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市中俄經濟合作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自由貿易協定理論與實證研究綜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延邊大學》 2015年
琿春市中俄經濟合作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樸今姬
【摘要】:琿春被我國政府批注首批沿邊開放城市,中國唯一的“三區(qū)合一"對外開放城市,隨著琿春市對外開放的逐漸提升,琿春對俄貿易,跨境旅游等合作方面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目前琿春對俄貿易不斷擴大,不僅帶動了琿春市經濟的飛速增長,還促進了琿春市地區(qū)招商引資,旅游業(yè),項目合作等的發(fā)展,q春市與俄羅斯經濟合作中的各項因素已成為影響琿春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本論文采取實證研究方法分析了琿春與俄羅斯經濟合作對琿春市經濟增長的影響,其中選取了琿春市GDP作為被解釋變量,琿春對俄貿易,琿春對俄出入境人員,俄羅斯對琿春的投資作為解釋變量,運用eviews8.0軟件對模型進行了分析,通過了變量的單位根檢驗,Johansen協整檢驗及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最后得出結論是目前琿春與俄羅斯經濟合作發(fā)展較好,在選取的三個因素中,琿春對俄貿易是琿春市經濟增長的一個因素,但存在琿春對俄貿易規(guī)模小,進出口失衡,貿易順差過量等問題;琿春與俄羅斯旅游合作,項目合作,投資等方面也是促進琿春市經濟增長的原因,但分析得知這些因素在短期對琿春市的經濟增長影響不大,但在長期影響較大,說明琿春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具有長遠的戰(zhàn)略意義,發(fā)展空間較大。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概括為:一,琿春對俄經濟合作受到俄羅斯政治制度,經濟體制的影響;二,琿春對俄招商引資不到位,對俄互市貿易區(qū),工業(yè)園區(qū)沒有形成特色園區(qū);三,琿春對俄跨境旅游資源開發(fā)不足,宣傳不到位;四,對俄通道通而不暢,口岸設施,基礎設施,通道建設都有待繼續(xù)完善。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文的最后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認為琿春市首先應該充分利用好其地理優(yōu)勢,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優(yōu)勢加大措施深度開發(fā)琿、俄跨境旅游路線,增加旅游收入,促進琿春市經濟增長;其次,積極搭建好對俄經貿平臺,促進琿春與俄羅斯政府的交流和溝通,再次加強對俄企業(yè)的扶持和服務力度,為琿春對俄貿易創(chuàng)造良好的合作條件;最后充分利用好中俄互市貿易區(qū)功能,加快建設有特色的俄羅斯工業(yè)園區(qū),以此帶動俄羅斯對琿春的投資,促進招商引資。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125;F127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楊慧;楊伶;;長吉圖開發(fā)開放與吉林省對俄經貿發(fā)展前景分析[J];東北亞論壇;2011年02期
2 于小琴;;淺析中俄口岸邊境貿易發(fā)展動態(tài)——以滿洲里、綏芬河口岸為例[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7年10期
3 丘東曉;;自由貿易協定理論與實證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2011年09期
4 鄭洪蓮;姜恒勇;;圖們江區(qū)域經濟合作進程中琿春市的城市功能定位及發(fā)展戰(zhàn)略[J];延邊黨校學報;2011年01期
5 金英筍;;圖們江地區(qū)開發(fā)以來延邊對外貿易發(fā)展特征[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張杰;江建民;;延邊對朝、俄貿易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金華林;董二磊;;圖們江開發(fā)運輸通道建設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基于延邊地區(qū)數據的實證分析[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趙月峰;孫書洋;;關于琿春構建東北亞貿易集散地的現實論證[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延舟;[N];中國信息報;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騫;袁運生;;恩施州打造鄂西圈增長極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0期
2 曾維蓮;劉天平;;西藏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關系初探[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6期
3 王殷殷;;論當代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年08期
4 文樂;麻學鋒;;鄉(xiāng)村旅游對農民的收入效應及其機制探究——以鳳凰縣為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年08期
5 任認;;中國農民工問題與二元經濟結構惡性循環(huán)累積的效應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6期
6 高向坤;;重慶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現狀及對策[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李增廣;單玲玉;;威海引進韓資的現狀探究及建議[J];當代經濟;2007年10期
8 潘月;;二元經濟結構下的中國農村發(fā)展問題[J];當代經濟;2010年19期
9 郭碧鑾;李雅娟;;探尋閩臺農業(yè)技術進步的差異——基于單要素生產率的視角[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鄭金宇;;外商直接投資的發(fā)展及影響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1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迪航;農戶融資困境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呂新發(fā);均等化目標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張志元;東北地區(qū)制造業(yè)發(fā)展模式轉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王輝;中國農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翟玉龍;人力資本與少數民族就業(yè)能力關系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6 張金英;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的動力機制及戰(zhàn)略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滿強;基于主體功能區(qū)劃的區(qū)域協調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順;公民權利視角下的中國農民民生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9 高欣;中俄投資合作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10 吳濤;遼寧實施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新力;;朝鮮半島南北關系的改善對中朝、中韓貿易的影響[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滿海峰;;開放的地區(qū)主義與中朝邊境經貿合作發(fā)展方向——以丹東—新義州兩市開展經貿合作為研究視角[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林今淑,李光哲;中朝邊境貿易的現狀及其對邊境地區(qū)社會經濟的影響[J];東北亞論壇;2004年05期
