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約車用戶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UTAUT和ITM的整合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13:31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為網(wǎng)約車的興起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網(wǎng)約車作為一種新型移動商務,實現(xiàn)了司乘雙方的信息對稱,有效緩解了乘客“打車難”和出租車“空載率高”的問題,成為了共享經(jīng)濟的典型代表。同時,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環(huán)境的推動下和移動商務發(fā)展的熱潮下,網(wǎng)約車所具備的“互聯(lián)網(wǎng)+交通”優(yōu)勢及創(chuàng)造新的移動支付應用場景的潛能,都展現(xiàn)了其巨大的商業(yè)價值。然而,網(wǎng)約車還處于發(fā)展階段,用戶群還不穩(wěn)定,此時,探索哪些因素有助于提高用戶對網(wǎng)約車的使用意愿,增強用戶的使用粘性,哪些因素影響了用戶對網(wǎng)約車建立初步的信任是十分必要的。網(wǎng)約車的使用取決于用戶的外部行為感受和用戶對網(wǎng)約車的認知,為了清晰而又全面的研究這個方面,本文在整合型技術接受與使用理論(UTAUT)和初始信任模型(ITM)的基礎上,研究了網(wǎng)約車用戶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在保留UTAUT模型中的3個變量(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和一個調節(jié)變量(性別)的基礎上,根據(jù)網(wǎng)約車的特點及用戶對網(wǎng)約車的認知,加上初始信任及影響初始信任的3個前因變量(信任傾向、結構保障、平臺聲譽),構建了網(wǎng)約車用戶使用意愿影響因素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設。通過問卷...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創(chuàng)新點
2.文獻綜述
2.1 移動商務與網(wǎng)約車的內涵
2.1.1 移動商務
2.1.2 網(wǎng)約車
2.2 用戶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理論
2.2.1 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2.2.2 整合型技術接受與使用理論(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2.2.3 國內外UTAUT理論研究綜述
2.3 初始信任模型(Initial Trust Model, ITM)
2.3.1 初始信任的界定
2.3.2 初始信任模型研究綜述
2.4 移動商務用戶使用意愿研究綜述
2.5 網(wǎng)約車相關研究綜述
2.6 文獻述評
3.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設
3.1 理論分析
3.1.1 績效期望與網(wǎng)約車使用意愿
3.1.2 努力期望與網(wǎng)約車使用意愿
3.1.3 社會影響與網(wǎng)約車使用意愿
3.1.4 社會影響與初始信任
3.1.5 初始信任與網(wǎng)約車使用意愿
3.1.6 結構保障與初始信任
3.1.7 平臺聲譽與初始信任
3.1.8 信任傾向與初始信任
3.2 模型構建與假設提出
3.2.1 模型構建
3.2.2 假設提出
4.實證分析與結果討論
4.1 問卷設計
4.1.1 變量的定義
4.1.2 變量的測量
4.1.3 問卷結構
4.1.4 問卷前測與修改
4.1.5 問卷的正式發(fā)放與回收
4.2 數(shù)據(jù)分析
4.2.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2.4 回歸分析
4.2.5 中介效應分析
4.2.6 調節(jié)效應分析
4.3 結構方程建模
4.3.1 模型擬合度檢驗
4.3.2 模型修正
4.3.3 路徑顯著性分析
4.4 實證結果討論
5.研究結論與建議
5.1 研究結論
5.2 促進網(wǎng)約車用戶使用意愿發(fā)展策略
5.2.1 優(yōu)化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的績效期望
5.2.2 注重口碑宣傳,增強網(wǎng)約車的社會影響
5.2.3 強化結構保障,提高用戶的初始信任
5.2.4 樹立公眾形象,提升網(wǎng)約車平臺聲譽
5.3 研究局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修正UTAUT模型的共享電動汽車市場用戶意愿研究[J]. 王保乾,邵志穎. 軟科學. 2018(11)
[2]乘客視角的滴滴出行運營模式研究[J]. 李要星,向堅持,劉亮明. 經(jīng)濟師. 2018(03)
[3]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動圖書館用戶采納行為研究[J]. 陳鶴陽,譚宏利. 現(xiàn)代情報. 2018(01)
[4]基于TAM拓展模型的網(wǎng)約車用戶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 郭星光,聶元昆,羅佳佳. 中國市場. 2017(34)
[5]整合技術接受模型的薈萃分析:基于國內10年研究文獻[J]. 韓嘯. 情報雜志. 2017(08)
[6]“滴滴出行”服務質量對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影響的實證研究[J]. 周小剛,陳曉,劉月梅,范濤. 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 2017(08)
[7]基于情景感知與UTAUT的共享單車使用意愿研究[J]. 黃國青,陳雪. 消費經(jīng)濟. 2017(03)
[8]移動出行市場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機制研究:個人經(jīng)驗的調節(jié)作用——基于滴滴出行的用戶體驗分析[J]. 向堅持,黃正正,尹紅,劉亮明. 經(jīng)濟師. 2017(05)
