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結構與經濟增長:來自全球的證據
發(fā)布時間:2021-07-17 11:18
利用2001-2017年期間全球104個國家的數據,基于進口產品結構、進口技術結構、進口產品多樣性三個視角,本文實證分析了進口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發(fā)現:(1)從全部樣本來看,資本品進口份額的增加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效應,中間品進口份額的增加對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消費品進口份額的增加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不顯著,相對于低技術密集型產品來說,中等技術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的進口份額增加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進口產品多樣化有利于促進進口國的經濟增長。(2)進一步研究發(fā)現,消費品進口份額的增加對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效應、對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負效應,中等技術產品、高技術產品的進口份額增加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都具有顯著的正作用,只有高技術產品進口份額的增加才能促進發(fā)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因此,在保持出口穩(wěn)定增長的同時,我國要高度重視進口的經濟增長效應,積極擴大資本品和消費品的進口,增加中等技術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的進口,實施進口產品多樣化戰(zhàn)略,增加進口產品的種類,從而充分發(fā)揮進口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文章來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27 頁
【文章目錄】:
一、文獻綜述
二、理論分析與影響機制
1.理論分析
2.影響機制
(1)技術擴散效應
(2)進口競爭效應
(3)進口產品多樣化效應
三、計量模型和變量說明
(一)計量模型
(二)變量說明
1.被解釋變量
2.核心解釋變量
(1)進口產品結構
(2)進口技術結構
(3)進口產品多樣化
3.控制變量
(1)物質資本存量的對數(lnK)。
(2)勞動力的對數(lnL)。
(3)人均受教育水平(primary & secondary)。
(4)技術水平(rd)。
(5)貿易自由度(tradefreedom)。
(6)資本勞動比的對數(lnklratio)。
(三)數據說明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基準回歸結果
1.進口規(guī)模與經濟增長的回歸結果
2.進口產品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回歸結果
3.進口技術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回歸結果
4.進口產品多樣性與經濟增長的回歸結果
(二)穩(wěn)健性檢驗
(三)基于進口國異質性視角的進一步分析
(1)進口產品結構視角。
(2)進口技術結構視角。
(3)進口產品多樣性視角。
五、基本結論與政策建議
1.基本結論
2.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與服務業(yè)GVC中高端攀升——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分析[J]. 屠年松,易澤華.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3)
[2]凈出口的非線性增長貢獻——基于1995—2011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考察[J]. 谷克鑒,陳福中. 經濟研究. 2016(11)
[3]進口商品技術水平與中國工業(yè)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J]. 魏浩,耿園. 學術研究. 2016(09)
[4]中國進口商品結構變化的估算:2000-2014年[J]. 魏浩,趙春明,李曉慶. 世界經濟. 2016(04)
[5]進口促進戰(zhàn)略有助于中國產業(yè)技術進步嗎?[J]. 陳愛貞,劉志彪. 經濟學動態(tài). 2015(09)
[6]進口自由化、競爭與本土企業(yè)的全要素生產率——基于中國加入WTO的一個自然實驗[J]. 簡澤,張濤,伏玉林. 經濟研究. 2014(08)
[7]進口中間產品多樣性與企業(yè)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基于中國制造業(yè)微觀數據的分析[J]. 楊曉云. 國際貿易問題. 2013(10)
[8]進口貿易結構與經濟增長:規(guī)律與啟示[J]. 裴長洪. 經濟研究. 2013 (07)
[9]貿易開放、FDI與中國工業(yè)經濟增長方式——基于30個工業(yè)行業(yè)數據的實證研究[J]. 趙文軍,于津平. 經濟研究. 2012(08)
[10]新結構經濟學——重構發(fā)展經濟學的框架[J]. 林毅夫. 經濟學(季刊). 2011(01)
本文編號:3288076
【文章來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27 頁
【文章目錄】:
一、文獻綜述
二、理論分析與影響機制
1.理論分析
2.影響機制
(1)技術擴散效應
(2)進口競爭效應
(3)進口產品多樣化效應
三、計量模型和變量說明
(一)計量模型
(二)變量說明
1.被解釋變量
2.核心解釋變量
(1)進口產品結構
(2)進口技術結構
(3)進口產品多樣化
3.控制變量
(1)物質資本存量的對數(lnK)。
(2)勞動力的對數(lnL)。
(3)人均受教育水平(primary & secondary)。
(4)技術水平(rd)。
(5)貿易自由度(tradefreedom)。
(6)資本勞動比的對數(lnklratio)。
(三)數據說明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基準回歸結果
1.進口規(guī)模與經濟增長的回歸結果
2.進口產品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回歸結果
3.進口技術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回歸結果
4.進口產品多樣性與經濟增長的回歸結果
(二)穩(wěn)健性檢驗
(三)基于進口國異質性視角的進一步分析
(1)進口產品結構視角。
(2)進口技術結構視角。
(3)進口產品多樣性視角。
五、基本結論與政策建議
1.基本結論
2.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與服務業(yè)GVC中高端攀升——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分析[J]. 屠年松,易澤華.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3)
[2]凈出口的非線性增長貢獻——基于1995—2011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考察[J]. 谷克鑒,陳福中. 經濟研究. 2016(11)
[3]進口商品技術水平與中國工業(yè)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J]. 魏浩,耿園. 學術研究. 2016(09)
[4]中國進口商品結構變化的估算:2000-2014年[J]. 魏浩,趙春明,李曉慶. 世界經濟. 2016(04)
[5]進口促進戰(zhàn)略有助于中國產業(yè)技術進步嗎?[J]. 陳愛貞,劉志彪. 經濟學動態(tài). 2015(09)
[6]進口自由化、競爭與本土企業(yè)的全要素生產率——基于中國加入WTO的一個自然實驗[J]. 簡澤,張濤,伏玉林. 經濟研究. 2014(08)
[7]進口中間產品多樣性與企業(yè)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基于中國制造業(yè)微觀數據的分析[J]. 楊曉云. 國際貿易問題. 2013(10)
[8]進口貿易結構與經濟增長:規(guī)律與啟示[J]. 裴長洪. 經濟研究. 2013 (07)
[9]貿易開放、FDI與中國工業(yè)經濟增長方式——基于30個工業(yè)行業(yè)數據的實證研究[J]. 趙文軍,于津平. 經濟研究. 2012(08)
[10]新結構經濟學——重構發(fā)展經濟學的框架[J]. 林毅夫. 經濟學(季刊). 2011(01)
本文編號:32880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28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