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外氣溫對建筑圍護結構吸收太陽能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室內外氣溫對建筑圍護結構吸收太陽能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建筑節(jié)能 圍護結構 太陽輻射 保溫方式 計算流體力學(CFD)
【摘要】:隨著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同時也引起了住房需求的擴大。房屋建筑規(guī)模的增大引發(fā)了許多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建筑能耗的增高。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全年總量居世界第二位,在總能耗中,建筑能耗占30%~40%左右。據(jù)統(tǒng)計,全國新建以及既有房屋中能夠達到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的不足1%,而約210億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存在著保溫隔熱性和氣密性差、供熱系統(tǒng)熱效率低下等問題,建筑節(jié)能己成為國家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建筑圍護結構包括墻體結構、門窗以及屋面等,而墻體作為圍護結構的主體部分,在冬季充分吸收太陽能是降低供暖能耗的主要途徑。太陽輻射加熱墻體后,受熱墻體通過對流散熱向大氣中散發(fā)熱量,因此墻體對太陽能的凈吸收熱量不僅受墻體表面吸收系數(shù)的影響,還受控于墻體表面溫度和對流換熱系數(shù)。此外,加強墻體結構的保溫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減緩建筑物的熱損失,對建筑節(jié)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常見的墻體保溫方式可分為內、外保溫。由于內、外保溫墻體暴露在室外側的結構不同,內保溫時與大氣接觸的是熱容量較大的鋼筋混凝土層,而外保溫時與大氣接觸的是熱容量較小的保溫材料,因此內、外保溫墻體的外表面溫度差別很大,導致受太陽輻射加熱的墻體通過對流換熱向大氣中的散熱量差別大,進而影響了墻體對太陽能的實際吸收效果。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為非集中供暖地區(qū),供暖需求以及采暖時間不同使室內氣溫不同,冬季室外氣溫比室內氣溫低,所以室內氣溫越高,墻體由于室內外溫差增大所造成的熱量損失越大,使得外墻對太陽能的利用率大大降低。由于室外氣溫影響著墻體的外表面溫度,而室內外溫差影響著墻體的熱損失,因此,室外氣溫和室內溫度均是影響墻體吸收太陽能的重要因素。室外氣溫不斷變化,因此圍護結構的傳熱過程為非穩(wěn)態(tài)過程,為了尋求墻體太陽輻射凈得熱量與室、內外氣溫以及保溫層位置的直接關系,本文以上海為代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為研究背景,采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探討室內外熱環(huán)境和保溫方式對墻體對太陽能吸收效果的影響,為優(yōu)化建筑節(jié)能設計方案提供理論依據(jù)。研究結果表明,室外氣溫越高而室內氣溫越低,墻體對太陽能的吸收效果越好。另外,不管室內、外熱環(huán)境如何,內保溫墻體的太陽能凈得熱量始終都是外保溫的大約2倍以上,這表明內保溫更有利于長江下游地區(qū)居住建筑對太陽能的吸收;隨著室外氣溫的升高,在室內平均氣溫較低時內保溫墻體吸收太陽能的優(yōu)勢更為顯著。根據(jù)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冬季非集中供暖特征,大多數(shù)居住建筑采用人在供暖,人離停止的間歇式供暖方式,與一些寒冷的集中供暖地區(qū)相比,室內平均氣溫偏低,而室外平均氣溫較高,因此采用內保溫能更有利于實現(xiàn)該地區(qū)冬季建筑節(jié)能。
【關鍵詞】:建筑節(jié)能 圍護結構 太陽輻射 保溫方式 計算流體力學(CFD)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111.4;TU18
【目錄】:
- 摘要5-8
- ABSTRACT8-12
- 主要符號表12-13
- 第一章 緒論13-24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3-14
- 1.2 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技術的發(fā)展14-17
- 1.2.1 墻體保溫技術的分類14-15
- 1.2.2 外保溫和內保溫技術的優(yōu)缺點15-17
- 1.3 建筑吸收太陽能的研究和應用17-18
- 1.3.1 被動式太陽能建筑的基本形式17-18
- 1.4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8-21
- 1.4.1 國內外關于氣候和建筑的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18-19
- 1.4.2 國內外關于墻體對太陽能的吸收的研究現(xiàn)狀19-21
- 1.5 本文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21-24
- 1.5.1 研究內容21-22
- 1.5.2 研究方法(技術路線)22-24
- 第二章 物理模型與計算方法24-32
- 2.1 引言24
- 2.2 數(shù)值計算方法及模型建立24-32
- 2.2.1 CFD介紹24-25
- 2.2.2 CFD的基本思想及FLUENT軟件介紹25-26
- 2.2.3 數(shù)學模型26-28
- 2.2.4 可靠性驗證28
- 2.2.5 本文模型介紹28-30
- 2.2.6 計算方法和邊界條件30-32
- 第三章 室外氣溫對墻體的太陽輻射得熱量的影響32-54
- 3.1 引言32
- 3.2 外保溫墻體的得熱量分析32-43
- 3.2.1 持續(xù)供暖時南墻的溫度分布以及得熱量情況32-38
- 3.2.2 間歇供暖時南墻的溫度分布以及得熱量情況38-43
- 3.3 內保溫墻體的得熱量分析43-53
- 3.3.1 持續(xù)供暖時南墻的溫度分布以及得熱量情況43-48
- 3.3.2 間歇供暖時南墻的溫度分布以及得熱量情況48-53
- 3.4 本章小結53-54
- 第四章 室內氣溫對墻體的太陽輻射得熱量的影響54-72
