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國人的旅行觀及其嬗變——以《旅行雜志》為對象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8-13 00:49
旅行觀,是人們對旅行的功能、價值、目的等的認知與觀點的集合。它既反映了特定的社會思想文化,又指導著旅行的實踐及書寫?偟膩碚f,中國近代以來的旅行觀,是在傳統(tǒng)個人中心型旅行觀基礎上發(fā)展嬗變的。清末民初,在國族主義思潮的浸潤下,旅行被視為建構民族國家、實現(xiàn)國家復興的途徑,旅行的動機與目的皆出于對國家的關懷,從而形成國族主義旅行觀,并在抗戰(zhàn)時期得到普遍踐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國人旅行觀再次發(fā)生嬗變,旅行的政治化日益加深,旅行成為政治實踐的途徑與工具,旅行的價值、意義等皆取決于它與政治結合的緊密程度,可稱為政治主導型旅行觀。
【文章來源】: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47(03)CSSCI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個人中心型旅行觀在近代的延續(xù)
二、國族主義旅行觀的興起
(一) 旅行事業(yè)可吸納資金, 發(fā)展經濟民生。
(二) 旅行可促進跨文化交流, 解除各方隔閡。
(三) 旅行可體察國內外時情, 為國家建設提供參考。
三、政治主導型旅行觀及其內容
(一) 旅行需發(fā)揮文教功能, 促進思想改造
(二) 旅行要配合社會運動
(三) 旅行要為人民服務, 為國家建設服務
四、結語
本文編號:3339400
【文章來源】: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47(03)CSSCI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個人中心型旅行觀在近代的延續(xù)
二、國族主義旅行觀的興起
(一) 旅行事業(yè)可吸納資金, 發(fā)展經濟民生。
(二) 旅行可促進跨文化交流, 解除各方隔閡。
(三) 旅行可體察國內外時情, 為國家建設提供參考。
三、政治主導型旅行觀及其內容
(一) 旅行需發(fā)揮文教功能, 促進思想改造
(二) 旅行要配合社會運動
(三) 旅行要為人民服務, 為國家建設服務
四、結語
本文編號:33394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guanqikan/nandahexincssci/33394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