響[J]. 梁柯鑫,王起才,張凱,張戎令,崔曉寧,王炳忠. 硅酸鹽通報. 2018(04)
博士論文
[1]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D]. 李赫.大連理工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壓力水在纖維編織網增強混凝土中的遷移規(guī)律[D]. 李揚.吉林大學 2019
[2]基于房室模型的碳酸根和硫酸根離子在混凝土中的遷移規(guī)律[D]. 柴旭.吉林大學 2018
[3]纖維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及開裂后抗?jié)B性能的影響[D]. 任縣偉.大連理工大學 2016
[4]纖維編織網增強自應力混凝土的自應力分布模型[D]. 趙建宇.吉林大學 2016
[5]纖維編織網增強自應力混凝土膨脹性能研究[D]. 滿騰.吉林大學 2015
[6]纖維編織網與自應力混凝土黏結性能試驗研究[D]. 金賀楠.吉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228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2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