- 4.1 墻體溫度的分布特征54-65
- 4.1.1 墻體各部分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54-58
- 4.1.2 墻體內部溫度分布特征58-65
- 4.2 室內氣溫對墻體的太陽輻射得熱量的影響65-71
- 4.2.1 墻體得熱量隨時間的變化特征65-68
- 4.2.2 墻體的太陽輻射得熱總量分析68-71
- 4.3 本章小結71-72
- 第五章 主要結論72-73
- 參考文獻73-7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6-77
- 致謝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瑞平;;墻體保溫式創(chuàng)新施工工藝效應[J];建筑;2006年11期
2 周國慶;;墻體保溫迫在眉睫[J];建筑;2006年14期
3 張巖;;墻體保溫的幾種施工方法及利弊分析[J];節(jié)能;2006年09期
4 高春;范濤;;寒冷地區(qū)墻體保溫常見問題淺析[J];低溫建筑技術;2008年04期
5 劉暉;張劍峰;于忠;馮玉秋;張紅;;汶川地震破壞建筑墻體保溫調查[J];建設科技;2008年21期
6 江學海;;小議節(jié)能墻體保溫[J];科技資訊;2010年25期
7 ;住建部公示墻體保溫系統(tǒng)與墻材推廣和禁限技術[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jié)能;2010年09期
8 ;有關墻體保溫與防火的問題[J];城市住宅;2011年05期
9 張軍;;共同梳理墻體保溫行業(yè)現(xiàn)有標準[J];城市住宅;2011年07期
10 劉鳳華;;北方地區(qū)墻體發(fā)霉現(xiàn)象及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朱家振;史林忠;;加壓硅酸鈣板在墻體保溫中的應用[A];第六屆《全國纖維水泥制品學術、標準、技術信息經驗交流會》暨第二屆一次中國硅酸鹽學會砼與水泥制品分會纖維水泥制品專業(yè)委員會會議資料及論文匯編[C];2006年
2 殷宜初;;國外酚醛泡沫防火保溫材料在墻體上的應用[A];2009年中國絕熱節(jié)能材料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苑振芳;劉斌;;新型墻體EPS外保溫飾面系統(tǒng)介紹[A];現(xiàn)代砌體結構——2000年全國砌體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4 張文俊;;粒狀棉與噴涂技術在墻體保溫領域的開發(fā)應用[A];2009年中國絕熱節(jié)能材料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張雪研;馮國會;于水;;復合節(jié)能墻體保溫性能分析[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8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2008年
6 劉飛;;外墻外保溫體系的保溫層表面裂縫控制[A];2013年6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陶曉;全國墻體保溫及應用交流會將開[N];中國建設報;2006年
2 記者 王麗敏;專業(yè)墻體保溫現(xiàn)身建筑行業(yè)[N];撫順日報;2008年
3 上海巖藝墻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生鳳;墻體保溫工程抗裂途徑及飾面基層抗裂發(fā)展方向[N];中華建筑報;2009年
4 記者 錢厚琦;墻體保溫節(jié)能與防火標準研討會召開[N];中國建設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焦玲玲;南方墻體保溫需因地制宜[N];中國房地產報;2013年
6 北京建工集團 王慶生;裂縫——墻體保溫工程的質量通病[N];中國建設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劉云佳;墻體保溫行業(yè)淘汰賽逼近[N];中國房地產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李程 通訊員 李決難;墻體穿“棉襖” 居民過“暖冬”[N];石油管道報;2010年
9 上海市合成樹脂研究所原總工程師 殷宜初;酚醛泡沫在國內外墻體保溫中的應用[N];中國建材報;2011年
10 殷宜初;酚醛泡沫墻體保溫新趨勢[N];中國建設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馮勁梅;基于空調排風與墻體能量交換的建筑節(jié)能[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文卿;中東鐵路建筑墻體技術解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曾晰;室內外氣溫對建筑圍護結構吸收太陽能的影響[D];東華大學;2016年
3 張在喜;墻體蓄放熱特性及其對建筑能耗影響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4 孫瓊;新型保溫防火節(jié)能墻板系統(tǒng)安全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5 盧志權;不同墻體對溫室溫效應及黃瓜生長的影響[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王斌;自節(jié)能粉煤灰加氣混凝土制備及墻體熱工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王惟釗;多層建筑圍護結構墻體的保溫節(jié)能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8 彭東玲;日光溫室墻體蓄放熱過程模擬與結構優(yōu)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9 孫利銘;水泥聚苯模殼格構式墻體本土化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5年
10 柴成榮;我國產業(yè)化住宅墻體的生態(tài)技術框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93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9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