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現狀與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現狀與對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 武術運動隊 現狀 對策
【摘要】: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是開展業(yè)余體育訓練的重要基地,不僅為我國各級優(yōu)秀運動隊和體育院校輸送了大批體育后備人才,有力推動了我國的體育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且在推動校園體育工作建設,培育學生運動競賽能力,挖掘輸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的建立不僅可以培養(yǎng)競技武術后備人才,亦能推動校園武術的發(fā)展,有助于弘揚與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武術運動隊建設的現狀也反映出學校的武術師資、武術課程設置、課外武術競訓、校園武術文化活動開展等實際情況。而全國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比賽作為一項單項體育賽事,為研究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切入點。通過對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的建設現狀進行調查,找出其隊伍對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我國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的健康發(fā)展提供理論借鑒與實踐參考,F階段有關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的研究較少,整理資料發(fā)現對其他項目的研究較多比如籃球、排球等,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發(fā)展不均衡、扎堆、良莠不齊、數量縮水、項目科研成果落后等情況,建設現狀不容樂觀。本文主要采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參加2015年全國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比賽的38支運動隊的教練與運動員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校等級與地域分布、訓練與競賽、人才選拔與輸送、運動隊建設保障等方面分析了當前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的發(fā)展現狀。研究結果表明: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級別分布基本合理,但地域分布與發(fā)展狀況不均衡,呈現東強西弱的態(tài)勢,不利于整體發(fā)展。場地設施配備較為完善,但經費投入不足且來源較少,運動隊經費保障措施較為薄弱,管理機制陳舊。訓練計劃科學化程度不高,參加比賽的等級較低,參賽次數較少,缺乏比賽與交流平臺。人才選拔機制有待完善,人才輸出渠道較少。教練員隊伍基本合理,但技術水平與教學能力參差不齊,科研能力不足,參加業(yè)務培訓次數較少。運動員學訓矛盾突出,制約著武術運動隊的發(fā)展。鑒于此,本研究結合當前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解決對策:協(xié)調發(fā)展解決發(fā)展不均衡、科學訓練解決學訓矛盾、增加教練員培訓、完善競賽體系、改善場地與器材、完善管理模式。
【關鍵詞】: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 武術運動隊 現狀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5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問題的提出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義10-11
- 1.3 文獻綜述11-16
- 1.3.1 有關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的研究11-13
- 1.3.2 有關學校武術運動隊的研究13-14
- 1.3.3 已有研究的不足14-16
- 2 研究對象及方法16-20
- 2.1 研究對象16
- 2.2 研究方法16-20
- 2.2.1 文獻法16
- 2.2.2 調查法16-17
- 2.2.3 訪談法17
- 2.2.4 數理統(tǒng)計法17-18
- 2.2.5 邏輯分析法18-20
- 3 研究結果與分析20-44
- 3.1 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發(fā)展現狀20-35
- 3.1.1 地域分布與學校等級20-22
- 3.1.2 運動隊建設保障22-25
- 3.1.3 訓練與比賽25-26
- 3.1.4 人才選拔與輸送26-28
- 3.1.5 管理情況28-29
- 3.1.6 教練員情況29-33
- 3.1.7 運動員情況33-35
- 3.2 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35-40
- 3.2.1 武術運動隊發(fā)展不均衡35-36
- 3.2.2 運動員學訓矛盾突出36
- 3.2.3 教練員缺少系統(tǒng)培訓36-37
- 3.2.4 缺乏比賽與交流平臺37
- 3.2.5 運動隊保障措施不力37-39
- 3.2.6 運動隊管理機制陳舊39-40
- 3.3 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發(fā)展對策40-44
- 3.3.1 協(xié)調發(fā)展解決發(fā)展不均衡40
- 3.3.2 科學訓練解決學訓矛盾40-41
- 3.3.3 增加教練員培訓41
- 3.3.4 完善競賽體系41
- 3.3.5 改善場地與器材41-42
- 3.3.6 完善管理模式42-44
- 4 結論與建議44-46
- 4.1 結論44
- 4.2 建議44-46
- 參考文獻46-48
- 附錄48-58
- 附錄A 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調查問卷48-51
- 附錄B 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調查問卷51-54
- 附錄C 專家訪談提綱54-55
- 附錄D 訪談記錄55-58
- 致謝58-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舒健智,余利斌;武術運動——全民健身的首選[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2 任喜杰;論武術運動與全民健身[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3 王文清;論武術運動的神韻美[J];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4年03期
4 宋宜清,黃福嬌;略論武術運動對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影響[J];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4年03期
5 郭健平;;對我國武術運動現狀的分析及前景展望[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6 陳蔚;;淺談武術運動的美[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6期
7 賈紅毅;柏海平;;淺談武術運動中的營養(yǎng)補充[J];科學大眾;2007年08期
8 于桂林;;武術運動中的美學研究[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9 黃磊;陳劍;萬國華;;探析武術運動引起的“髕骨勞損”[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08年04期
10 郭旭茂;;黑龍江省學校武術運動的現狀及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翁小芳;;武術運動中“髕骨勞損”癥狀及其預防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2 何劍;石志勇;;武術運動創(chuàng)傷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A];第4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閆紅光;;武術運動及鞋對人體靜態(tài)平衡能力影響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4 王其飛;張建華;;武術用品發(fā)展的新方向——打造武術運動休閑品牌[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5 陳振勇;郭志禹;;武術運動國際傳播發(fā)展理念新探索——身體文化的互動[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6 王海濤;趙煥彬;邊德滿;;武術運動中平衡動作穩(wěn)定性的三維運動學研究[A];第十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2年
7 溫力;;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性和武術運動的綜合創(chuàng)造[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8 郝文亭;肖勤;張雅玲;;武術運動與心理健康[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連云港市龍騰武術運動學校[A];時代先鋒——中國區(qū)域經濟杰出人物(第1卷)[C];2006年
10 于均剛;魏平;宋樹國;孫元紅;金麗穎;;形意拳與太極拳發(fā)力原理之比較[A];第十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王霞光 朱凱;武術運動邁上新臺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2 記者 周潤文;市武術運動協(xié)會成立[N];金昌日報;2010年
3 徐州市武術運動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柳建;促進武術運動繁榮發(fā)展[N];中國體育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王靜;辦好武術運動會 加強標準化建設[N];中國體育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春鶴;農村武術運動潛力巨大[N];中國體育報;2000年
6 記者 王戈華;張根學當選省武協(xié)新一屆主席[N];陜西日報;2014年
7 記者 李玉潔;2014年“體彩杯”甘肅省傳統(tǒng)武術錦標賽暨全國首屆武術運動大會選拔賽開幕[N];張掖日報;2014年
8 湘橋區(qū)意溪中學 李訓淡;如何讓武術運動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廣泛開展[N];潮州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蔣亞明;隊伍和制度建設是關鍵[N];中國體育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明;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武術運動隊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6年
2 王國志;武術運動對少年兒童體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馬珍;新疆普通高校武術運動隊現狀的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4 石磊;北京市海淀區(qū)武術運動產品消費的市場調查與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5 王清;武術運動產品市場營銷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年
6 酈悅晨;上海市青少年武術運動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賈新建;職業(yè)院校武術運動形式需求之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8 周繼承;吉林省高校武術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重陽;長春市初級中學武術運動開展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10 黃俊儒;當代武術運動傳承方式的比較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9796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97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