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yōu)先股制約國有股控權(quán)的制度設計
[Abstract]:The concentra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is the basic feature of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most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but the ownership model is not an efficient corporate operation system. The natural malpractice of the ownership and control system of state-owned equity leads to the serious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the main bodies of listed companies, especially between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between management and shareholders. Multiple contradictions intertwined, detonating the issue of dividend distribution which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Preferred shares separate voting rights from shares, adjust the control structure of the company without changing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the company, restrict the control rights of the major shareholders of the company, and alleviate the negative value effect of the state-owned stock control power from the root. After converting some state-owned shares into preferred shares, state-owned shareholders lose the self-protection barrier of centralized shareholding, so the law must improve the protection level of state-owned shareholders and establish a system centered on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referred shareholders.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博士后流動站;中南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2.291.91;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鈞;;中國上市公司的制度性利益沖突[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2 于瑩;潘林;;優(yōu)先股制度與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以美國風險投資為背景的研究[J];當代法學;2011年04期
3 王欣新;魏現(xiàn)州;;在我國公司法中設置優(yōu)先股制度初探[J];法律適用;2010年10期
4 郭富青;股份公司設置特別股的法律透視[J];河北法學;2002年05期
5 蔣大興;;公司法的政治約束——一種政治解釋的路徑[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5期
6 羅培新;;公司法學研究的法律經(jīng)濟學含義——以公司表決權(quán)規(guī)則為中心[J];法學研究;2006年05期
7 梁上上;;股東表決權(quán):公司所有與公司控制的連接點[J];中國法學;2005年03期
8 鄧輝;;我國上市公司股權(quán)集中模式下的股權(quán)制衡問題——兼議大小非解禁帶來的股權(quán)結(jié)構(gòu)轉(zhuǎn)型契機[J];中國法學;2008年06期
9 任爾昕;;關于我國設置公司種類股的思考[J];中國法學;2010年06期
10 沈朝暉;;公司類別股的立法規(guī)制及修法建議——以類別股股東權(quán)的法律保護機制為中心[J];證券法苑;2011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證監(jiān)會研究中心 黃明 張翔 張冬峰;[N];中國證券報;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艷秋;;美國商事習慣法法源地位及其立法方式研究——以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和《特拉華州公司法》為主要分析范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齊藝瑩;吳憲;;我國國有企業(yè)融資結(jié)構(gòu)變遷與融資模式轉(zhuǎn)變研究[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6期
3 于瑩;;改革開放30年中國商法學研究回顧[J];當代法學;2009年01期
4 馮果;李安安;;投資者革命、股東積極主義與公司法的結(jié)構(gòu)性變革[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5 蔣大興;;公司自治與裁判寬容——新《公司法》視野下的裁判思維[J];法學家;2006年06期
6 鄧峰;;公司利益缺失下的利益沖突規(guī)則——基于法律文本和實踐的反思[J];法學家;2009年04期
7 雷曉冰;;我國股東表決權(quán)信托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法學;2007年01期
8 丁紹寬;;股東會瑕疵決議的效力研究[J];法學;2009年06期
9 吳建斌;;合意原則何以對決多數(shù)決——公司合同理論本土化迷思解析[J];法學;2011年02期
10 劉雁冰;吳小鵬;;股東表決權(quán)訴訟:公司和諧發(fā)展的司法保障[J];法制與社會;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吳建斌;;科斯法律經(jīng)濟學本土化路徑重構(gòu)[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劉文;張照涓;;公司分立中少數(shù)股東權(quán)利救濟之探討[A];中國商法年刊(2006)——合伙與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3 馬建兵;任爾昕;;商法學研究動態(tài)與綜述(2005.04—2006.07)[A];中國商法年刊(2006)——合伙與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4 官欣榮;;商法學研究動態(tài)與綜述(2006.7—2007.9)[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翱;公司法上新股發(fā)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梁天;公司控制權(quán)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王月萍;中小股東權(quán)益保護的制度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王志鵬;上市公司控制權(quán)的法律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12年
5 王旭東;股東參與權(quán)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丁紹寬;公司投票機制的法律經(jīng)濟學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7 侯東德;股東權(quán)的契約解釋[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8 王淅勤;基于公司治理的控股股東隧道行為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9 丁建安;企業(yè)勞動規(guī)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郭世輝;國有股權(quán)結(jié)構(gòu)變革——資本權(quán)力錯配與重置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玉涇;我國司法引入商業(yè)判斷規(guī)則的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徐詩詩;董事信義義務的法律經(jīng)濟學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張立娟;我國軍工企業(yè)發(fā)行優(yōu)先股上市融資問題的探討[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4 鄔化雨;國企民營化過程中金股制度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陳芳;公司治理結(jié)構(gòu)與盈余質(zhì)量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6 靖博;司法能動視角下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賈曼;論我國股東大會網(wǎng)絡表決制度的構(gòu)建[D];吉林大學;2011年
