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傳播時代的情懷廣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1 08:09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文化解放與狂歡。大眾文化作為現(xiàn)代工業(yè)和后工業(yè)社會中市場經(jīng)濟充分發(fā)展的產(chǎn)物,從八十年代的萌芽期一路走向壯大。作為與大眾文化不可分割的流行文化,更是在幾十年間經(jīng)歷了神話式的變遷。流行文化的發(fā)展其實就是社會環(huán)境發(fā)展最真實的寫照。新十年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等移動終端的普及與使用,宣告了移動傳播時代的全面來臨。移動電子設(shè)備與互聯(lián)網(wǎng)極速、便捷、覆蓋范圍廣等特點的結(jié)合,加速了文化的傳播與發(fā)酵。80后、90后乃至00后的現(xiàn)代青年,是見證移動媒介爆發(fā)式成長的一代。他們是中國史上第一次以法律限制人口增長的特殊“產(chǎn)物”,是移動媒體的主要受眾,亦是流行文化的主流追隨者。近年“情懷”一詞熱度的提升已經(jīng)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作為流行文化的言說方式時常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部分流行作品也轉(zhuǎn)型成為了青年受眾們宣泄情懷的陣地。而廣告作為流行文化的寄生之所,情懷廣告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種新的廣告形態(tài)。在情懷文化的熱潮中,巧妙借用移動傳播媒介的獨特優(yōu)勢,情懷廣告、情懷營銷成為了許多廣告主和品牌的推廣手段。但在周期性發(fā)展的熱度之后,由情懷廣告引發(fā)的文化亞健康現(xiàn)象以及情懷廣告本身所面臨的...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xué)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與綜述
第2章 移動傳播時代的流行文化
(一)關(guān)于移動傳播時代
(二)流行文化的變遷
第3章 情懷:流行文化的言說方式
(一)理想主義者的精神角落
(二)“新懷舊主義”與歷史感的幻覺
(三)情懷文化與消費的互生
第4章 情懷廣告解讀
(一)界定情懷廣告
(二)情懷廣告分類
第5章 情懷廣告與流行文化的互生
(一)廣告的文化附加值
(二)文化演藝:廣告的反作用機制
(三)情懷廣告與情懷文化
第6章 情懷語境下的品牌人格化
(一)情懷營銷與品牌溫度
(二)情懷泡沫的困境與出路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靈魂的想象性回歸——談公路電影的“情懷”與“情懷消費”[J]. 李彬. 藝術(shù)評論. 2016(07)
[2]情懷營銷廣告,哪個更打動你[J]. 張倩. 公關(guān)世界. 2016(04)
[3]“情懷營銷”的概念、傳播機制及存在問題[J]. 朱楠. 今傳媒. 2015(11)
[4]娛樂至上——一場媒介與消費主義的合謀[J]. 邱月. 文藝爭鳴. 2015(10)
[5]青春片的新懷舊美學(xué)[J]. 周志強. 南京社會科學(xué). 2015(04)
[6]新媒體時代網(wǎng)絡(luò)流行文化的傳播——從“杜甫很忙”說開去[J]. 楊彩霞. 傳播與版權(quán). 2014(06)
[7]論流行文化對廣告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J]. 羊小于. 新聞界. 2003(04)
碩士論文
[1]青年亞文化與百事品牌傳播研究[D]. 朱慶華.蘇州大學(xué) 2010
[2]論廣告的文化附加值[D]. 閆振.鄭州大學(xué) 2006
本文編號:3599896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xué)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與綜述
第2章 移動傳播時代的流行文化
(一)關(guān)于移動傳播時代
(二)流行文化的變遷
第3章 情懷:流行文化的言說方式
(一)理想主義者的精神角落
(二)“新懷舊主義”與歷史感的幻覺
(三)情懷文化與消費的互生
第4章 情懷廣告解讀
(一)界定情懷廣告
(二)情懷廣告分類
第5章 情懷廣告與流行文化的互生
(一)廣告的文化附加值
(二)文化演藝:廣告的反作用機制
(三)情懷廣告與情懷文化
第6章 情懷語境下的品牌人格化
(一)情懷營銷與品牌溫度
(二)情懷泡沫的困境與出路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靈魂的想象性回歸——談公路電影的“情懷”與“情懷消費”[J]. 李彬. 藝術(shù)評論. 2016(07)
[2]情懷營銷廣告,哪個更打動你[J]. 張倩. 公關(guān)世界. 2016(04)
[3]“情懷營銷”的概念、傳播機制及存在問題[J]. 朱楠. 今傳媒. 2015(11)
[4]娛樂至上——一場媒介與消費主義的合謀[J]. 邱月. 文藝爭鳴. 2015(10)
[5]青春片的新懷舊美學(xué)[J]. 周志強. 南京社會科學(xué). 2015(04)
[6]新媒體時代網(wǎng)絡(luò)流行文化的傳播——從“杜甫很忙”說開去[J]. 楊彩霞. 傳播與版權(quán). 2014(06)
[7]論流行文化對廣告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J]. 羊小于. 新聞界. 2003(04)
碩士論文
[1]青年亞文化與百事品牌傳播研究[D]. 朱慶華.蘇州大學(xué) 2010
[2]論廣告的文化附加值[D]. 閆振.鄭州大學(xué) 2006
本文編號:3599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5998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