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國制造業(yè)之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qū)(FTA)建設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2-30 15:43
本文關鍵詞:中日韓三國制造業(yè)之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qū)(FTA)建設的影響 出處:《遼寧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中日韓 自由貿易區(qū)(FTA) 競爭性 互補性 突破口
【摘要】:上世紀后半葉以來,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如雨后春筍,迅速向全世界范圍蔓延,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從發(fā)達的歐美國家到落后的亞非拉國家,均建立起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自由貿易區(qū)。而聚焦東亞,現(xiàn)已今非昔比。往日的領頭雁日本難再獨占鰲頭,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也已步入發(fā)達國家行列,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tài),不斷續(xù)寫著輝煌,現(xiàn)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家。截至2011年12月底,中日韓三國貿易總量合占世界總量的三成以上。由此可見,中日韓三國的FTA一旦建成,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并且深遠的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甚至會因此而發(fā)生改變。但是,,盡管中日韓三國之間投資額和貿易額不斷攀升,相互之間的依賴度不斷增強,但是中日韓FTA的建設推進的卻并不順利。隨著日本的停滯和中韓的崛起,曾經的互補性產業(yè)逐漸開始向競爭性轉變,三國均在以出口為導向的政策指引下,為爭取有限的資源,出現(xiàn)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增多,遲遲難以妥善解決的歷史和領土爭端問題,和美國等外來勢力的攪局,以上因素共同導致中日韓FTA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因此找到中日韓自由貿易區(qū)的契合點和突破口,全面地掌控東亞各國間的經貿關系,有助于加強彼此合作,開創(chuàng)共贏局面。本文首先闡述了自由貿易區(qū)的相關理論,其次列舉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qū)的當前發(fā)展情況,面對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預測了可能產生的效果和影響;隨后運用競爭性和互補性相關理論對中日韓三國制造業(yè)數據進行分析整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最終找出中日韓FTA建設的突破口;最后本篇論文認真分析研究了基于中日韓自由貿易區(qū)目前面對的困境和挑戰(zhàn),如何加強合作,逐步掃除阻礙等因素,提出了促進FTA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解決方法和政策建議。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752.7;F414;F4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楊偉文;黃圣平;;中日貿易互補性研究——基于制造業(yè)的實證分析[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7年11期
2 關雪凌;肖平;;中日貿易的比較優(yōu)勢與互補性分析[J];現(xiàn)代日本經濟;2008年05期
3 曹宏成;;世界經濟失衡是否意味著美國的衰退?[J];新金融;2008年03期
4 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論與日本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對“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J];亞太經濟;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13556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5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