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類別分類方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8 18:00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要求工程師設計出具有預期抗震性能的結構,一個關鍵因素是地震作用的確定,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局部場地條件。通過收集和分析北京、蘇州和唐山城區(qū)956個鉆孔資料,建立地表20 m和30 m深土層走時平均剪切波速VS20和VS30的關系式;現場鉆探獲取北京城區(qū)深105 m的典型鉆孔原狀土樣,試驗給出各類土體動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曲線;建立北京城區(qū)170個鉆孔的場地反應計算模型,采用Nakamura提出的HVSR法和陳國興等提出的弱震法估算場地基本周期TS值,結合國內外現行抗震規(guī)范的場地分類及一些學者對場地分類的研究成果,提出兩種新的場地分類建議方案:基于等效剪切波速VSE和覆蓋土層厚度H(地表至剪切波速VS≥500 m/s的基巖深度)的雙指標場地分類方案及基于VSE、H和TS的三指標場地分類方案。提出的場地分類方案對我國現行抗震規(guī)范場地分類方法的改進有參考價值。
【文章來源】:巖土力學. 2020,41(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1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場地類別的VS30和H之間的關系
場地基本周期屬于場地固有屬性,理論上應與輸入地震動特性無關。弱震法[18]和HVSR法[19]本質上屬于弱非線性場地反應分析,輸入地震動特性的輕微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只能給出稍大于TS真值的近似值。為消除輸入地震動特性差異引起的誤差,TS宜取輸入多個弱震記錄的計算值的均值。選取日本Ki K-net強震臺網4個臺站和我國汶川地震湯峪臺站的基巖(VS≥760 m/s)弱震記錄作為輸入基巖地震動;鶐r弱震記錄水平向和豎向的傅里葉幅值譜近似相等,臺站FKSH07、HRSH01記錄的加速度反應譜具單峰、窄頻帶特征,高頻成分豐富;其余3個臺站記錄的加速度反應譜具多峰、寬頻帶特征,中低頻豐富,且臺站HDKH03及汶川-湯峪記錄的頻帶最寬,低頻尤其豐富。輸入地震記錄的信息見表4,截止頻率fmax取30 Hz。
工程界普遍采用式(7)表示成層土場地基本周期TS和走時平均剪切波速VSav的關系[6,8]:圖1 0 弱震法和HVSR估算的北京城區(qū)166個鉆孔場地基本頻率fS的對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成層場地基本周期簡化計算方法研究[J]. 李瑞山,袁曉銘. 巖土力學. 2019(08)
[2]土層剪切波速不確定性對場地剛性判斷的影響[J]. 陳卓識,袁曉銘,孫銳,王克. 巖土力學. 2019(07)
[3]深厚松軟場地卓越周期與地面峰值加速度的空間變異特征:以蘇州為例[J]. 陳國興,劉薛寧,朱姣,金丹丹,許漢剛. 巖土工程學報. 2019(06)
[4]北京平原地區(qū)VS30估算模型適用性研究[J]. 江志杰,彭艷菊,方怡,呂悅軍,修立偉,黃帥. 震災防御技術. 2018(01)
[5]四類場地基本周期對比分析[J]. 齊文浩,薄景山,王競. 世界地震工程. 2016(03)
[6]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線模型的修正不規(guī)則加卸載準則與等效剪應變算法及其驗證[J]. 趙丁鳳,阮濱,陳國興,徐令宇,莊海洋. 巖土工程學報. 2017(05)
[7]基于能量變化率法自動拾取場地剪切波速[J]. 何先龍,趙立珍,佘天莉. 巖土力學. 2015(03)
[8]基于汶川地震遠場強震動記錄的厚覆蓋土層對長周期地震動影響分析[J]. 徐揚,趙晉泉,李小軍,馬秀芳,趙向佳. 震災防御技術. 2008(04)
[9]一致粘彈性人工邊界及粘彈性邊界單元[J]. 劉晶波,谷音,杜義欣. 巖土工程學報. 2006(09)
[10]場地分類及其在我國的演變[J]. 薄景山,翟慶生,劉紅帥,孫超. 自然災害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056231
【文章來源】:巖土力學. 2020,41(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1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場地類別的VS30和H之間的關系
場地基本周期屬于場地固有屬性,理論上應與輸入地震動特性無關。弱震法[18]和HVSR法[19]本質上屬于弱非線性場地反應分析,輸入地震動特性的輕微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只能給出稍大于TS真值的近似值。為消除輸入地震動特性差異引起的誤差,TS宜取輸入多個弱震記錄的計算值的均值。選取日本Ki K-net強震臺網4個臺站和我國汶川地震湯峪臺站的基巖(VS≥760 m/s)弱震記錄作為輸入基巖地震動;鶐r弱震記錄水平向和豎向的傅里葉幅值譜近似相等,臺站FKSH07、HRSH01記錄的加速度反應譜具單峰、窄頻帶特征,高頻成分豐富;其余3個臺站記錄的加速度反應譜具多峰、寬頻帶特征,中低頻豐富,且臺站HDKH03及汶川-湯峪記錄的頻帶最寬,低頻尤其豐富。輸入地震記錄的信息見表4,截止頻率fmax取30 Hz。
工程界普遍采用式(7)表示成層土場地基本周期TS和走時平均剪切波速VSav的關系[6,8]:圖1 0 弱震法和HVSR估算的北京城區(qū)166個鉆孔場地基本頻率fS的對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成層場地基本周期簡化計算方法研究[J]. 李瑞山,袁曉銘. 巖土力學. 2019(08)
[2]土層剪切波速不確定性對場地剛性判斷的影響[J]. 陳卓識,袁曉銘,孫銳,王克. 巖土力學. 2019(07)
[3]深厚松軟場地卓越周期與地面峰值加速度的空間變異特征:以蘇州為例[J]. 陳國興,劉薛寧,朱姣,金丹丹,許漢剛. 巖土工程學報. 2019(06)
[4]北京平原地區(qū)VS30估算模型適用性研究[J]. 江志杰,彭艷菊,方怡,呂悅軍,修立偉,黃帥. 震災防御技術. 2018(01)
[5]四類場地基本周期對比分析[J]. 齊文浩,薄景山,王競. 世界地震工程. 2016(03)
[6]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線模型的修正不規(guī)則加卸載準則與等效剪應變算法及其驗證[J]. 趙丁鳳,阮濱,陳國興,徐令宇,莊海洋. 巖土工程學報. 2017(05)
[7]基于能量變化率法自動拾取場地剪切波速[J]. 何先龍,趙立珍,佘天莉. 巖土力學. 2015(03)
[8]基于汶川地震遠場強震動記錄的厚覆蓋土層對長周期地震動影響分析[J]. 徐揚,趙晉泉,李小軍,馬秀芳,趙向佳. 震災防御技術. 2008(04)
[9]一致粘彈性人工邊界及粘彈性邊界單元[J]. 劉晶波,谷音,杜義欣. 巖土工程學報. 2006(09)
[10]場地分類及其在我國的演變[J]. 薄景山,翟慶生,劉紅帥,孫超. 自然災害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0562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05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