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補貼政策創(chuàng)新研究
本文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補貼政策創(chuàng)新研究 出處:《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7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是我國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之一,是解決環(huán)境污染和能源危機的重要方式.目前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補貼政策主要集中在需求側,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調整補貼政策,有利于促進汽車產業(yè)結構調整和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本文考慮將國家財政補貼調整為向企業(yè)提供,并設計產業(yè)內補貼,兩種補貼同時實施。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將補貼調整為向生產企業(yè)提供,也能起到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促進作用;兩種補貼同時采用,一方面可以激勵傳統(tǒng)汽車制造企業(yè)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促進產業(yè)升級,另一方面可以激勵新進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yè)加大投入,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另外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行業(yè)內補貼會逐漸消失,具有良好的退出機制。
[Abstract]: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s one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 At present, the subsidy polic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demand si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reform", adjusting the subsidy policy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djusting the subsidies to supply to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can also promote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Two kinds of subsidies can be used simultaneously, on the one hand, it can stimulate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vehicles,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encourage the newly enter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addi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intra-industry subsidies will gradually disappear and have a good exit mechanism.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蘭州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科技部創(chuàng)新方法工作專項項目(2013IM030600) 科技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專項(ZLY2015108) 江蘇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BR2014095)~~
【分類號】:F426.471;F812.45
【正文快照】: 中文弓丨用格式:馬亮,仲偉俊,梅姝娥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補貼政策創(chuàng)新研究[ji.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7,37(9):2279-2288.英文引用格式:Ma L,Zhong W J,Mei S E.An innovative research on subsidy policies in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underthe backg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柳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及其政策支持[J];汽車工程師;2010年07期
2 胡其穎;;解讀德國“國家電動交通工具發(fā)展計劃”以及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借鑒[J];可再生能源;2010年05期
3 陳柳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及其政策支持[J];北京汽車;2010年05期
4 姚占輝;;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困境分析及對策[J];汽車工業(yè)研究;2010年12期
5 郭琨q;;關于吉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政策分析[J];知識經濟;2011年19期
6 高菊珍;;關于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的思考[J];上海汽車;2011年12期
7 馬春梅;;從國外的經驗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yè)化發(fā)展[J];學術交流;2011年12期
8 魏云逸;李維剛;;發(fā)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對策研究[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2年06期
9 倪天鹿;;淺析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市場競爭力[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年01期
10 饒亮;;論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政;趙飛;;基于目標導向差異的中美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比較研究——以中國武漢和美國加州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為例[A];第九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胡建;;新能源在車輛工程中的運用[A];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胡信國;楊春巍;劉建生;;新能源汽車電池工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A];第二十八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朱征洪;任廣耀;;科技傳播創(chuàng)新的概念要清晰準確——以“新能源汽車”為例[A];安徽首屆科普產業(yè)博士科技論壇——暨社區(qū)科技傳播體系與平臺建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5 王志洪;;新能源汽車技術狀況評價與保持技術研究[A];2012重慶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張玉盟;趙瑞廣;張文;;濟寧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戰(zhàn)略與對策[A];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與科技支撐——2012年山東省科協(xié)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羅黨;張敬;;基于灰色多層次評價方法的河南新能源汽車項目風險評價[A];第19屆灰色系統(tǒng)全國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石紅波;許玉平;;綠色技術視閾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分析:基于山東威海的調查研究[A];第七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陳俊;;新能源汽車動力源及未來發(fā)展方向[A];綠色制造與低碳經濟——2010年海南省機械工程學會、海南省機械工業(yè)質量管理協(xié)會“年會”暨機械工程科技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劉毅;;我國新能源汽車標準化體系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海楠;汽車新補貼政策的“糾結”[N];中國經濟時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周開平;新能源補貼政策“兩會”后出臺:中央地方補貼大博弈[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
3 本報記者 孫善臣;汽車補貼政策應集中發(fā)力[N];中國政府采購報;2013年
4 陳志杰;混合動力或受益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調[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李衛(wèi)衛(wèi);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出 或可加速節(jié)能技術推廣[N];現(xiàn)代物流報;2013年
6 實習記者 謝育辰;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效果被質疑[N];中國企業(yè)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明慧;補貼政策將引發(fā)新能源汽車投融資熱潮[N];中國改革報;2013年
8 ;湖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及方案[N];湖南日報;2014年
9 本報記者 周開平;充電設施補貼政策待出:新能源汽車要體系性推廣[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
10 駐日本使館經商處 李璋發(fā);補貼政策結束日汽車生產下滑[N];國際商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東華;促進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財稅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肖天奇;基于在線算法的新能源汽車賃購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鄭樂怡;XHDZ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業(yè)務的差異化戰(zhàn)略專案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5年
4 黨相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5 王凱;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設計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譚倩;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驅動力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7 崔天宇;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8 徐飛;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年
9 趙國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創(chuàng)新政策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10 劉騰飛;北京消費者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3689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36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