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銀保協作路徑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預警機制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signs the index system of credit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ree aspects: early warning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operation ability of loan enterprises, early warning evaluation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early warning evalua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critical value of each factor early warning, the warning setting of the credit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is carried out, and the warning evaluation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to realize the warning judgment and disposal function of the credit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arly warning function of the credit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it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decision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作者單位】: 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1YJC7900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追加)項目(11D10827)
【分類號】:F832.4;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倩;;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預警模型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0年04期
2 蔡四平;顧海峰;;農村中小企業(yè)金融市場的信貸配給問題及治理研究[J];財貿經濟;2011年04期
3 王兆寧;;商業(yè)銀行市場利率風險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4 顧海峰;奚君羊;;金融擔保機構信用風險的生成機理研究[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白保中;宋逢明;朱世武;;Copula函數度量我國商業(yè)銀行資產組合信用風險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6 楊繼光;劉海龍;;商業(yè)銀行組合信用風險經濟資本測度方法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7 顧海峰;;信用擔保機制下金融信貸配給的均衡演變研究[J];求索;2008年01期
8 華曉龍;;基于宏觀壓力測試方法的商業(yè)銀行體系信用風險評估[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04期
9 顧海峰;;中小企業(yè)金融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信貸配給視角下銀保風險協作機制的建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10 吳沖;郭英見;夏晗;;基于模糊積分支持向量機集成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研究[J];運籌與管理;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寧;夏恩君;張慶雷;;基于非對稱GARCH與極值理論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度量模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2 李關政;彭建剛;呂志華;;經濟周期、經濟轉型與企業(yè)系統性信用風險——基于ECTM模型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11年06期
3 成學真;李萍;;基于宏觀壓力測試的銀行體系信用風險評估研究[J];財會通訊;2011年06期
4 傅永燦;張然斌;;貸款擔保的認識誤區(qū)及風險管理措施的改進[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5 杜軍;鄒音;王斐;;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經濟資本配置框架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鄭也夫;;淺析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評估[J];當代經濟;2010年19期
7 顧海峰;;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擔保風險運營的財政支持與內部補償[J];地方財政研究;2009年07期
8 張云;;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的方法論研究——以農行湖北分行為例[J];湖北農村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9 沈理明;;金融危機外部傳導路徑研究——基于VEC模型的宏觀壓力測試框架[J];福建金融;2011年05期
10 顧海峰;;制度性金融創(chuàng)新與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擔保體系發(fā)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黃章樹;喬昕;;基于數據挖掘的機械制造業(yè)上市公司信用評價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顧海峰;;提升我國中小企業(yè)金融擔保行業(yè)運營環(huán)境的對策研究[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顧海峰;;后危機時代中小企業(yè)金融擔保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A];轉型期的中國未來——中國未來研究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目;高技術企業(yè)信用風險影響因素及評價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殷志軍;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機構運行機制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邢勇;巴塞爾資本協議下的銀行風險管理[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胡心瀚;Copula方法在投資組合以及金融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王飛;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非完備性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6 吳有紅;我國商業(yè)銀行安全的評估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王靖國;順周期行為機制下的系統性金融風險:理論與實證分析[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8 劉瓊芳;基于Copula理論的金融時間序列相依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9 周青;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風險管理與度量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10 張佩;中國企業(yè)年金全面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倩;C2C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預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王丹丹;中國城市商業(yè)銀行經營風險的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何典芝;基于獎懲系統的我國商業(yè)銀行內部信用評級仿真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4 劉鈞;經濟資本管理在中國商業(yè)銀行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童嬋;基于商業(yè)銀行視角的“擔保圈”風險管控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劉玉翠;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風險壓力測試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7 游佳敏;供應鏈風險壓力測試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8 鄧麗杰;基于Copula函數的證券市場相關性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張力;商業(yè)銀行風險傳染效應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沈陽;風險價值、宏觀壓力測試與銀行信用風險評估[D];暨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學陶;童晶;;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的實證分析與風險資本計量[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年03期
