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馬克思的貨幣拜物教理論——以“華爾街的貪婪”為例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強昌文;論當代中國社會法律的價值基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2 任丙強;家庭與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對馬克斯·韋伯觀點的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賀飛,陳世永;傳統(tǒng)文化的解構(gòu)與重建——從文化傳統(tǒng)看中國的現(xiàn)代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張世英;;“后現(xiàn)代主義”對“現(xiàn)代性”的批判與超越[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劉澤君;論法的價值取向[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6 陸自榮,楊鳳娥;“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jié)合”體制的人格基礎[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01期
7 朱林,朱進;知識的道德與知識分子的職業(yè)虔敬[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馮藝遠;;理解:開始與終結(jié)[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王璐;從文化視角透視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10 張義兵;解構(gòu)與整合:網(wǎng)絡發(fā)展對制度化教育的影響[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朱宗震;;孫中山的倫理觀和國家社會主義政策[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崛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翅君;偉大的失敗的英雄——張謇與南通區(qū)域早期現(xiàn)代化[D];蘇州大學;2001年
2 叢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艷國;破與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時期孔子及其學說的歷史命運[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孔晏;政府財政職能模式選擇與稅費改革[D];廈門大學;2001年
6 桂翔;文化交往規(guī)律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7 劉學軍;超越傳統(tǒng)——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8 張軍;人的發(fā)展的歷史形態(tài)及其當代意蘊[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9 張學森;社會主義信念建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10 牛獻忠;人的建設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敏娥;國家財政運行法治化的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2 樊育紅;當代知識管理觀分析[D];蘇州大學;2001年
3 白旭東;現(xiàn)代西方文化的哲學反思與當前主導文化精神的確立[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4 張瑞堂;全球化時代:社會主義文化精神和文化建設[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劉瀟;論我國鄉(xiāng)村土地立法與制度變革[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郭穎悟;腐敗的經(jīng)濟分析[D];鄭州大學;2001年
7 蔣建國;先秦儒家思想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D];湖南大學;2001年
8 趙銀亮;影響東亞經(jīng)濟合作的政治因素[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趙黎;社會變遷中鄉(xiāng)村社會民間法的歷史命運[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10 李瓊;教育技術的變遷與高等教育大眾化[D];湘潭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鳳仙;劉云嘯;劉靖;;貨幣數(shù)量論的淵源和發(fā)展[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1年2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楓;岳華;;虛銀兩之漢口洋例銀[A];湖北錢幣?偟谒钠赱C];2005年
2 曾康霖;;對傳統(tǒng)金融理論模式的再認識——金融與實體經(jīng)濟分離的初步分析[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陳震宇;;關于人民銀行開展績效審計的幾點思考[A];征信: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優(yōu)化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首屆齊魯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Ted Naganawa;如果中國重估貨幣價值[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2 袁東;時間的貨幣價值意味著什么[N];上海證券報;2008年
3 徐翼;美議員再提公平貨幣法案[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4 李力 編譯;人民幣升值超出預期[N];中國貿(mào)易報;2006年
5 威爾鑫投資 楊易君;警惕短期金市暖中有寒[N];中國證券報;2007年
6 李國旺;未來半年,人民幣會突然貶值嗎?[N];上海證券報;2008年
7 丁佩華 上海社科院歐亞所歐亞室主任;盧布升值喜憂參半[N];東方早報;2007年
8 泰信基金研究總監(jiān) 鄧良毅;價值、趨勢和貨幣共同決定股票價格[N];中國證券報;2008年
9 本版編輯 朱斌 王麗娟 劉新宇 呂鮮林;中國匯率制度政策的問題[N];社會科學報;2008年
10 郎楷淳 編譯;美元還要跌多少?[N];國際商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時芬;貨幣價值論[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2 羅天勇;貨幣運動的動力學研究[D];南開大學;2004年
3 喻鑫;我國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聯(lián)結(ji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于學偉;基于需求視角的貨幣競爭力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5 王進富;城市投資品顧客價值評價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魯?shù)捞m;貨幣價值評析及其負價值的消解[D];新疆大學;2011年
2 黃敏娟;商業(yè)銀行公司客戶價值評價模型設計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蔣曉黎;中國商業(yè)銀行零售客戶終身價值發(fā)現(xiàn)與管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4 夏夢迪;人民幣國際化之國力條件分析[D];廣西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753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7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