4 張寶仁;近期中朝經貿合作現狀及其發(fā)展趨勢剖析[J];東北亞論壇;2005年05期
5 吉田進;筑波昌之;;新形勢下日中蒙交通體系建設研究[J];東北亞論壇;2009年03期
6 項衛(wèi)星;李珺吉;;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吉林省外貿的影響[J];東北亞論壇;2009年03期
7 趙放;;不容樂觀的東北亞區(qū)域合作走勢分析——對吉林省對外經貿戰(zhàn)略的若干思考[J];東北亞論壇;2009年03期
8 石柱鮮;黃紅梅;鄧創(chuàng);;貿易對中日韓經濟周期協動性的影響研究[J];東北亞論壇;2009年04期
9 于瀟;;長吉圖開發(fā)開放先導區(qū)與國際大通道建設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0年02期
10 陳春林;劉繼生;;東北第二條亞歐大陸橋的開發(fā)潛力及推動對策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援助下的韓國經濟及與朝鮮的經濟合作[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2 鐘曉山,王志華;深港經濟合作新變化及展望[J];特區(qū)與港澳經濟;2000年10期
3 趙純武;豫滬經濟合作洽談會河南省工商聯大顯身手[J];中州統戰(zhàn);2000年06期
4 ;直面新挑戰(zhàn) 拓展新空間──閩港閩澳經濟合作世紀之初大謀劃[J];開放潮;2001年02期
5 ;瑞典貿易及工業(yè)大臣訪問中國——商業(yè)代表團訪華,加強中瑞兩國經濟合作[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02年12期
6 郭平輯;中國與新加坡的經濟合作[J];東南亞;2002年01期
7 吉弘巖前,初雪;亞洲經濟合作——評論[J];國外社會科學;2003年02期
8 何月香;遼寧與日本經濟合作新增長點探析[J];社會科學輯刊;2003年04期
9 張俊奇;公司+經濟合作組織+農戶的好處[J];中國牧業(yè)通訊;2003年08期
10 張綿芳;韓朝四項經濟合作文件生效[J];金融信息參考;2003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那·圖木爾;;蒙中經濟合作與人民的健康[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健康安全與保障--面對人類關注的健康問題”醫(yī)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林治華;;東北亞區(qū)域經濟合作新態(tài)勢:俄韓經濟合作及其影響[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3 王士錄;;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合作:經濟合作呼喚文化合作[A];東南亞地區(qū)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田伯平;;香港回歸與蘇港兩地經濟合作的進一步發(fā)展[A];百年滄桑論香港——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5 李靜;肖金成;金哲松;;東西部經濟合作的模式與機制研究[A];2004中國區(qū)域經濟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陳麗君;;突破粵港經濟合作困局[A];新經濟與兩岸四地經濟交流協作——第六屆“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安成日;;試論日韓“經濟合作”與日韓邦交正;痆A];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三輯)[C];2011年
8 高尚全;;加強兩岸三地合作,復興中國經濟[A];新經濟與兩岸四地經濟交流協作——第六屆“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9 許卓云;;粵港澳的經濟合作與產業(yè)升級[A];新經濟與兩岸四地經濟交流協作——第六屆“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周鳴馨;;東北亞地域的經濟合作與前景——市經濟學會舉辦學術研討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劉坤;[N];商丘日報;2007年
2 孫志凱;[N];珠海特區(qū)報;2007年
3 記者 高浩榮;[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4 張一辰;[N];西部時報;2012年
5 記者 王錫松;[N];安康日報;2012年
6 記者 周武英;[N];經濟參考報;2012年
7 記者 鄭廣華;[N];三峽日報;2013年
8 記者 譚晶純 黃喆春;[N];云南日報;2013年
9 記者 王宙潔;[N];上海證券報;2013年
10 記者 胡彥殊;[N];四川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孫霞;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跨境經濟合作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2 全洪鎮(zhèn);東北亞跨國地方間經濟合作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李昀;經濟合作署與戰(zhàn)后初期西歐重建(1947-1951年)[D];南開大學;2009年
4 胡振國;深港經濟合作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湯山文;論深港經濟合作的尋優(yōu)選擇[D];四川大學;2007年
6 于金鎰;環(huán)黃海經濟合作與膠東半島制造業(yè)基地建設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7 李雪威;冷戰(zhàn)后韓國對朝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孔志堅;1988年以來中緬經濟合作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樸今姬;琿春市中俄經濟合作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3 侯遠亮;圖們江跨境經濟合作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4 馬娟;絲綢之路演變歷程中的經濟合作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5 孫丹丹;《吉林市經濟合作重點項目》漢英翻譯的反思性研究報告[D];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2015年
6 谷林;內陸邊境地區(qū)跨境經濟合作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金英花;韓朝經濟合作的現狀與前景[D];延邊大學;2009年
8 樸京水;北朝鮮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上升的原因與韓國—北朝鮮經濟合作的發(fā)展方向[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9 蘇樂;甘其毛都口岸發(fā)展中蒙跨境經濟合作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4年
10 楊曉云;中國參與東北亞區(qū)域經濟合作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自由貿易協定理論與實證研究綜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6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4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