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貿易的水足跡與貿易結構優(yōu)化研究
本文選題:出口貿易 + 水足跡��; 參考:《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16年12期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的投入產出表與行業(yè)數(shù)據(jù),分析我國出口貿易的水足跡,并模擬分析優(yōu)化我國出口貿易結構的節(jié)水、環(huán)保與經(jīng)濟效益。研究表明,藍色水與灰色水密集型行業(yè)出口貿易在我國出口貿易中的總體比重較低,這有利于節(jié)約我國水資源與保護水環(huán)境,但部分藍色水與灰色水密集型行業(yè)產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仍較大,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出口貿易結構。2012年,我國出口貿易的水足跡高達1540億立方米,主要集中于制造業(yè)與農產品及其加工業(yè)。在兼顧減少水足跡與提高貿易增加值情況下,優(yōu)化我國出口貿易結構,不但能夠獲得良好的"節(jié)水"與"環(huán)保"效益,而且還能夠取得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
[Abstract]: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 and industry data in 20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footpri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simulates and analyzes the water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optimizing China's export trade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blue water and gray water intensive industries in China's export trade is low, which is conducive to saving water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a.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exports of some blue water and grey water intensive industries is still large, and the export trade structure needs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In 2012, the water footpri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reached as high as 154 billion cubic meter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manufacturing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ducing the water footprint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added of trade,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export trade can not only obtain good benefits of "saving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also obtain greater economic benefits.
【作者單位】: 山東財經(jīng)大學國際經(jīng)貿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虛擬水視角下中國利用外貿節(jié)約水資源研究”(13BJY06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自然資源資本化及對應市場建設研究”(15ZDB163)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優(yōu)化山東外貿結構的節(jié)水潛力研究——基于虛擬水的理念”(ZR2013GM004) 山東省社會規(guī)劃重點項目“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中國ODI與制造業(yè)產能優(yōu)化研究”(15BJJJ04)的資助
【分類號】:F752.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嘯虎;楊德剛;;水足跡視角下干旱區(qū)城市工業(yè)結構優(yōu)化研究——以烏魯木齊市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5年05期
2 朱啟榮;袁其剛;;中國工業(yè)出口貿易中的灰色虛擬水及其政策含義[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4年08期
3 鄭丹青;于津平;;中國出口貿易增加值的微觀核算及影響因素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4年08期
4 朱啟榮;;中國外貿中虛擬水與外貿結構調整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14年02期
5 賈佳;嚴巖;王辰星;梁玉靜;張亞君;吳鋼;劉馨磊;王麗華;杜沖;;工業(yè)水足跡評價與應用[J];生態(tài)學報;2012年20期
6 和夏冰;張宏偉;王媛;馬水英;;基于投入產出法的中國虛擬水國際貿易分析[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1年03期
7 沈利生;唐志;;對外貿易對我國污染排放的影響——以二氧化硫排放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8 中國投入產出學會課題組;許憲春;齊舒暢;楊翠紅;趙同錄;劉軼芳;滿講義;;國民經(jīng)濟各部門水資源消耗及用水系數(shù)的投入產出分析——2002年投入產出表系列分析報告之五[J];統(tǒng)計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啟榮;楊琳;劉璇;;中國出口貿易的水足跡與貿易結構優(yōu)化研究[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16年12期
2 鐘凱揚;;對外貿易、FDI與環(huán)境污染的動態(tài)關系——基于PVAR模型的研究[J];生態(tài)經(jīng)濟;2016年12期
3 白雪;胡夢婷;朱春雁;任曉晶;鮑威;孫亮;;基于ISO 14046的工業(yè)產品水足跡評價研究——以電纜為例[J];生態(tài)學報;2016年22期
4 賈學秀;嚴巖;朱春雁;白雪;胡夢婷;吳鋼;;區(qū)域水資源壓力分析評價方法綜述[J];自然資源學報;2016年10期
5 王丹;;虛擬水貿易研究綜述[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6年24期
6 郭晶;;基于企業(yè)異質性的增加值貿易核算研究綜述[J];國際貿易問題;2016年09期
7 劉培青;;全球價值鏈中出口增加值的影響因素——以中、印、日為例[J];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8 郭晶;孫琪;;全球價值鏈下浙江出口國內增加值的動態(tài)演進[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9 王珊珊;熊珍梅;;增加值貿易下的中國出口貿易現(xiàn)狀[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07期
10 董蒙;張軍民;;新疆2012年水足跡計算與分析[J];中國沙漠;2016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巖;賈佳;王麗華;杜沖;劉馨磊;付曉;劉昕;吳鋼;;我國幾種典型棉紡織產品的工業(yè)水足跡評價[J];生態(tài)學報;2014年23期
2 徐久香;方齊云;;基于非競爭型投入產出表的我國出口增加值核算[J];國際貿易問題;2013年11期
3 高敏雪;葛金梅;;出口貿易增加值測算的微觀基礎[J];統(tǒng)計研究;2013年10期
4 張杰;劉元春;鄭文平;;為什么出口會抑制中國企業(yè)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為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3年06期
5 周琢;陳鈞浩;;外資企業(yè)生產出口過程中的貿易增加值構成研究——以生產要素的國別屬性為視角[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3年05期