8 周華鋒;論控制股東的信義義務及違信責任[D];吉林大學;2011年
9 何鈴;股東表決權(quán)代理征集法律規(guī)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白云;論我國類別股份制度的不足與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強;;法律、制度與上市公司最佳股權(quán)結(jié)構(gòu)[J];財貿(mào)研究;2008年03期
2 袁錦秀;;優(yōu)先股股權(quán)優(yōu)先及其相關問題透析——以法律為視角[J];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3 陳生;莫名其妙的緊箍咒——談增發(fā)中的“類別股東表決機制”[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04年18期
4 徐劍;;優(yōu)先股法律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8年04期
5 宋偉;胡海洋;;優(yōu)先股相關法律問題透析[J];法治研究;2009年09期
6 牛建波,武立東;公司治理創(chuàng)新:類別股東表決制度[J];管理現(xiàn)代化;2004年03期
7 郭富青;股份公司設置特別股的法律透視[J];河北法學;2002年05期
8 韓靈麗;論類別股東制度的建立[J];河北法學;2005年01期
9 徐強勝;;論股份種類的設置[J];河北法學;2006年09期
10 杜亞軍,周亞平;論股權(quán)結(jié)構(gòu)與公司績效的關系——對中國部分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200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程強;風險投資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尹丹;類別股東大會制度的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2 徐劍;優(yōu)先股股東權(quán)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伯僑,何亦寶;國有股減持的法律反思[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甘培忠;;國有股減持中的政府與市場——國有股減持困境的經(jīng)濟法分析[J];法學家;2002年04期
3 馮潔;關于國有股減持的理論再探討[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4 胡智強;國有股減持中若干立法問題的探討[J];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5 李志強;對中國國有股減持的研究[J];中國司法;2003年01期
6 李靜,陳穎;論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對我國公司法的挑戰(zhàn)[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楊頎;;國有股減持的綜合法律思考[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年02期
8 辛華;;國資委醞釀國有股減持新規(guī)[J];法人雜志;2007年08期
9 聶河軍,李凡;完善國有上市公司治理結(jié)構(gòu)與國有股減持[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10 仝克琪,陶東;國有股減持之規(guī)則分析[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金泉;;國有股減持中的方案設計及其法律事務[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2 劉德強;;國有股減持及其相關法律問題[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3 何其剛;;MBO不當操作的法律風險[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4 彭靜;;從“猴王”事件看《公司法》的修改——談董事的法律地位、任職場所及業(yè)績評定[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5 吳伯慶;何永哲;;論產(chǎn)權(quán)改革的新模式——管理層收購[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業(yè)務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6 金巖;;對實現(xiàn)公司治理結(jié)構(gòu)形式的分析[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7 朱劍鋒;;略論外資并購境內(nèi)企業(yè)的立法完善[A];江蘇省經(jīng)濟法研究會2003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王建平;;上市公司資本的異常法律結(jié)構(gòu)[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井濤;;對上市公司國有股權(quán)轉(zhuǎn)讓的兩點思考[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魏建;張勇;;關于商業(yè)銀行股東監(jiān)管的研究[A];2007年全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曙光;國有股減持需要一個好的法律框架[N];法制日報;2003年
2 張 雁;后續(xù)政策要及時跟上[N];證券日報;2004年
3 巴晶焱;從國美控制權(quán)之爭看公司治理窘境[N];經(jīng)濟參考報;2010年
4 張 雁;面向今后十年發(fā)展[N];證券日報;2004年
5 張曉蘭;新股發(fā)行中國有股減持行為的合法性分析[N];法制日報;2001年
6 李炳安 聶亞珍;強制要約規(guī)則的豁免對象[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7 早報記者 陳其玨;郎咸平建議引進辯方舉證和集體訴訟[N];東方早報;2005年
8 ;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9 本報記者 張良;國美自行組閣三聯(lián)已請示監(jiān)管部門[N];上海證券報;2009年
10 王學政;經(jīng)營者集中及其規(guī)制(二)[N];中國工商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周慧;論公司債信用風險的法律控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吳茂見;國有控股公司治理法律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3 李康;二元股權(quán)結(jié)構(gòu)下公司行為與股東利益的法律經(jīng)濟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鈞;中國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之法律分析[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2 閔仕君;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回購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3 張立福;論中國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4 王能彬;我國國有股減持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叢山;借鑒國外經(jīng)驗發(fā)展中國優(yōu)先股制度的現(xiàn)實意義[D];復旦大學;2011年
6 羅苓寧;國有股減持的法律問題及相應建議[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7 拓小燕;國有股減持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8 艾曉瑩;表決權(quán)信托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李賽男;控制公司對從屬公司債權(quán)人的法律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10 張婧婧;控制股東濫用控制權(quán)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742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7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