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yè)結構對煤炭消費的影響及實證分析——基于可變參數狀態(tài)空間模型的動態(tài)研究
本文選題:煤炭消費 + 產業(yè)結構。 參考:《工業(yè)技術經濟》2015年05期
【摘要】:通過協(xié)整檢驗和狀態(tài)空間模型等方法對產業(yè)結構和煤炭消費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論表明,產業(yè)結構和煤炭消費之間存在著協(xié)整關系,表明兩者之間有長期均衡關系,第二產業(yè)對煤炭消費的拉動力度要明顯大于第三產業(yè)對煤炭消費的影響,存在產業(yè)結構到煤炭消費的單向Granger因果關系。從方差分解結果可以看出,煤炭消費自身的貢獻率逐步減退,第一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對煤炭消費的影響逐步提高,隨后該影響逐步下降并趨于平穩(wěn)。從狀態(tài)空間模型來看,第一產業(yè)對煤炭消費的影響基本上負影響。第二產業(yè)對煤炭消費的邊際影響自1986年之后持續(xù)增長,顯示出第二產業(yè)對煤炭消費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而第三產業(yè)對煤炭消費的邊際影響自1986年之后呈下降趨勢。這說明,煤炭消費主要還是依靠第二產業(yè)的發(fā)展,如果進行相應的產業(yè)調整和結構優(yōu)化升級改造,那么煤炭消費量會呈現(xiàn)下降趨勢或者增幅有所下降,有利于國家的能源消費的轉型升級和低碳經濟發(fā)展。
[Abstract]:An empirical study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al consumption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cointegration test and state space model.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al consump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second industry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coal consumption than the tertiary industry on coal consumption. There is a one-way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al consumption. From the result of variance decomposi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oal consumption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and the third industry on coal consumption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n the influence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tends to stead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ate space model, the influence of primary industry on coal consumption is basically negative. The marginal influence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on the coal consump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since 1986, which shows that the second industry has a very obvious pull effect on the coal consumption, while the marginal influenc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on the coal consumption has been decreasing since 1986. This shows that coal consump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f the corresponding industrial adjustment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re carried out, then the coal consumption will show a downward trend or a decrease in growth.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s energy consump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神華科學技術研究院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
【基金】:世界煤炭協(xié)會(Word Coal Association,WCA)和神華集團國際合作研究項目——2013年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之重大宏觀戰(zhàn)略研究課題“未來世界煤炭工業(yè)發(fā)展趨勢研究”(項目編號:SHGF-13-9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121.3;F426.21;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閆笑非;杜秀芳;;中國能源消費與產業(yè)結構變化關系的實證研究[J];改革與戰(zhàn)略;2009年02期
2 郭志軍;李飛;覃巍;;中國產業(yè)結構變動對能源消費影響的協(xié)整分析[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7年11期
3 王韶華;;基于低碳經濟的能源結構和產業(yè)結構協(xié)調度評價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13年10期
4 張麗峰;;中國經濟增長、產業(yè)結構對能源消費影響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8年05期
5 尹碩;張耀輝;燕景;;中國產業(yè)結構、能源效率與能源消費的動態(tài)關系——基于協(xié)整與VECM的實證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4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夏青;吳添祖;歐陽仲健;;中國產業(yè)結構對能源利用效率影響研究[J];北方經濟;2008年20期
2 楊惠賢;王嵐;古華;;陜西產業(yè)發(fā)展與能源消費的關聯(lián)度分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王霄;屈小娥;;中國制造業(yè)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制造業(yè)28個行業(yè)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10年02期
4 "我國經濟結構與能源消費結構的研究"課題組;魯玲;;我國經濟結構與能源消費結構的研究[J];調研世界;2011年05期
5 邵興軍;田立新;;能源強度直接效應、間接效應與影響路徑的實證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11年07期
6 楊杰;葉小榕;宋馬林;;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我國物流業(yè)能源效率研究[J];粵港澳市場與價格;2009年10期
7 楊杰;宋馬林;;我國能源效率全要素生產率分解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陳燕;;淺議中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北方經貿;2010年01期
9 周密;劉偉;;我國能源產業(yè)與產業(yè)結構相關性探討[J];改革與戰(zhàn)略;2008年11期
10 李從容;祝翠華;;我國技術創(chuàng)新對就業(yè)彈性影響的實證分析[J];改革與戰(zhàn)略;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晶;李銘祿;陳安;;我國工業(yè)能源生產率變動影響分析[A];第六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祺志;我國工業(yè)能耗強度變動與節(jié)能路徑選擇[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張琳;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3 彭遠新;能源消費與經濟發(fā)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董鋒;中國能源效率及能耗問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5 周明磊;我國能源消費與產業(yè)結構相關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郎春雷;中國地區(qū)間能源消費差異的實證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年
