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與啟示:聚焦兒童青少年體育素養(yǎng)提升的美國綜合學校體力活動計劃
發(fā)布時間:2021-09-06 18:25
美國綜合學校體力活動計劃(CSPAP)基于社會生態(tài)學視角,致力于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與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由五部分構成:有質量的體育教育、學校期間的體力活動、上學前及放學后的體力活動、教職工體力活動參與、家庭與社區(qū)參與。CSPAP旨在發(fā)展并提高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及體育素養(yǎng)。通過對CSPAP的解讀,提出以下建議: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納入我國學校體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設置中;重視校園內外體力活動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我國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納入我國體育教師培養(yǎng)過程,發(fā)展教師隊伍的體育素養(yǎng);加強學校、家庭、社區(qū)間的溝通,創(chuàng)設我國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的氛圍,發(fā)展學生體育素養(yǎng)。
【文章來源】:山東體育科技.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體育素養(yǎng)與美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1.1 體育素養(yǎng)的提出
1.2 體育素養(yǎng)與美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2 美國學校體力活動計劃聚焦兒童青少年體育素養(yǎng)提升的策略
2.1 有質量的體育教育
2.2 學校期間的體力活動
2.3 上學前與放學后的體力活動
2.4 教職工體力活動參與
2.5 家庭與社區(qū)參與
3 美國綜合學校體力活動計劃的啟示
3.1 強化我國學校體育的目標意識,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滲入教學目標與內容設置中
3.2 重視校內外體力活動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我國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3.3 重視體育教師教育在學生體育素養(yǎng)提升中的作用
3.4 通過家庭、社區(qū)、學校三位一體的合作,創(chuàng)設我國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的氛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歐洲與中國學校體育的對比及啟示[J]. 佘晶晶,蔡玉軍,李凱,陳思同,劉陽.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9(03)
[2]學校、社區(qū)、家庭體育一體化發(fā)展困局、域外經(jīng)驗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 王先茂,王健,魯長芬,羅小兵,董國永.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9(03)
[3]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進展及其啟示[J]. 趙富學,王云濤,汪明春.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9(01)
[4]基于無邊界組織理論的社區(qū)體育資源配置與共享策略[J]. 易鋒,陳康,丁青.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 2018(05)
[5]美國“綜合學校體力活動計劃”解讀及啟示[J]. 陳華衛(wèi),竇麗,蔣曄. 體育學刊. 2018(02)
[6]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目標、過程與策略[J]. 尚力沛,程傳銀. 體育文化導刊. 2018(02)
[7]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第四屆全國學校體育聯(lián)盟(體育教育)大會主題報告摘登[J]. 季瀏. 體育教學. 2018(01)
[8]美國SPEM課程的特征及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 胡小清,唐炎,陳昂,舒雅. 體育學刊. 2017(04)
[9]對我國體育素養(yǎng)概念的理解——基于對Physical Literacy的解讀[J]. 陳思同,劉陽,唐炎,陳昂. 體育科學. 2017(06)
[10]學校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制約因素——來自基層的調查[J]. 徐偉,姚蕾,藺新茂,周珂,丹娟,侯方方,余欣蔚.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08)
本文編號:3387956
【文章來源】:山東體育科技.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體育素養(yǎng)與美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1.1 體育素養(yǎng)的提出
1.2 體育素養(yǎng)與美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2 美國學校體力活動計劃聚焦兒童青少年體育素養(yǎng)提升的策略
2.1 有質量的體育教育
2.2 學校期間的體力活動
2.3 上學前與放學后的體力活動
2.4 教職工體力活動參與
2.5 家庭與社區(qū)參與
3 美國綜合學校體力活動計劃的啟示
3.1 強化我國學校體育的目標意識,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滲入教學目標與內容設置中
3.2 重視校內外體力活動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我國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3.3 重視體育教師教育在學生體育素養(yǎng)提升中的作用
3.4 通過家庭、社區(qū)、學校三位一體的合作,創(chuàng)設我國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的氛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歐洲與中國學校體育的對比及啟示[J]. 佘晶晶,蔡玉軍,李凱,陳思同,劉陽.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9(03)
[2]學校、社區(qū)、家庭體育一體化發(fā)展困局、域外經(jīng)驗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 王先茂,王健,魯長芬,羅小兵,董國永.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9(03)
[3]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進展及其啟示[J]. 趙富學,王云濤,汪明春.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9(01)
[4]基于無邊界組織理論的社區(qū)體育資源配置與共享策略[J]. 易鋒,陳康,丁青.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 2018(05)
[5]美國“綜合學校體力活動計劃”解讀及啟示[J]. 陳華衛(wèi),竇麗,蔣曄. 體育學刊. 2018(02)
[6]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目標、過程與策略[J]. 尚力沛,程傳銀. 體育文化導刊. 2018(02)
[7]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第四屆全國學校體育聯(lián)盟(體育教育)大會主題報告摘登[J]. 季瀏. 體育教學. 2018(01)
[8]美國SPEM課程的特征及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 胡小清,唐炎,陳昂,舒雅. 體育學刊. 2017(04)
[9]對我國體育素養(yǎng)概念的理解——基于對Physical Literacy的解讀[J]. 陳思同,劉陽,唐炎,陳昂. 體育科學. 2017(06)
[10]學校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制約因素——來自基層的調查[J]. 徐偉,姚蕾,藺新茂,周珂,丹娟,侯方方,余欣蔚.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08)
本文編號:3387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3879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