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英國的女商販與二手服裝市場的興盛
本文選題:社會轉(zhuǎn)型 + 二手服裝 ; 參考:《歷史教學(xué)(下半月刊)》2015年03期
【摘要】:近代早期英國市場上流通的新服裝數(shù)量相當(dāng)有限,價格也比較昂貴,而二手服裝貿(mào)易隨處可見。作為二手服裝市場中最活躍的一個群體,女商販的服裝回收、翻新和轉(zhuǎn)售活動,觸犯了正規(guī)商人的利益,甚至還夾雜著偷盜行為,因此遭到地方權(quán)威和社會輿論的猛烈抨擊。但是,二手服裝貿(mào)易不但為女商販補貼了家用,對于滿足社會中下層消費者的著裝需求,弱化人們著裝的等級差別也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同時,女商販將成千上萬的家庭與市場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英國消費社會的形成,進而刺激大量新服裝的生產(chǎn),為工業(yè)革命的到來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Abstract]:In the early modern times, the number of new garments in the British market was very limited and the prices were relatively expensive, while the second-hand clothing trade was everywhere. A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groups in the second-hand clothing market, women traders' clothing recovery, renovation and resale activities have violated the interests of formal businessmen, and even mixed with theft behavior, so they have been severely criticized by local authorities and public opinion. However, the second-hand clothing trade not only subsidizes the household for women traders, but also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satisfying the needs of the lower and middle class consumers and weakening the rank difference of people's clothing. At the same time, women traders linked thousands of families to the market, 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British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n stimulated the prod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new clothes, which created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arrival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轉(zhuǎn)型時期英國普通民眾的服飾研究”(11YJC770054)
【分類號】:F416.8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譚賽花;;近代早期英國的二手服裝與大眾消費[J];歷史教學(xué)(下半月刊);201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譚賽花;;近代早期英國的二手服裝與大眾消費[J];歷史教學(xué)(下半月刊);2014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譚賽花;16-18世紀英國的服飾與社會變遷[D];武漢大學(xué);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譚賽花;;16世紀英國抑奢法對服飾的管制[J];世界歷史;2009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智威,萬艷敏;中國服裝市場賣場演變規(guī)律研究[J];中國紡織;2001年07期
2 吳云燕,李美真;開發(fā)銀發(fā)服裝市場勢在必行[J];山東紡織經(jīng)濟;2001年06期
3 ;國內(nèi)服裝市場將呈現(xiàn)八大走勢[J];紡織信息周刊;2001年02期
4 ;2000年國內(nèi)服裝市場銷售特點分析[J];紡織信息周刊;2001年12期
5 石常;;國家質(zhì)檢總局要求堅決取締進口舊服裝市場[J];全國商情(綜合版);2001年32期
6 鐘芳;;老齡及農(nóng)村服裝市場應(yīng)加大開發(fā)力度[J];全國商情(綜合版);2001年Z3期
7 胡喜盈 ,端木正陽;惡性競爭:保暖服裝市場水為何這樣渾?[J];開放潮;2002年02期
8 ;各地圈點[J];領(lǐng)導(dǎo)決策信息;2002年12期
9 韓雪丹;;喜憂參半的漢派服裝——來自武漢服裝市場的調(diào)查與分析[J];企業(yè)導(dǎo)報;2002年07期
10 王禧,陳堯;淺析服裝市場銷售趨勢[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許雯雯;許博;;基于青少年體育運動服裝市場開發(fā)的品牌延伸策略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xué)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2 張永;;基于服裝市場的消費價值研究[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xué)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上海服裝行業(yè)協(xié)會 信息中心;服裝市場銷售額同比上月略有上升[N];中國紡織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蔣永霞;電商攜成本優(yōu)勢沖擊服裝市場[N];中國商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袁遠;國外企業(yè)爭奪中國中檔服裝市場 經(jīng)營“廉價”時尚大有可為[N];中國貿(mào)易報;2013年
4 中華全國商業(yè)信息中心、諾維盟資訊;2005上半年中國服裝市場全景圖(上)[N];中國紡織報;2005年
5 皓月;服裝市場幾大趨勢[N];吉林日報;2000年
6 楊琴;深圳服裝市場“韓流”再次涌動[N];中國紡織報;2006年
7 楊聯(lián)民;上海城區(qū)最大服裝市場成立商會[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8 吳優(yōu);上海七浦路市場的“改革開放30周年”[N];中國服飾報;2008年
9 信宣;質(zhì)檢部門取締多個非法入境舊服裝市場[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1年
10 廣州站 李亮;廣州服裝市場黃金周新添“龍頭”[N];中國服飾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楊小青;濟南濼口服裝市場空間擴展及其影響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xué);2014年
2 王靖;世界服裝市場對中國服裝產(chǎn)業(yè)的依賴[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2年
3 董妍;基于B2C的我國服裝市場的營銷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xué);2012年
4 趙丹;中性化服裝的興起及其消費市場的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xué);2008年
,本文編號:2053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05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