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銀行零售貸款項目壓力測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9 05:03
【摘要】:次貸危機以來,壓力測試作為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工具被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受到前所未有的矚目,壓力測試幾乎成為了歐美銀行業(yè)每年的安全例檢。 本文從壓力測試的起源和發(fā)展開始,結合巴塞爾委員會及我國銀行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的壓力測試指引,詳細闡述了壓力測試的理論及應用現(xiàn)狀。巴塞爾委員會將壓力測試定義為一種風險管理技術,用于評估特定事件或特定金融變量的變化對金融機構財務狀況的潛在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其定為一個利用一系列方法來評估金融體系承受罕見但仍然可能的宏觀經濟沖擊或者重大金融事件的過程。中國銀監(jiān)會發(fā)布的《商業(yè)銀行壓力測試指引》中,將壓力測試定義為“一種以定量分析為主的風險分析方法,通過測算銀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極端不利情況下可能發(fā)生的損失,分析這些損失對銀行盈利能力和資本金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而對單家銀行、銀行集團和銀行體系的脆弱性做出評估和判斷,并采取必要措施”。銀行壓力測試主要用于考察在極端情況下商業(yè)銀行受到最大的、可能的沖擊量時,商業(yè)銀行受到最大的、可能的損失量,以及在極端情況下商業(yè)銀行所能承受得最大沖擊量。 文章在理論部分將壓力測試與其他常用的風險管理工具(目前比較流行的是風險價值)進行比較,分別闡述各自的優(yōu)勢與劣勢。作為現(xiàn)在主流風險度量工具的風險價值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在給定的置信度下,給定的資產或資產組合不會超過的最大損失值。由風險價值與壓力測試的定義可知,他們分別度量的是不同情況下的風險,風險價值能有效估計正常環(huán)境下資產的損失風險,但當金融市場處于極端價格變動的情形時風險價值就無能為力了,而壓力測試則能有效評估一些小概率極端事件沖擊的影響,它可以對置信度95%以外的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對金融資產損失或金融機構脆弱性影響進行測試。作為風險管理工具,這兩種方法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 本文以商業(yè)銀行零售貸款為例,對壓力測試在銀行中的應用進行研究,試圖構建一個符合我國經濟環(huán)境的有效的壓力測試框架及流程。本文從定量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國內某銀行某分行從2004年3月份到2008年10月的房地產零售項目真實數(shù)據,使用向量自回歸的脈沖函數(shù)及馬爾科夫轉換進行實證研究。一個有效的壓力測試應當是基于循環(huán)的、風險定量以及沖擊強度的研究與分析過程,應是基于沖擊可行集以及沖擊概率的研究與分析過程,應是基于沖擊時間發(fā)生框架的研究與分析過程,應是對信息反饋機制與系統(tǒng)整合進行研究與分析的過程。 完整的壓力測試流程應當包含定義目標,設計壓力測試情景,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壓力測試結果分析五個部分。首先定義目標,從壓力測試模型構建過程進行劃分,壓力測試可分為驅動因子壓力測試和資產組合壓力測試。所謂驅動因子壓力測試是通過事前確定需要分析的風險驅動因子,來分析其極端變化對于銀行所有或者某類資產組合的影響。資產組合壓力測試是先確定銀行的目標資產組合,分析可能的風險驅動因子的變化對其產生的影響。目標定義之后要識別風險因子、并建立壓力測試模型。建立壓力測試模型就是尋找驅動因子和測試目標之間的風險傳導機制,壓力測試模型以統(tǒng)計回歸模型為主,一般分為收集數(shù)據、樣本選擇、變量構造、變量選擇、模型構造、返回檢驗等步驟。壓力測試主要度量極端環(huán)境下的風險狀況,設計壓力情景是壓力測試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壓力情景設計方法可分為歷史情景法和假設情境法(專家情景)。歷史情景法是將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的重大壓力事件明確定義下來,再將該期間各種風險因子的波動情景帶入壓力測試模型,得出該事件之下所產生的承壓項目計算結果,這種方法客觀有說服力,但不能覆蓋歷史上沒有發(fā)生過的情景。假設情境法是基于專家經驗和判斷,對驅動因子的壓力情景進行設定,這種方法結合了當前的經濟環(huán)境,設定的壓力情景具有前瞻性,但主觀性較強,缺乏可以比較的基準。壓力測試的基本結果就是情景分析,即基于壓力測試模型,計算壓力情景下的資產組合的表現(xiàn),反映壓力情景下風險驅動因子與分析目標之間的關系。敏感性分析是針對特定的風險因子的小幅變動分析可能造成的損失。最后要對壓力測試的結果形成完整的分析報告,詳細描述情景的設定過程及假設前提,及壓力情景下的可能結果,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反饋意見。 本文當中所設計的零售貸款項目壓力測試方案采用了向量自回歸模型,使商業(yè)銀行的資產分布轉移概率與宏觀經濟變量因子之間建立聯(lián)立關系,且通過脈沖響應函數(shù)度量在不同的風險沖擊下對資產分布轉移概率的影響,然后將結果通過馬爾科夫轉換成銀行的預期資產分布。方案結合國內外的實踐經驗詳細闡述了壓力測試應該注意的問題并完善了壓力測試的流程,本文在構建壓力測試框架的過程中,盡量以全面為準則,以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來完成。
【圖文】:
所示,,給定單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F832.4;F224
本文編號:2620327
【圖文】:
所示,,給定單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F832.4;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忠永;朱乾宇;;金融穩(wěn)定評估和壓力測試的國際比較與經驗借鑒[J];銀行家;2009年08期
2 周毓萍;孔莉娜;黃彬;;VaR方法在中國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經濟;2006年03期
3 李江;劉麗平;;中國商業(yè)銀行體系信用風險評估——基于宏觀壓力測試的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8年06期
4 蘭可雄;;從大地震看商業(yè)銀行壓力測試和風險緩釋的重要性[J];福建金融;2008年10期
5 劉亞霄;;中小型銀行流動性壓力測試中存在的問題探析[J];北方經貿;2008年11期
6 徐明東;劉曉星;;金融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評估:基于宏觀壓力測試方法的國際比較[J];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02期
7 李娜;李敏;;壓力測試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8 劉萍;田春英;;商業(yè)銀行個人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初探[J];科技與管理;2008年01期
9 上海銀行流動性壓力測試課題組;王景斌;王岍;;商業(yè)銀行流動性壓力測試應用與實證分析[J];上海金融;2008年11期
10 華曉龍;;基于宏觀壓力測試方法的商業(yè)銀行體系信用風險評估[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04期
本文編號:26203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62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