[9]預訂類旅游APP用戶初始信任影響因素研究[J]. 呂麗輝,陳瑛. 求索. 2016(10)
[10]基于UTAUT和TTF理論的旅游APP用戶使用影響因素及行為研究[J]. 張坤,張鵬,張野. 企業(yè)經(jīng)濟. 2016(09)
碩士論文
[1]基于顧客感知的網(wǎng)約車顧客滿意度測評研究[D]. 顏東偉.山東大學 2018
[2]網(wǎng)約車顧客滿意度研究[D]. 葉寒青.廣州大學 2017
[3]移動打車軟件用戶行為研究[D]. 林玉川.廈門大學 2014
[4]基于UTAUT模型的移動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LI KYOUNG.廈門大學 2014
[5]影響年輕用戶接受和使用移動支付的因素分析[D]. 蘭君瑤.華中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59471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創(chuàng)新點
2.文獻綜述
2.1 移動商務與網(wǎng)約車的內涵
2.1.1 移動商務
2.1.2 網(wǎng)約車
2.2 用戶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理論
2.2.1 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2.2.2 整合型技術接受與使用理論(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2.2.3 國內外UTAUT理論研究綜述
2.3 初始信任模型(Initial Trust Model, ITM)
2.3.1 初始信任的界定
2.3.2 初始信任模型研究綜述
2.4 移動商務用戶使用意愿研究綜述
2.5 網(wǎng)約車相關研究綜述
2.6 文獻述評
3.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設
3.1 理論分析
3.1.1 績效期望與網(wǎng)約車使用意愿
3.1.2 努力期望與網(wǎng)約車使用意愿
3.1.3 社會影響與網(wǎng)約車使用意愿
3.1.4 社會影響與初始信任
3.1.5 初始信任與網(wǎng)約車使用意愿
3.1.6 結構保障與初始信任
3.1.7 平臺聲譽與初始信任
3.1.8 信任傾向與初始信任
3.2 模型構建與假設提出
3.2.1 模型構建
3.2.2 假設提出
4.實證分析與結果討論
4.1 問卷設計
4.1.1 變量的定義
4.1.2 變量的測量
4.1.3 問卷結構
4.1.4 問卷前測與修改
4.1.5 問卷的正式發(fā)放與回收
4.2 數(shù)據(jù)分析
4.2.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2.4 回歸分析
4.2.5 中介效應分析
4.2.6 調節(jié)效應分析
4.3 結構方程建模
4.3.1 模型擬合度檢驗
4.3.2 模型修正
4.3.3 路徑顯著性分析
4.4 實證結果討論
5.研究結論與建議
5.1 研究結論
5.2 促進網(wǎng)約車用戶使用意愿發(fā)展策略
5.2.1 優(yōu)化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的績效期望
5.2.2 注重口碑宣傳,增強網(wǎng)約車的社會影響
5.2.3 強化結構保障,提高用戶的初始信任
5.2.4 樹立公眾形象,提升網(wǎng)約車平臺聲譽
5.3 研究局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修正UTAUT模型的共享電動汽車市場用戶意愿研究[J]. 王保乾,邵志穎. 軟科學. 2018(11)
[2]乘客視角的滴滴出行運營模式研究[J]. 李要星,向堅持,劉亮明. 經(jīng)濟師. 2018(03)
[3]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動圖書館用戶采納行為研究[J]. 陳鶴陽,譚宏利. 現(xiàn)代情報. 2018(01)
[4]基于TAM拓展模型的網(wǎng)約車用戶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 郭星光,聶元昆,羅佳佳. 中國市場. 2017(34)
[5]整合技術接受模型的薈萃分析:基于國內10年研究文獻[J]. 韓嘯. 情報雜志. 2017(08)
[6]“滴滴出行”服務質量對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影響的實證研究[J]. 周小剛,陳曉,劉月梅,范濤. 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 2017(08)
[7]基于情景感知與UTAUT的共享單車使用意愿研究[J]. 黃國青,陳雪. 消費經(jīng)濟. 2017(03)
[8]移動出行市場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機制研究:個人經(jīng)驗的調節(jié)作用——基于滴滴出行的用戶體驗分析[J]. 向堅持,黃正正,尹紅,劉亮明. 經(jīng)濟師. 2017(05)
[9]預訂類旅游APP用戶初始信任影響因素研究[J]. 呂麗輝,陳瑛. 求索. 2016(10)
[10]基于UTAUT和TTF理論的旅游APP用戶使用影響因素及行為研究[J]. 張坤,張鵬,張野. 企業(yè)經(jīng)濟. 2016(09)
碩士論文
[1]基于顧客感知的網(wǎng)約車顧客滿意度測評研究[D]. 顏東偉.山東大學 2018
[2]網(wǎng)約車顧客滿意度研究[D]. 葉寒青.廣州大學 2017
[3]移動打車軟件用戶行為研究[D]. 林玉川.廈門大學 2014
[4]基于UTAUT模型的移動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LI KYOUNG.廈門大學 2014
[5]影響年輕用戶接受和使用移動支付的因素分析[D]. 蘭君瑤.華中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59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1594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