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金融論文 >

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影響因素的協(xié)整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8-14 09:04
【摘要】:利用中國1982~2009年的數(shù)據,采用E-G兩步法、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對中國經常項目順差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經常項目差額占GDP的比率與儲蓄率(S/GDP)、凈國外資產占GDP的比率(NFA/GDP)、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GDP)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其中,儲蓄率、投資率對經常項目差額的影響較大,是造成經常項目順差的主要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82 to 2009 in China,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G two-step method and the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 of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to GDP and savings rate (S/GDP), the ratio of net foreign assets to GDP (NFA/GDP), and the ratio of investment to total capital formation. Among them, the savings rate and investment rat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which is the main factor of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青年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跨期消費視角下中國金融發(fā)展程度影響經常項目的動態(tài)路徑研究”(12JYC790251)階段性研究成果 科研基金項目“金融發(fā)展程度視角下的中國經常項目失衡影響因素分析”(11909024)
【分類號】:F832.6;F224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華;盧孔標;;我國國際收支失衡的貿易根源及其對策[J];廣西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2 沈國兵;美中貿易逆差與人民幣匯率:實證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04年06期

3 余永定;覃東海;;中國的雙順差:性質、根源和解決辦法[J];世界經濟;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夢瀅;;中國低消費率現(xiàn)象解讀[J];商場現(xiàn)代化;2009年11期

2 劉興堂;劉軍;;實際有效匯率、儲蓄率和GDP的動態(tài)關系[J];統(tǒng)計與決策;2010年01期

3 袁妙_g;吳濤;;企業(yè)年金與儲蓄關系的實證分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張凱;上官夏夏;;中國居民儲蓄-收入的計量分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年12期

5 胡雅琴;;儲蓄率、投資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tài)相關性研究——基于中國1978-2004年間的數(shù)據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06年05期

6 張穎熙;;區(qū)域金融發(fā)展與金融一體化問題研究——基于中國的實證與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7 楊飛虎;;我國經濟運行中的高投資率問題探討[J];金融與經濟;2007年06期

8 王萌;;儲蓄的變化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及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障礙[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09年15期

9 麥勇;李勇;;1982-2005年中國省域資本流動差異解析[J];中國軟科學;2006年12期

10 姚引妹;;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與儲蓄率變化的時間序列研究[J];統(tǒng)計科學與實踐;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煥波;;有效提高工資收入,促進經濟內外平衡[A];中國與世界年中經濟分析與展望(2010)[C];2010年

2 郭雪松;;全球化與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中國投資分析[A];第六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陳飛翔;黎開顏;;國際收支與中國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A];全球化與中國經濟 創(chuàng)新·發(fā)展·安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6年

4 唐玨嵐;;1982—2005年中國資本管制有效性的實證檢驗[A];全球化與中國經濟 創(chuàng)新·發(fā)展·安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6年

5 羅云毅;;我國固定資本形成率并不算過高——從儲蓄與固定資本形成平衡角度的觀察[A];投資增長速度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楊再貴;;新農保、農民收入與內生增長[A];十二五·新挑戰(zhàn):經濟社會綜合風險管理——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11[C];2011年

7 豆建民;;我國省際資本流動的區(qū)域經濟效應研究[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中)[C];2004年

8 樊綱;;改革體制 發(fā)展現(xiàn)代市場經濟[A];2010年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容匯編[C];2010年

9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動態(tài)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胡玉平;;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綜述[A];2010年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容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馮潔;周小川:有信心走出危機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N];中國經濟導報;2009年

2 交銀施羅德穩(wěn)健配置混合型基金經理 鄭拓;機遇大于挑戰(zhàn)[N];中國證券報;2009年

3 記者 姜欣欣;關于宏觀經濟幾個熱點問題的再認識與新思考[N];金融時報;2009年

4 實習記者  張大超 本報記者 盧曉平;管濤:順差過大增大宏觀調控壓力[N];上海證券報;2006年

5 新華社記者 劉洪;失業(yè)潮下,美國人在掙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6 傅勇;中國式失衡并非“不治之癥”[N];上海金融報;2010年

7 張杰;新浪創(chuàng)新峰會:學者、大腕把脈中國地產業(yè)[N];中國房地產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王虎 支玲琳 整理;既要應對危機,亦要思慮長遠[N];解放日報;2009年

9 記者 楊林;亞洲退休保障準備不足[N];中國保險報;2009年

10 閆立良;周小川:將降低儲蓄率拉動內需[N];商務時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甘小芳;中國經常項目順差成因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張凌潔;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對經常項目順差影響的統(tǒng)計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3 文博;中國經常項目不平衡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4 賈穎;轉型時期中國居民消費分析及宏觀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年

5 孫永勇;社會保障對儲蓄的影響[D];武漢大學;2005年

6 黃偉;基于耐用消費品的經常項目動態(tài)分析[D];復旦大學;2008年

7 劉偉;中國經常項目的變動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8 鄭純雄;中國最優(yōu)儲蓄率的決定及宏觀經濟效應[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9 王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的總體特征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張瓊;我國人口轉型特征及其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D];清華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莎莎;預期壽命對儲蓄率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2年

2 余鵬程;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國私人儲蓄率下降之謎[D];復旦大學;2011年

3 楊琴;中國經常項目持續(xù)順差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4 姜偉;我國最優(yōu)儲蓄率與社會養(yǎng)老保險關系實證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5 張圣醒;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就業(yè)選擇對城鎮(zhèn)居民儲蓄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6 張德勇;人口老齡化影響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幾種途徑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7 唐玲玲;促使我國儲蓄有效轉化為投資的途徑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8 陳雋侃;FDI與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結構互動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9 楊波;利率市場化與我國經濟增長的關系[D];暨南大學;2008年

10 李海洋;人口紅利、雙順差與中國經濟增長[D];浙江財經學院;2013年

,

本文編號:21823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823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788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