2 顧海峰;;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風險形成的內在機制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年03期
3 楊繼國;張詩奕;;我國商業(yè)銀行內部治理結構及績效的實證研究[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4 丁欣;國外信用風險評估方法的發(fā)展現狀[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5 蔡四平;張強;羅楊依子;;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一種交易費用理論的解釋[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6 張慶亮;張前程;;中國民間金融利率研究的文獻綜述[J];經濟學動態(tài);2010年03期
7 陳守東;胡錚洋;孔繁利;;Copula函數度量風險價值的Monte Carlo模擬[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2期
8 顧海峰;;功能性金融創(chuàng)新與我國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體系發(fā)展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年12期
9 蘇靜;杜子平;;Copula在商業(yè)銀行組合信用風險度量中的應用[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年05期
10 呂薇;借鑒有益經驗,建立我國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體系[J];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磊;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靜;;商業(yè)銀行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防范模型初探[J];商場現代化;2007年28期
2 汪穎;;基于壓力測試的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實證研究[J];大眾商務;2009年18期
3 程征貴;基于BP神經網絡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預警[J];商場現代化;2005年14期
4 趙晶晶;;物流金融理論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J];金融縱橫;2007年03期
5 賀建風;劉建平;;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的成因分析及控制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7年27期
6 王靜雅;;論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J];現代商業(yè);2007年29期
7 周子元;;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的方法和實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年08期
8 朱峰;;商業(yè)銀行的信用風險及風險管理[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9年08期
9 萬錦虹;;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0年04期
10 何青云;;論我國商業(yè)銀行的信用風險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課題組;沈佩龍;;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體系研究[A];銀行與投資——中國投資學會2005—2006年度獲獎科研課題選編[C];2005年
2 刁欽義;;積極推動征信體系建設 提高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A];征信: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優(yōu)化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首屆齊魯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計劃財務部課題組;王貴亞;;商業(yè)銀行經濟資本與經濟增加值指標管理機制研究[A];銀行與投資——中國投資學會2005—2006年度獲獎科研課題選編[C];2005年
4 吳麗霞;;商業(yè)銀行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3次學術研討會福建師范大學代表論文集[C];2006年
5 張欣;張衛(wèi)平;曹志鵬;;論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風險的監(jiān)督管理[A];經濟、技術與環(huán)境——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錢智;徐小樂;;論產業(yè)轉型對銀行信貸資產的沖擊規(guī)模[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8年
7 李昕;;防范商業(yè)銀行信用危機的法律機制——建立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立法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黎仁華;馬麗莎;;商業(yè)銀行風險預警測度指標的定位分析——基于操作風險導向的審計模式[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9 鹽城市農村金融學會課題組;;監(jiān)管體制改革對商業(yè)銀行業(yè)務經營的影響及對策[A];江蘇省農村金融學會二○○三年度招標課題研究報告匯編[C];2003年
10 趙葆華;孟洪濤;張暉;;淺議商業(yè)銀行增長方式的轉變[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金融支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曉強;規(guī)范關聯交易防范信用風險[N];經濟日報;2004年
2 鐘文倩;信用風險:商業(yè)銀行不變的生死符[N];上海金融報;2005年
3 ;中國銀行業(yè)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N];金融時報;2005年
4 王麗娜;中國內地銀行信用風險上升[N];上海證券報;2007年
5 馬艷紅 徐哲;提高銀行信用策略研究[N];金融時報;2005年
6 周瑋 中國銀行稽核委員會風險稽核專員;建設風險預警體系提升商業(yè)銀行風險管控能力[N];金融時報;2006年
7 柳永明;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的種類與管理[N];中國貿易報;2004年
8 邊捷;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狀況及其成因[N];河北經濟日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李濤;最高“紅色警報”:商業(yè)銀行將啟動分級預警機制[N];第一財經日報;2005年
10 中國工商銀行資金營運部總經理 徐志宏;探討信用風險形成機制 優(yōu)化商業(yè)銀行經營管理[N];金融時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巍巍;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監(jiān)管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董積生;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王占峰;商業(yè)銀行多維度風險管理體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4 黎代福;商業(yè)銀行全面風險管理[D];廈門大學;2006年
5 吳慧強;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D];暨南大學;2006年
6 魏世杰;業(yè)務分散、空間分散與商業(yè)銀行績效[D];南開大學;2010年
7 潘建國;基于非直接損失性的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度量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8 王箭;商業(yè)銀行信貸風險度量及控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9 馮鵬熙;我國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鄒志明;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與價值創(chuàng)造[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春凱;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2 侯俊義;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探析[D];吉林大學;2005年
3 徐海;現階段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4 陳新美;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3年
5 齊菲;廣東發(fā)展銀行客戶信用評級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6 馬琳潔;信用風險對我國商業(yè)銀行效率的影響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7 丁欣;商業(yè)銀行客戶信用風險評估及管理[D];湖南大學;2002年
8 樊曉暉;信用風險測算模型及其在我國商業(yè)銀行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9 王曉玲;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柳琳;國有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制度成因及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4321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3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