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長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蒸蒸日上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高校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新興的、時尚的體育運動如:臺球、射箭、高爾夫、抱石等項目在大學校園風靡一時,同時很多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歷久彌新煥發(fā)青春,這些體育運動項目極大的豐富了校園的文化,同時也豐富了師生課余生活,同時由于這些項目的經典和新奇時尚得到了廣大學生的認同。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他們朝氣蓬勃、活力四射,他們的體育鍛煉質量對我國未來的綜合實力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社會構成因素也隨著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以前的大學生主要面對的是來自學業(yè)壓力和經濟壓力,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大學生面對的壓力也隨之增多,如:學業(yè)壓力、經濟壓力、就業(yè)壓力、家庭壓力等等,這些都給當今的大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心理負擔和精神負擔,這樣對于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加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就顯得尤為重要。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大學生的體質還可以使他們的心理得到釋放,擺脫學習、生活、就業(yè)等因素帶來的精神困擾,通過體育運動來調節(jié)自我,體現自身的價值。女大學生是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調查發(fā)現,目前國內女大學生的總人數已經占到大學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女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將來需要承擔社會和家庭的重任。因此,針對女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研究就尤為重要了。增強女大學生的體能、培養(yǎng)女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和家庭需要。怎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女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呢?經實踐證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女大學生進行體育運動鍛煉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好辦法。通過體育運動鍛煉,不僅可以使女大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有所提高,還可以使其在速度、耐力、柔韌、靈敏、協(xié)調性、爆發(fā)力等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并對其情緒的穩(wěn)定程度、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動作的反應速度以及其意志品質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大學階段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運動項目,全面培養(yǎng)女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使其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研究是在對吉林省女大學生體育運動現狀調查基礎上,以拓寬女大學生體育運動鍛煉途徑、鍛煉方法,增強女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突破口,增強女大學生身體素質鍛煉的有效性和實效性。為女大學生體育鍛煉提供理論幫助和實踐借鑒。本研究主要是通過運用文獻資料發(fā)、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邏輯分析法等對吉林省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進行分析,分析出影響女大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得出以下結論:1、當前長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學生關于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雖然意識到了體育鍛煉對她們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和人生規(guī)劃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依然沒有將大塊的時間安排體育鍛煉。此外,長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學生對于參加體育鍛煉的初衷呈現出多元化的傾向,基本以“健體發(fā)展身心”“豐富閑暇娛樂文化”“獲得完美身材”等膚淺動機,而對于體育鍛煉能夠奠定未來人生規(guī)劃和職業(yè)規(guī)劃,認識不足。2、長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學生在體育運動項目選擇上主要集中在羽毛球、健美操、跑步、散步等技術類為主的運動項目中,呈現集中化的傾向,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該類運動項目對抗性弱,不容易產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損傷。3、長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學生對于現有的體育鍛煉場館的基礎設施和設備條件比較滿意,女大學生基本上只選擇在學校內部的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的時間充足,但是頻度、強度、負荷都遠遠沒有達到國家關于體育人口的規(guī)定,此外,女大學生在生理期間的體育鍛煉不容樂觀,無論是生理期體育鍛煉的時間和認識都處于較低水平。4、通過分析得到目前影響長春市普通高校女大學生體育鍛煉共有9大主要因素,第1是因素參與選擇、第2因素是個人投入(其中物質投入的影響大于精神投入),第3因素是運動能力,第4因素是運動風險(其中生理風險的影響大于心理風險),第5因素是參與機會(其中參與機會影響大于表現機會),第6因素是社會支持(其中同學的支持影響大于教師支持),第7因素是鍛煉條件,第8因素鍛煉氛圍(其中活動氛圍影響大于文化氛圍),第9因素是制度約束。其中第1、4因素對于女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呈現負相關影響。
【關鍵詞】:女大學生 體育鍛煉 影響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07.4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16
- 1.1 問題提出10-11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1-12
- 1.2.1 研究意義11-12
- 1.2.2 研究目的12
- 1.3 文獻綜述12-13
- 1.4 研究現狀13-16
- 2 研究對象與方法16-21
- 2.1 研究對象16
- 2.2 研究方法16-21
- 2.2.1 文獻資料法16
- 2.2.2 訪談法16-17
- 2.2.3 問卷調查法17-19
- 2.2.4 數理統(tǒng)計法19
- 2.2.5 邏輯分析法19-21
- 3 結果與分析21-46
- 3.1 女大學生的余閑生活21-23
- 3.2 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情況23-33
- 3.2.1 鍛煉動機的情況分析23-24
- 3.2.2 鍛煉形式的情況分析24-25
- 3.2.3 鍛煉場地的情況分析25-27
- 3.2.4 鍛煉項目的情況分析27-28
- 3.2.5 鍛煉時段的情況分析28
- 3.2.6 鍛煉頻次的情況分析28-29
- 3.2.7 鍛煉時間的情況分析29
- 3.2.8 鍛煉強度的情況分析29-31
- 3.2.9 生理期期間鍛煉的情況分析31-33
- 3.3 影響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分析33-46
- 3.3.1 公共因子個數確定33-36
- 3.3.2 公共因素群的確立36-40
- 3.3.3 個體因素對鍛煉的影響情況分析40-42
- 3.3.4 環(huán)境因素對鍛煉的影響情況分析42-46
- 4 結論與建議46-48
- 4.1 結論46
- 4.2 建議46-48
- 附件48-52
- 參考文獻52-55
-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55-56
- 致謝56-57
- 個人簡歷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武;;安徽師范大學學生體育社團現狀與發(fā)展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2 童錦;縱艷芳;;安徽省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3 王華倬,劉玫瑾,于秀;我國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4 林偉賢,沈財利,孫虹,蘇軍旗;廣東高校女生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 黃金萍;劉勇強;;北方高校女生冬季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及發(fā)展對策[J];冰雪運動;2009年01期
6 楊亮;陳立農;;廣州市普通高校學生休閑體育現狀的調查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王亞男;牛同舟;;河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調查與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8 陳少君;;安徽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分析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9 林德明;;福建省高校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11期
10 張昕,丁輝;大連大學學生休閑娛樂體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彥軍;太原理工大學學生體育鍛煉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2 張良;河南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體育鍛煉干預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3 黃利霞;西安地區(qū)普通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1年
4 賈利君;西安市部分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調查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1年
5 張玉華;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曹學;武漢地區(qū)普通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陳玲;普通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分析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佟秀春;影響廣西南寧市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因素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9 宋濤;江西省北部地區(qū)普通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郭翠萍;山西省本科院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調查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143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71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