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社會公益參與產(chǎn)業(yè)精準扶貧的政策工具創(chuàng)新
【文章目錄】:
一、問題提出:社會公益參與精準扶貧政策工具的現(xiàn)實需求與實現(xiàn)困難
(一) 理論困境:志愿性政策工具的固有缺陷
(二) 現(xiàn)實難題:社會公益分散性與扶貧產(chǎn)業(yè)精準性之間的鴻溝
二、理論基礎:社會公益參與產(chǎn)業(yè)精準扶貧政策工具透析
(一) 社會公益參與產(chǎn)業(yè)精準扶貧政策工具的界定
(二) 社會公益參與產(chǎn)業(yè)精準扶貧政策工具的實現(xiàn)方式
(三) 社會公益參與產(chǎn)業(yè)精準扶貧政策工具的優(yōu)勢和劣勢
三、個案研究:“社會公益+精準扶貧”的“馬蘭實驗”
(一) 緣起:“社會公益+精準扶貧”的行動之因
(二) 產(chǎn)業(yè)+項目:“社會公益+精準扶貧”的豐碩成果
(三) 共建共治共享:社會公益組織精準產(chǎn)業(yè)扶貧的獨特運行機制
四、擴展分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公益參與精準扶貧政策工具
(一) 通過共建共治共享的政策工具, 充分引導和發(fā)揮各方力量參與扶貧事業(yè), 建立精準高效的扶貧共同體
(二) 通過共建共治共享的政策工具, 彌補政府和市場不足并克服第三部門志愿失靈, 實現(xiàn)扶貧資源的有效配置
(三) 通過共建共治共享的政策工具, 確保產(chǎn)業(yè)發(fā)展和扶智扶志相結合, 確立合理激勵制度和分配機制以吸納小農(nóng)戶深度融入
五、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潘修華;孫玉明;;我國志愿服務中的“失靈現(xiàn)象”探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2 馬海韻;;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理論基礎和現(xiàn)實優(yōu)勢[J];行政論壇;2011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翊同;薩拉蒙志愿失靈理論視角下的新疆K市志愿服務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立;;論大學生志愿者在公益活動中的流動性——以“心苑走近北苑流動兒童”項目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07期
2 馬海韻;;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非營利組織的功能定位——主體體系視角下的分析[J];行政論壇;2014年06期
3 王瑞妮;;NGO參與多元協(xié)作式公共危機治理的阻滯因素與實現(xiàn)策略[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22期
4 趙軍鋒;金太軍;;論非政府組織參與危機管理的演化邏輯——基于治理網(wǎng)絡的視角[J];學術界;2013年08期
5 王小英;;旅游景區(qū)管理引進NGO運作機制的設想[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3年2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常麗娟;沈陽非營利組織志愿服務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冉亞輝;;公民道德教育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作用[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 潘修華;符敏霞;施蓉;沈玲潔;;江海志愿者組織活動調(diào)查報告[J];社團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3 福建社會科學院課題組;黎昕;許維勤;;深化社會志愿服務活動的若干思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7期
4 陳曉春;劉青雅;;公共危機治理中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互動關系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徐守振;;地震災難觸發(fā)中國NGO發(fā)展新命題[J];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08年30期
6 文傳;;民間力量在救災中的三大亮點[J];中國減災;2008年06期
7 胡德平;;志愿失靈:組織理論視角的分析與治理[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7年02期
8 任勇;;多元主義、法團主義、網(wǎng)絡主義:政策過程研究中的三個理論范式[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1期
9 虞維華;;從“志愿失靈”到危機:薩拉蒙非營利組織研究疏議[J];行政論壇;2006年02期
10 張健;;淺析治理理論及其中國化的路徑選擇[J];市場論壇;2006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牛雅林;當代中國志愿服務現(xiàn)狀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2 田紅靜;探究現(xiàn)代慈善理念培育的途徑[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3 田新臣;盤錦市青年志愿者服務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4 柯靜;廣州市志愿服務失靈的治理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顧敏燕;上海志愿服務中的志愿失靈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金晶;中國志愿者組織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功能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國兵;;對公共政策工具五大主題的理論反思[J];理論探討;2008年06期
2 向玉瓊;;超越公共政策的共識追求[J];學海;2016年03期
3 趙鳳萍;宋前萍;;慈善總會參與精準扶貧的問題與機制完善研究——以Z市慈善總會為例[J];行政科學論壇;2018年11期
4 張小進;;社會公益合作供給:概念、模式與制度選擇[J];甘肅理論學刊;2012年01期
5 茍歡;;老齡化視角下的地方政策工具:選擇與運用——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qū)政府購買居家養(yǎng)老服務為視點[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3年12期
6 張小進;;社會公益合作供給:研究綜述與理論建構[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7 吳法;論影響政策工具有效選擇的因素[J];行政論壇;2004年04期
8 回麗君;;精準扶貧在基層政府實施困境的研究——以河北省X鎮(zhèn)為例[J];長江叢刊;2018年30期
9 劉同昌;宋培常;呂麗艷;陳漢忠;;培育社會組織 促進社區(qū)和諧——以青島市八大湖和諧社區(qū)促進會為例[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10 李玲玲;;論政策工具與公共行政[J];理論探討;200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梁興美;精準扶貧背景下縣級政府的行為研究[D];湖北省社會科學院;2018年
2 劉軍偉;社會公益供給的動力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李伊惠;社會組織參與國家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湘潭大學;2017年
4 戶瑾;中國政策工具選擇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839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8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