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研究生教育國際化之“和而不同”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harmony but differ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holds that only by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harmony but difference", we can find the balance point betwe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nly by properly handl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general and characteristic, modern and traditional, and establishing a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the level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 be really promoted.
【作者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
【分類號】:G6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呂福軍,高漢運;和而不同: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選擇[J];教育與現(xiàn)代化;2005年02期
2 彭擁軍;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與本土化[J];大學教育科學;2004年04期
3 韓延明;大學教育國際化與民族化的辨證關系[J];中國成人教育;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益民;從我院研究生教育現(xiàn)狀看研究生教育的發(fā)展[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顏曉莉,李方偉;對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zhì)量的思考[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于秀娟;;研究生教育的規(guī)模擴張與質(zhì)量提升[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4 黃飛躍,黃松平,馮博學,沈偉國;培養(yǎng)模式改革是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和質(zhì)量同步發(fā)展的必然要求[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6期
5 范玫,池進;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之管見[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6期
6 徐瑞君;入世"與農(nóng)科研究生教育改革[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2年12期
7 李冬梅;曲麗華;常麗萍;王濤;;農(nóng)業(yè)推廣碩士教育質(zhì)量影響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6年06期
8 張小彬,陳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信息化系統(tǒng)初探[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9 方千華,黃漢升;從培養(yǎng)方案探討我國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特征[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劉亞瓊,張世紅,孟祥書,王鋒;對地方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質(zhì)量的思考[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0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潔;我國研究生事務管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羅文標;基于知識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3 鄧光平;我國專業(yè)學位設置的政策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偉連;研究生教育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及提升途徑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2 段麗;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3 鄭碧群;中國高校發(fā)展留學生教育和泰中合作漢語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4 趙軍;研究生教育思想范疇論[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5 文大為;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評估體系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D];中南大學;2003年
6 陳科;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陳萍;貴州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的思考[D];貴州大學;2005年
8 涂俊才;我國高等學校農(nóng)科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9 楊溪;教育部直屬高校研究生收費標準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10 張海英;我國專業(yè)學位教育發(fā)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文紅,朱月娥;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04期
2 薛天祥;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9期
3 歐陽玉;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0年01期
4 陳昌貴;國際合作:高等學校的第四職能——兼論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5 楊銳;對當代世界全球化特征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影響的批判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6 劉道玉;;大學教育國際化的選擇與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陳剛,李林河;對文化全球化與本土化關系的辯證思考[J];江淮論壇;2000年05期
8 黃曉紅;90年代以來我國高教國際化研究述評[J];江蘇高教;2000年05期
9 張壽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十個基本問題[J];大學教育科學;2003年03期
10 方紅;周鴻敏;;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特點與趨勢[J];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茶世俊;陳學飛;;中國研究生教育制度漸進變遷(1978-2003)[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田聯(lián)進;;美國研究生教育制度國家特征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9年05期
3 李春生;淺談蘇聯(lián)的研究生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1987年01期
4 周國韜;8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J];吉林教育科學;1994年08期
5 關松林;日本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狀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02期
6 汪愛勤;李謹革;;軍醫(yī)大學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問題初探[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6年10期
7 李穎;;日本研究生教育發(fā)展淺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8期
8 郭小曼;;美國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9 問青松;田俊榮;;從質(zhì)量的視角審視我國研究生教育評估指標體系[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09期
10 吳殿朝;;研究生教育成本補償與分擔機制研究[J];消費導刊;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石莉;;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檔案信息管理的思考[A];北京高校檔案學術論文匯編[C];2006年
2 黃曉紅;;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的辦學理念及其啟迪[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3 演楊;;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我國大學國際交流合作[A];北京高校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輯)[C];2004年
4 余亞佳;馮建文;;論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的趨勢與特征[A];紀念鄧小平《利用國外智力和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談話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5 魯煒中;;對新時期加強高校德育創(chuàng)新建設的思考[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莊漢文;;基于國際化發(fā)展的民辦高等教育戰(zhàn)略選擇[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7 莊漢文;;基于國際化發(fā)展的民辦高等教育戰(zhàn)略選擇[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宋言榮;高校應走好國際化發(fā)展之路[N];光明日報;2002年
2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黃安余;研究生教育制度亦待“清理”[N];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 王路江;走有自身特色的國際化發(fā)展道路[N];中國教育報;2004年
4 復旦大學副校長 周魯衛(wèi);“做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N];科技日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楊凡 劉紅;云大創(chuàng)新理念謀求國際化發(fā)展[N];云南日報;2009年
6 ;國際化發(fā)展新紀元[N];國際商報;2008年
7 李漢榮 唐銳;弘揚八十年開放傳統(tǒng) 塑造國際化教育品牌[N];光明日報;2004年
8 宋瑩 陳曉春;國際化戰(zhàn)略,助推南大走向世界一流大學[N];新華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高靚;經(jīng)濟全球化追問大學新使命[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記者 劉紅;昆明理工大學著力推進國際化發(fā)展[N];云南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繆園;基于學科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保障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3年
2 楊福玲;大學國際化發(fā)展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聯(lián)進;美國研究生教育制度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自忍;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初探[D];西南大學;2007年
3 姚雪;高等教育國際化中的跨文化沖突與融合[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4 周升銘;高等教育國際化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5 張書祥;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6 張小燕;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7 冼稚;江蘇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環(huán)境分析與發(fā)展對策[D];蘇州大學;2006年
8 李江紅;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D];四川大學;2007年
9 閆嶸;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與反思[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10 鄧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982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219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