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干屈伸過程中不同提重負荷對下腰力學指標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1 16:37
研究目的:下腰痛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受力和運動狀態(tài)有著相當密切的聯(lián)系。長期反復的過度腰部運動及過度負荷,如長時間的坐位、久站或從彎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下腰部豎脊肌處于高張力狀態(tài),久而久之就會產(chǎn)生下腰痛。在體育運動中,特別是在大負荷提重的力量訓練,例如在舉重、田徑、體操項目中,運動員下腰痛的發(fā)生率要比其它項目運動員下腰痛的發(fā)生率高。本文擬在較大的提重負荷范圍(0~30kg)內(nèi),通過表面肌電、運動攝像等系統(tǒng),探索人體軀干屈伸過程中,不同提重對下腰彎屈放松特性、力矩等力學指標的影響,為進一步探索下腰痛、下腰損傷機制提供參考。研究對象:共選取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名研究生(男性)作為受試者,年齡25±0.82歲,身高176.4±4.1cm,體重65.9±4.9kg。20名受試者均身體健康、無下腰痛及其他腰部疾病。研究方法:采用德國Biovision多通道表面肌電儀采集不同提重負荷下左右兩側(cè)豎脊肌、左右兩側(cè)臀大肌、左右兩側(cè)股二頭肌EMG信號,信號放大1000倍,設置帶寬頻率10-500Hz,1μV噪音,CMRR為120dB,輸入阻抗為109K,采樣頻率選取1000Hz;運用數(shù)碼攝像...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電極的貼放示意圖
標志點的貼放位置
4.1.3 提重負荷的配置本實驗采用 0kg、5kg、10kg、15kg、20kg、25kg、30kg 七種不同負荷。通過特制箱子(5kg)和啞鈴片的不同組合來配置這七種不同的重量(見圖 5)。4.2 實驗所需器材和觀察指標4.2.1 實驗所需器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兒童背書包步行停止時下肢肌肉活動的生物力學分析[J]. 牛進平. 體育科學. 2013(08)
[2]雙手提放前后重物時軀干肌肌電活動規(guī)律[J]. 范帥,黃強民,王鳳湖,湯莉. 醫(yī)用生物力學. 2013(04)
[3]遞增負重臥推和臥推拋起的動力特征及表面肌電活動研究[J]. 段子才,張戈,汪東明,朱云.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3(04)
[4]遞增負荷下短跑運動員全蹲時臀部肌肉與股二頭肌表面肌電變化特征研究[J]. 喬柱.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1(04)
[5]不同負荷水平頸部肌肉等長收縮的平均肌電變化特征[J]. 陳謙,楊紅春,王健. 浙江體育科學. 2010(05)
[6]手工提舉的豎脊肌力-電分析[J]. 肖國兵,雷玲,梁友信. 中國職業(yè)醫(yī)學. 2008(02)
[7]不同坐姿下腰部負荷及豎脊肌活動的生物力學研究[J]. 王琨,白愛利,李小生,姜濤.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8(01)
[8]對攀巖運動員不同負荷訓練時上肢肌肉疲勞情況的肌電觀察[J]. 田仙花,馬楚虹.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7(01)
[9]站姿和坐姿腰部表面肌電研究[J]. 曹玉珍,胡勇. 中華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雜志. 2006(12)
[10]肌電測量技術的應用[J]. 李世明. 中國臨床康復. 2006(41)
博士論文
[1]不同負荷對人體全脊柱模型及人體脊柱穩(wěn)定性的影響[D]. 蔡國梁.北京體育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后十字韌帶的蠕變對大腿屈伸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影響的研究[D]. 張?zhí)珌?山東師范大學 2012
[2]身高蠕變對彎曲放松特性影響的研究[D]. 張雁冰.山東師范大學 2012
[3]靜力性負重對人體身高影響的實驗研究[D]. 劉蕾.山東師范大學 2011
[4]不同靜態(tài)姿勢下負重和非負重時軀干肌電活動規(guī)律的研究[D]. 王鳳湖.上海體育學院 2011
[5]表面肌電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功能評定中的應用研究[D]. 穆景頌.安徽醫(yī)科大學 2010
[6]類風濕關節(jié)炎下肢肌肉肌力及協(xié)調(diào)性的定量研究[D]. 崔永建.新疆醫(yī)科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241021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電極的貼放示意圖
標志點的貼放位置
4.1.3 提重負荷的配置本實驗采用 0kg、5kg、10kg、15kg、20kg、25kg、30kg 七種不同負荷。通過特制箱子(5kg)和啞鈴片的不同組合來配置這七種不同的重量(見圖 5)。4.2 實驗所需器材和觀察指標4.2.1 實驗所需器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兒童背書包步行停止時下肢肌肉活動的生物力學分析[J]. 牛進平. 體育科學. 2013(08)
[2]雙手提放前后重物時軀干肌肌電活動規(guī)律[J]. 范帥,黃強民,王鳳湖,湯莉. 醫(yī)用生物力學. 2013(04)
[3]遞增負重臥推和臥推拋起的動力特征及表面肌電活動研究[J]. 段子才,張戈,汪東明,朱云.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3(04)
[4]遞增負荷下短跑運動員全蹲時臀部肌肉與股二頭肌表面肌電變化特征研究[J]. 喬柱.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1(04)
[5]不同負荷水平頸部肌肉等長收縮的平均肌電變化特征[J]. 陳謙,楊紅春,王健. 浙江體育科學. 2010(05)
[6]手工提舉的豎脊肌力-電分析[J]. 肖國兵,雷玲,梁友信. 中國職業(yè)醫(yī)學. 2008(02)
[7]不同坐姿下腰部負荷及豎脊肌活動的生物力學研究[J]. 王琨,白愛利,李小生,姜濤.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8(01)
[8]對攀巖運動員不同負荷訓練時上肢肌肉疲勞情況的肌電觀察[J]. 田仙花,馬楚虹.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7(01)
[9]站姿和坐姿腰部表面肌電研究[J]. 曹玉珍,胡勇. 中華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雜志. 2006(12)
[10]肌電測量技術的應用[J]. 李世明. 中國臨床康復. 2006(41)
博士論文
[1]不同負荷對人體全脊柱模型及人體脊柱穩(wěn)定性的影響[D]. 蔡國梁.北京體育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后十字韌帶的蠕變對大腿屈伸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影響的研究[D]. 張?zhí)珌?山東師范大學 2012
[2]身高蠕變對彎曲放松特性影響的研究[D]. 張雁冰.山東師范大學 2012
[3]靜力性負重對人體身高影響的實驗研究[D]. 劉蕾.山東師范大學 2011
[4]不同靜態(tài)姿勢下負重和非負重時軀干肌電活動規(guī)律的研究[D]. 王鳳湖.上海體育學院 2011
[5]表面肌電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功能評定中的應用研究[D]. 穆景頌.安徽醫(yī)科大學 2010
[6]類風濕關節(jié)炎下肢肌肉肌力及協(xié)調(diào)性的定量研究[D]. 崔永建.新疆醫(yī)科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2410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2410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