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流動、匯改與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價差——基于泰勒規(guī)則與TVP-SV-VAR模型的實證研究
【部分圖文】:
為了更好地研究資本流動及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對匯差的影響,本文選取了四個時間點,分別為2011年10月、2013年3月、2015年3月與2017年10月。其中2011年10月表示資本流入且未進行三次匯改;2013年3月表示資本流入且進行了第一次匯改;2015年3月表示資本流出且進行了第二次匯改;2017年10月表示資本流出且進行了第三次匯改。這四個時間點下的脈沖響應如圖3所示。εCF→Diff表示國際資本流動對匯差的沖擊。在這四個時間點上,國際資本流動沖擊均會導致匯差增加。其中2011年10月與2013年3月代表了資本流入,2015年3月與2017年10月代表了資本流出,可見無論是資本流入還是資本流出的增加,都會對匯差產(chǎn)生正向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前三個時點,2017年10月國際資本流動沖擊對匯差的影響是最大的,這正是由于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進行以及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推進,強化了國際資本流動對匯率的影響。從其變動趨勢看,在這四個時間點上,國際資本流動對匯差的沖擊效應均隨著時間的滯后而不斷衰減。其中,2017年10月的沖擊效應下降速度最快,原因在于,“8?11”匯改后人民幣匯率更多交由市場決定,因此在岸匯率會對資本流動的變化更快地做出反應,它與離岸匯率之間的差異可以在更短時間內(nèi)縮小。
圖1描述了從2010年8月到2019年9月資本流動與匯差的變動,其中曲線代表資本流動,縱坐標軸在左側(cè);柱形代表匯差,縱坐標軸在右側(cè);三條豎線代表了三次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分別為2012年4月1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空間擴大至1%、2014年3月1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擴大至2%、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擴大至3%。從圖中可知,資本流動與匯差的變化高度相關(guān),同時,在匯改前后匯差的變動也非常明顯,所以資本流動與匯率制度改革很有可能會對匯差產(chǎn)生顯著影響。當匯差過大,會造成國際投機資本沖擊并從中獲利,從而延緩離岸市場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最終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因此,在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有必要研究資本流動與匯率制度改革等因素對匯差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二、文獻綜述
本文設(shè)定預測長度h=1,3,6(分別代表短期、中期和長期),用來刻畫不同時期下的脈沖響應走勢,其結(jié)果如圖2所示。國際資本流動沖擊會導致匯差增加(εCF→Diff)。匯差對國際資本流動沖擊的短、中、長期響應在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均呈現(xiàn)緩慢下降的趨勢;在2015年1月后,短期響應處于相對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中長期響應則直到2017年7月仍呈現(xiàn)下降趨勢,之后逐漸回升。事實上,在2013年初,我國資本流動的方向開始由資本流入轉(zhuǎn)為資本流出(圖1),尤其是從2014年年末開始,資本流出現(xiàn)象日益嚴重,2015年中國的資本凈流出高達4894億美元,2016年的資本凈流出仍然達到了2727億美元(葛奇,2017)[22],直到2017年資本流出壓力才相對減弱?梢钥闯,匯差對國際資本流動沖擊的響應處于相對低點的2014年年初以及2017年中期,均是資本流動相對較低的時期,尤其是2014年年初響應曲線先下降后上升,伴隨著的是資本流入快速下降,轉(zhuǎn)為資本流出快速上升的時期。因此,無論是資本流入還是資本流出,均會對匯差產(chǎn)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來,雖然資本流動較為平穩(wěn),但是短、中期響應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這可能與我國放寬資本流動限制、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舉措有一定關(guān)系。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凱威;李亞杰;;購買力平價對人民幣匯率的適用性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馬杰;關(guān)于人民幣匯率決定的實證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04年11期
3 唐彬文;左相國;;影響人民幣匯率因素的相關(guān)性分析[J];金融經(jīng)濟;2007年08期
4 魏巍賢;人民幣匯率的穩(wěn)定機制及其動態(tài)過程(Ⅱ)——實證分析[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1999年08期
5 秦宛順;季景玉;;人民幣匯率調(diào)整對我國外貿(mào)影響分析[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shù)經(jīng)濟研究;1992年02期
6 張玉婷;;人民幣匯率對中國出口貿(mào)易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柳曉霞;尤文濤;;人民幣匯率決定的簡單模型及實證分析[J];廣東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8 吳駿;王志強;;對人民幣匯率實證分析[J];中國經(jīng)濟問題;2000年01期
9 朱孟楠;嚴佳佳;;人民幣匯率波動:測算及國際比較[J];國際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10 賈曉惠;;匯改后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非線性特征研究——基于自激勵門限自回歸SETAR-GARCH模型[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3年0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航;基于非線性GARCH模型的人民幣匯率波動實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章維;基于GARCH類模型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實證研究[D];武漢大學;2019年
3 蘇輝;基于MS-GARCH模型的人民幣匯率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7年
4 黃娟;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與非線性動態(tài)調(diào)整的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8年
5 常彪;人民幣匯率與利率聯(lián)動機制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1年
6 肖紫瓊;基于時間序列模型的歐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趨勢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7 李翠翠;人民幣匯率的Balassa-Samuelson效應驗證及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余從柏;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微觀基礎(chǔ)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9 李文;人民幣匯率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0年
10 張琢;人民幣匯率波動與中國A股價格的關(guān)系[D];暨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73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287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