6 李艷梅;常明;付加鋒;;中國出口貿易中隱含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區(qū)域差異分析——以遼寧、北京和寧夏為例[J];資源與產業(yè);2013年01期
7 田巍;余淼杰;;企業(yè)出口強度與進口中間品貿易自由化:來自中國企業(yè)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1期
8 賈佳;嚴巖;王辰星;梁玉靜;張亞君;吳鋼;劉馨磊;王麗華;杜沖;;工業(yè)水足跡評價與應用[J];生態(tài)學報;2012年20期
9 劉梅;許新宜;王紅瑞;王峰;;基于虛擬水理論的河北省水足跡時空差異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12年06期
10 Jun Zhang;Dongbo Tang;Yubo Zhan;;Foreign Value-added in China's Manufactured Exports:Implications for China's Trade Imbalance[J];China & World Economy;201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修忠;全球經(jīng)濟復蘇給紡織品出口貿易帶來機遇[J];四川紡織科技;2000年02期
2 趙惠康;提高我國觀賞魚在出口貿易中的競爭力[J];水產科技情報;2001年01期
3 趙福昌,呂建平;我國外貿出口增長波動及政策帶動性分析[J];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01年35期
4 趙延年;試論入世對出口貿易的影響[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臺灣近年出口貿易簡況[J];中外食品;2002年04期
6 李春;; 中國軟件出口機會有多少[J];科技智囊;2002年10期
7 楊志林,張應高;我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貿易“入世”效應分析[J];包裝工程;2002年S1期
8 朱箴元;論我國出口貿易發(fā)展速度[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王志文;促進貴州農產品出口的對策思考[J];農村經(jīng)濟與技術;2003年06期
10 韓仲偉,錢劍林,姜紅衛(wèi);農產品出口的“綠色”困境與對策[J];江蘇農村經(jīng)濟;200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德明;;進一步發(fā)展江蘇對香港的出口貿易[A];百年滄桑論香港——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2 張傳國;陳蔚娟;;中國能源消費與出口貿易關系實證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玫瑰;;農產品出口應對綠色壁壘的策略分析[A];“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論文集[C];2005年
4 于溯泳;;中國出口貿易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在商品和服務出口分類基礎上的實證分析[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建清;沈銘輝;;美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戰(zhàn)略性出口貿易政策的發(fā)展及對中國的啟示[A];全國美國經(jīng)濟學會會長擴大會議暨“當代世界經(jīng)濟格局下的中美經(jīng)貿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耿偉;鞏思媛;;中國要素市場扭曲及其對出口貿易的影響[A];科學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C];2012年
7 李偉偉;;淺談出口農產品面對綠色壁壘[A];2006-2007年度標準化學術研究論文集[C];2008年
8 陳光遠;;機制砂對臺出口的現(xiàn)狀與前景[A];首屆機制砂石生產與應用技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9 張二震;戴翔;;“凈出口負貢獻說”辨析[A];社會主義經(jīng)濟理論研究集萃(2012):——穩(wěn)中求進的中國經(jīng)濟[C];2012年
10 金祥榮;劉振興;于蔚;;企業(yè)出口之動態(tài)效應研究——來自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的經(jīng)驗:2001-2007[A];經(jīng)濟學(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紅漫;發(fā)展我國出口貿易保險對策和措施[N];國際金融報;2001年
2 張敏杰;日本增設海外店鋪力促農產品出口[N];中國貿易報;2006年
3 記者 歐亞非;我市對外文化出口貿易位居全省第一[N];自貢日報;2008年
4 楊漪峰;印度出口貿易增長迅速[N];中國國門時報;2004年
5 楊超 張廣通;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選擇與變遷[N];財會信報;2010年
6 曹�?�;金塔外貿出口大增[N];酒泉日報;2012年
7 郭商;出口企業(yè)人力成本上升產業(yè)轉移成趨勢[N];中國貿易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郝薇;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大幅增長[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2年
9 撰稿記者 沈勇青;外需不足 企業(yè)應調整出口策略[N];東莞日報;2013年
10 覃達;短期出口貿易信用風險有升[N];國際商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振;信用風險與異質性企業(yè)國際化路徑選擇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馬俊英;出口貿易對制度進步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6年
3 顧露露;中國現(xiàn)階段中小企業(yè)出口貿易及風險研究[D];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2005年
4 賴永劍;出口貿易的技術進步效應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5 許和連;出口貿易促進經(jīng)濟增長的理論、模型及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6 孫艷琳;中國企業(yè)出口貿易和對外直接投資模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7 施炳展;出口增長模式及其對經(jīng)濟增長模式的影響:跨國實證分析[D];南開大學;2009年
8 原小能;市場結構與出口貿易[D];南京大學;2002年
9 黃平川;出口貿易對中國企業(yè)生產率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10 李軍;企專多重異質性與出口行為:Melitz模型的拓展與來自中國制造業(yè)的證據(jù)[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雪梅;俄白哈關稅同盟對中國新疆商品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2 陳敏;中國不銹鋼出口貿易困境及對策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14年
3 周敏;農產品出口對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年
4 王婷;一帶一路下浙江服裝出口貿易潛力分析[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5 丁軍浩;河南省出口對經(jīng)濟增長的作用與發(fā)展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6 秦蘭蘭;“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絲綢出口貿易潛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7 張慢慢;近代青島港對日農產品出口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8 高媛;出口貿易對我國經(jīng)濟增長的帶動效應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9 王昱雯;基于目的地視角的我國出口貿易二元邊際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10 余倩倩;我國農產品出口的質量問題與對策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106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10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