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當代加拿大土著人的教育改革及其意義
[Abstract]:As traditional forms of education for Aboriginal people in Canada are increasingly modernized and replaced by formalized education, Aboriginal people face a new challenge: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dominant white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it preserves and inherits the wisdom and survival ability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endows. On the other hand, it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grasps all kinds of modern means in order to integrate into the mainstream society to live better. In order to carry out Aboriginal education reform, both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and the Aboriginal people themselves have tried and worked together to explore educational models and content appropriate to Ab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meet the aboriginal's desire to take control of their own destiny.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
【分類號】:G571.1;K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阮西湖;加拿大語言政策考察報告[J];世界民族;2001年03期
2 王紅艷;加拿大印第安人教育述論[J];世界民族;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映蘋;;論加拿大英語語言及其反映的文化[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陳新麗;;魁北克雙語政策淺析[J];法國研究;2007年03期
3 彭雪芳;;加拿大西部城市土著教育狀況的分析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高霞;;漢語在加拿大的傳播及發(fā)展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5 王紅艷;加拿大主要移民群體的民族語言遷移與保留[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6 李怡;;加拿大當代漢語作為外語教育考察[J];山東外語教學;2009年01期
7 王紅艷;加拿大印第安人教育述論[J];世界民族;2002年05期
8 高霞;;加拿大非官方語言文化的保存及發(fā)展[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郭衛(wèi)東;論雙語教育的功能[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宮麗;從加拿大民族構成,看多元文化的形成與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J];中州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治國;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語言教育政策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代影;美國印第安人教育發(fā)展歷程[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唐萍;加拿大和香港翻譯專業(yè)本科課程設置比較及其啟示[D];湘潭大學;2008年
3 饒琴;美國印第安保留地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4 侯敏;多元文化主義背景下的加拿大少數(shù)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田景紅;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盧蓬軍;加拿大魁北克沉浸式雙語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7 王榮靜;語言態(tài)度與動機對英語教育規(guī)劃的啟示[D];吉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阮西湖;加拿大語言政策考察報告[J];世界民族;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學平;英語動詞時態(tài)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0年01期
2 齊光先;現(xiàn)代俄語中的次要主語[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0年01期
3 羅廷亮;Worth和賓語的關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0年02期
4 肖立明;從headache談起[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0年02期
5 方漢泉;非強調反身代詞與人稱代詞之爭[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0年04期
6 李筱菊;英語辭語用法辨釋(三)[J];現(xiàn)代外語;1980年01期
7 李筱菊;英語詞語用法辨釋(四)[J];現(xiàn)代外語;1980年02期
8 丘宜明 ,劉蔚成;英語口語中一些常用的詞[J];現(xiàn)代外語;1980年02期
9 王國璋;“許多”“不少”“多少”詞義、語法特點的分析和比較[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0年01期
10 鄭懿德;中國古人的名和字[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海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師范院!稗r產品儲運與加工教育”專業(yè)教學方案的改革[A];'97北京國際食品加工及包裝技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2 Douglas W.Reev;楊妍飛;;嚴禁排放AOX理由不充分[A];1995中國造紙學會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1995年
3 朱留杰;徐水平;佟新;;人民勝利渠灌區(qū)灌溉效益衰減原因及對策初探[A];第十三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1999年
4 徐宗鈺;;優(yōu)秀期刊與優(yōu)秀編輯[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C];1993年
5 方英;;對學報改革的探索[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C];1993年
6 陳盤學;;適應市場經濟需要 理順郵局發(fā)行渠道與科技期刊的關系[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7 江影;;科技期刊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A];科技編輯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8 黃啟臣;龐秀聲;;明末在菲律賓的華人經濟[A];第七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9 ;前言[A];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工程環(huán)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10 許月梅;;壓桿穩(wěn)定問題教學改革淺議[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自鐸;城市化戰(zhàn)略意義再認識[N];安徽日報;2000年
2 弘林;悉尼奧運會沖刺階段有點兒不順心[N];北京科技報;2000年
3 李悅;從國有股減持看社;鹑胧械囊饬x[N];中國保險報;2000年
4 本報特約撰稿人 孫錚 姜秀華;科斯的牛群和失真的信息[N];中國財經報;2000年
5 傅朝選 傅洪光;編報現(xiàn)金流量表的意義[N];中國財經報;2000年
6 賀維安;明明白白知道 清清爽爽分手[N];中國婦女報;2000年
7 本報記者 王國明;商業(yè)銀行上市意義何在[N];中國工商報;2000年
8 宋時春;加入WTO對中國油氣工業(yè)意義重大[N];中國化工報;2000年
9 李衛(wèi)東;具有開拓意義的新成果[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石仲泉(作者系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三個代表”思想的巨大意義[N];中國教育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洪源善;當代泰國與印尼華人社會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戴曉東;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復旦大學;2004年
3 魯軍;戈爾巴喬夫改革與執(zhí)政能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水平;大眾文化:意義的生成與理論的張力[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運華;南方季節(jié)性缺水灌區(qū)管理制度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6 洪榮標;濱海濕地入侵植物的生態(tài)經濟和生態(tài)安全管理[D];福建農林大學;2005年
7 張偉;藝術精神的本體論闡釋[D];吉林大學;2002年
8 李和森;中國農村醫(yī)療保障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9 侯建國;二戰(zhàn)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10 張薇;蘇格蘭大學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莉;漢晉時期樓蘭古綠洲環(huán)境變遷動態(tài)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楊燕;多元文化政策——加拿大政府處理文化多元化的舉措[D];四川大學;2003年
3 克非;評加拿大媒體對文化多樣性的描述——不可忽視的缺憾[D];四川大學;2003年
4 丁義;從中心到邊緣——論殖民化過程對加拿大原住民婦女地位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4年
5 陳永峰;陽泉礦區(qū)煤矸石自燃防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6 陳卓毅;變電站的諧波分析與抑制[D];廣西大學;2005年
7 王春海;建設項目施工階段造價控制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8 蔡芳;《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的兩個中文翻譯版本的比較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5年
9 朱沅沅;從社會改革幻滅到建構家庭理想[D];北京大學;2005年
10 周紅;生存困境的焦慮與反思[D];貴州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976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39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