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研究生獎助學金資助體系的完善
本文選題:研究生 切入點:獎助學金 出處:《教育評論》2011年04期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研究生獎助學金資助體系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結合這一體系提出應堅持的基本原則,認為應當加大資金投入,擴大資金來源,增設資助獎項,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確保評選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等措施。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our country's graduate scholarship aid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which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combination with this system, and holds that we shoul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expand the sources of fund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inancial awards.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evaluation standards to ensure the openness, fairness and fairness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and to strengthen the honesty education of students.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學生資助管理辦公室;
【分類號】:G6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敖永勝;;教育成本分擔制下的研究生資助體系探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沈延兵,王凌宇,陶德坤;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竇錦偉;高等教育助學資助理念與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武毅英;吳連海;;高校收費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負面影響及反思[J];復旦教育論壇;2006年02期
2 張昌勇;;貧困大學生的內涵及資助模式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幼昕;學生資助制度的責任倫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建軍;論受教育權的憲法保障[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2 熊志忠;基于變革的貧困大學生資助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董天鵝;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收費的理據(jù)和政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徐少君;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政府資助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瓊雁;地方高校貧困生資助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6 張衡;我國受高等教育權保障機制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傳倩;美國聯(lián)邦政府大學生資助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陳霞;研究生教育收費政策下學生資助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9 曲龍巨;基于和諧理念的高等學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10 張俊;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宏;大學生資助問題芻議[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占盛麗,雷萬鵬,孔繁盛,鐘宇平;香港地區(qū)高等教育學生貸款的經(jīng)驗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朱雪梅;高等教育學生資助理念發(fā)展探微[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年01期
4 李福華;論高等教育收費制度下的幾對關系——教育經(jīng)濟學的分析視角[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林莉;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體系創(chuàng)新初探[J];高教探索;2003年02期
6 尤麗霞,戴良萌,吳育華;研究生獎學金分配的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研究[J];科技與管理;2001年04期
7 王全林;美國多元混合型大學生資助模式及其啟示[J];皖西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8 荊慧;美日教育助學制度之比較及啟示[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9 蔣笑莉,李琦芬,董宏,王健;改革獎學金制度 促進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的順利實施[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年05期
10 唐利華,陳敏;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的公平問題[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2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勇;范南京;;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保障機制研究[J];當代經(jīng)濟;2011年13期
2 金麗;萬洪英;劉海清;蔣家杰;;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監(jiān)控和預警系統(tǒng)應用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3 谷秀明;;適應研究生雙重素質評價要求 加強導師雙重素質構建[J];教育藝術;2011年06期
4 李皎;劉鴻高;譚淑娟;;優(yōu)化班級獎助學金評選機制的實踐和探索——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個案分析[J];價值工程;2011年24期
5 陳蘊智;劉光發(fā);;包裝與印刷領域研究生培養(yǎng)實踐與思考[J];中國印刷與包裝研究;2011年04期
6 武曉維;朱中超;季燕;;美國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保證舉措及啟示[J];江蘇高教;2011年05期
7 王許人;;我國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缺乏之原因[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綜合科技);2011年07期
8 楊志堅;;強化創(chuàng)新型指導 提高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陸漢梓;黃道宏;;高校獎助學金機制的育人功能[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10 江尚;黎苑楚;;社會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與科研團隊的打造——以研究生培養(yǎng)為例[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姚亮;;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的探討[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后記[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汪志明;徐亞明;花向紅;;測繪工程專業(yè)兩年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探討[A];《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C];2008年
4 穆存遠;卜娟娟;;藝術類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應加強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教育[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A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5 趙德平;;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保障[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劉哲軍;胡雁;蘇穎;夏海鷗;曹育玲;;從中期考核看護理專業(yè)學位碩士的臨床能力培養(yǎng)[A];全國護理教育研討會暨第3次護理學院(校)長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處 鄭紅斌;努力提高中醫(yī)藥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1年
2 記者 張真弼;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該“研究研究”[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記者 王暉;獎助學金體系將取代公自費制度[N];河南日報;2007年
4 唐景莉邋楊晨光;國家助學新政落實工作進展順利[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記者 劉紅;第二屆“束河英才資助學金”將資助70名貧困大學生[N];云南日報;2006年
6 柳青;優(yōu)等生有獎 貧困生有補[N];中國財經(jīng)報;2008年
7 陳瑞昌;江蘇下達6.38億高校國家獎助學金[N];中國教育報;2008年
8 劉佳;國家獎助學金將向冷門專業(yè)傾斜[N];北京商報;2007年
9 鄭猛;154億元國家獎助學金9月1日前到校[N];中國稅務報;2007年
10 李揚;大學獎助學金體系成型[N];文匯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石磊;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與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牡丹;民族院校“雙少”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保證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2 馬艷粉;導師對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影響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黃文偉;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保障中的管理合力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江珂珂;學科綜合化背景下理工類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提升的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吳怡英;博士、碩士學位點授權審核制度的沿革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6 李立明;研究生學習論的學科基礎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楊濤;教育激勵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運用[D];云南大學;2010年
8 李文靜;人文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與教學發(fā)展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毛寶勝;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的問題及對策[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10 高立蘭;我國學位論文抽檢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53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165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