7 程淑佳;世界原油貿易空間格局演進與中國原油進口空間格局優(yōu)化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邵興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下的能源強度及能源回彈效應變化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9 郭琪;公眾節(jié)能行為的經濟分析及政策引導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10 田志勇;雙重結構對單位GDP能耗的影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松濤;山東省結構節(jié)能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張昆;我國沿海地區(qū)電能利用效率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3 蔡蓉粵;產業(yè)結構調整對能源消費影響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范麗波;新疆重工業(yè)化與能源強度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年
5 楊洪晶;中國產業(yè)結構變動對能源消費影響的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6 王勝;中國能源效率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7 楊保華;江西省能源、經濟與環(huán)境耦合協(xié)調關系的計量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8 李慢;湖南省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減物質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9 夏奔;寧波市產業(yè)結構演變及效應研究[D];寧波大學;2009年
10 慈強;基于碳減排視角的中部六省低碳經濟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慶一;中國的能源效率及國際比較[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05年06期
2 師博;;能源消費、結構突變與中國經濟增長:1952-2005[J];當代經濟科學;2007年05期
3 劉紅光;劉衛(wèi)東;;中國工業(yè)燃燒能源導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J];地理科學進展;2009年02期
4 張曉東,池天河;90年代中國省級區(qū)域經濟與環(huán)境協(xié)調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5 韓智勇,魏一鳴,焦建玲,范英,張九天;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協(xié)整性與因果關系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04年12期
6 史丹;結構變動是影響我國能源消費的主要因素[J];中國工業(yè)經濟;1999年11期
7 吳巧生,成金華,王華;中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能源消費變動——基于計量模型的實證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5年04期
8 鮑健強;苗陽;陳鋒;;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8年04期
9 張麗峰;;我國產業(yè)結構、能源結構和碳排放關系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1年05期
10 王慶一;;我國能源密集產品單位能耗的國際比較及啟示[J];國際石油經濟;2006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呂潭華;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炎濤;李偉;;中國煤炭消費和經濟增長的因果關系研究[J];資源與產業(yè);2007年01期
2 艾德春;韓可琦;;從煤炭消費波動規(guī)律測算“十一五”末我國煤炭消費趨勢[J];煤炭經濟研究;2008年02期
3 朱博智;楊萬華;;中國煤炭消費和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張興平;趙旭;顧蕊;;我國煤炭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多變量協(xié)整分析[J];煤炭學報;2008年06期
5 張學達;;中國煤炭消費和經濟增長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S2期
6 周國富;楊加寧;;煤炭消費、經濟增長與廢氣排放:基于中國的實證研究[J];統(tǒng)計教育;2008年11期
7 張兆響;廖先玲;王曉松;宋曉倩;;基于協(xié)整關系的中國區(qū)域煤炭消費與經濟增長比較研究[J];資源科學;2009年06期
8 徐靜;吳一丁;;新疆煤炭消費變化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論壇;2009年12期
9 段毅;;中國煤炭消費與重工業(yè)發(fā)展關系的動態(tài)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09年12期
10 張意翔;胡樝;;中國煤炭消費機制研究:1993-2007[J];理論月刊;201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鴻皆;黃農;張忠新;;福建省煤炭消費現(xiàn)狀及資源可供性分析[A];福建省煤炭資源可供性研討會專輯[C];2005年
2 ;我國2015年煤炭消費比重將比2010年下降5%[A];《電站信息》2012年第12期[C];2012年
3 ;第6章 煤炭消費[A];2009中國煤炭工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9年
4 ;中國煤炭業(yè)“供大于求”,暴利時代或將終結[A];《電站信息》2012年第10期[C];2012年
5 茍少梅;;烏魯木齊煤炭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時空分析[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專題研究報告之一:山西煤炭工業(yè)中長期發(fā)展研究[A];2004中國生產力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賈科華;煤炭消費應向電力行業(yè)集中[N];中國能源報;2013年
2 董方卓;我國煤炭消費增速回落[N];中國礦業(yè)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2006年煤炭消費增速高達14%[N];安徽經濟報;2007年
4 見習記者劉瑩;煤炭消費占比到2017年低于65%[N];中國電力報;2013年
5 王圣 國電環(huán)境保護研究院;再論我國煤炭消費結構[N];中國電力報;2013年
6 劉桂春;河北減煤壓鋼“責任到市”[N];中國冶金報;2013年
7 記者 張麗莉 通訊員 石勝杰 馬寧寧;市發(fā)改委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消減煤炭消費[N];承德日報;2013年
8 通訊員 石勝杰 馬寧寧;承德市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消減煤炭消費[N];河北經濟日報;2013年
9 記者 于祥明;煤炭消費要設天花板[N];上海證券報;2014年
10 記者 陳煒偉 趙超;我國將力爭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降到62%以內[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予紅;煤炭消費預測與溫室氣體減排途徑和對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陳剛;我國區(qū)域間煤炭消費效率分析[D];西南科技大學;2013年
2 薛冰;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煤炭消費與影響因素的關系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3年
3 陳遠峰;江蘇省煤炭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時空差異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4 茹海燕;煤炭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呂明;中國煤炭消費預測模型研究與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68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96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