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的社會影響及發(fā)展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05:07
本文應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問卷調查、實地考察、數理統計和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社會影響及發(fā)展策略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評選活動發(fā)展現狀、基本特點、社會影響、存在問題、影響因素、發(fā)展策略等內容。旨在總結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對蘇州市體育事業(yè)做出的貢獻與產生的社會影響力,指導評選機制的改革,為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參考。研究結果顯示:(1)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宣傳工作具有工作時效性、范圍局限性、內容重復性等特點;評選內容具有激勵性、宣傳性、政治性和正面性等特點;評選方法具有公開性和公平性、評委構成多元性、便捷性等特點。(2)鼓勵市民積極參與評選活動的發(fā)動工作需要加強、評選活動的社會知曉范圍相對狹小、圍繞新聞評選活動開展的相關主題活動較少等是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3)影響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發(fā)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宣傳引導工作的策劃與效果、評選活動的整體規(guī)劃與制度創(chuàng)新、評選方法與發(fā)展目標的確立等方面。(4)評選活動社會影響主要體現在:強化大眾體育信念,弘揚城市體育精神;培養(yǎng)體育價值觀念,傳播城...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10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選題依據
1.1.1 體育新聞傳播助力我國體育強國建設
1.1.2 體育新聞評選是新聞傳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1.1.3 評選城市體育新聞與打造城市形象與城市精神關系密切
1.1.4 體育新聞評選內容是城市體育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具體呈現
1.1.5 城市體育新聞評選的相關研究滯后,亟待加強
1.2 研究意義
1.2.1 吸引社會與市民對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成果的關注與重視
1.2.2 充分發(fā)揮體育新聞傳播的功能價值
1.2.3 豐富關于體育新聞評選的理論與實踐體系
1.2.4 為進一步完善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過程提供參考建議
1.3 文獻綜述
1.3.1 國外研究綜述
1.3.2 國內相關研究綜述
1.4 相關概念解釋
1.4.1 體育新聞
1.4.2 體育新聞評選
1.4.3 社會影響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專家訪談法
2.2.3 問卷調查法
2.2.4 實地調查法
2.2.5 數理統計法
2.2.6 邏輯分析法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發(fā)展現狀分析
3.1.1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發(fā)展歷程
3.1.2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目的任務
3.1.3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機構組成
3.1.4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一般程序
3.1.5 關于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主要標準
3.1.6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投票方式
3.1.7 關于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宣傳方式與公布表彰
3.1.8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的內容整理
3.2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的基本特點
3.2.1 宣傳工作基本特點
3.2.2 評選內容基本特點
3.2.3 評選方法基本特點
3.3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社會影響
3.3.1 強化大眾體育信念,弘揚城市體育精神
3.3.2 培養(yǎng)體育價值觀念,傳播城市體育文化
3.3.3 活躍城市體育氛圍,促進全民健身運動
3.3.4 加強體育宣傳活動,引導正確社會輿論
3.3.5 樹立體育明星榜樣,打造城市美好形象
3.3.6 傳達政府體育政令,解釋相關體育政策
3.3.7 宣傳體育產業(yè)計劃,促進體育經濟發(fā)展
3.3.8 普及體育知識盲區(qū),提升大眾認知水平
3.4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存在問題分析
3.4.1 鼓勵市民積極參與評選活動的發(fā)動工作需要加強
3.4.2 評選活動的社會知曉范圍相對狹小
3.4.3 圍繞新聞評選活動開展的主題活動較少
3.4.4 每年評選內容存在一定的同質化傾向
3.4.5 評選活動的社會宣傳渠道相對單一
3.4.6 多年評選活動過程老套,缺乏創(chuàng)新舉措
3.5 影響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發(fā)展的因素分析
3.5.1 宣傳引導工作的策劃與效果
3.5.2 評選活動的整體規(guī)劃與制度創(chuàng)新
3.5.3 評選方法與發(fā)展目標的確立
3.5.4 評選標準與所選體育新聞質量
3.5.5 社會大眾的參與狀況與反饋
3.5.6 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與投入
3.5.7 評選活動的整體流程實際完成情況
3.5.8 活動負責人員的專業(yè)化程度
3.6 推動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高質量發(fā)展的策略
3.6.1 加大評選活動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大眾積極參與
3.6.2 強化與各相關機構合作,深化評選活動服務性
3.6.3 開展相關主題活動,擴展社會知曉范圍
3.6.4 正確把握輿論導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3.6.5 增加評選過程創(chuàng)新舉措,突破內容同質化現象
3.6.6 借鑒其他評選活動優(yōu)勢,打造自身活動特色
3.6.7 提升評選專業(yè)化程度,完善評選活動整體設計
3.6.8 評選內容滿足人本意識,整體活動凸顯人文關懷
3.6.9 完善評選工作流程,培養(yǎng)專業(yè)化管理人才
3.6.10 加強對學校體育和體育文化的關注,促進評選內容均衡性
4 結論
5 參考文獻
6 附件
附件1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基本內容匯總表
附件2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的社會影響及發(fā)展策略”問卷
附件3 專家訪談提綱
7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正式發(fā)表的論文
8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帶一路”倡議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國際傳播策略研究[J]. 李明.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9(01)
[2]重訪體育新聞學研究的基本特性[J]. 魏偉.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9(01)
[3]中國立場、世界眼光、跨界方法、實踐指向——體育傳播研究的文化轉向[J]. 楊珍,王奧,段夢瑤,龔格.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9(01)
[4]新媒體視角下的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策略探析[J]. 徐海朋. 新聞傳播. 2018(24)
[5]基于體育新聞報道的特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 楊爾欣. 傳媒論壇. 2018(22)
[6]國家形象構建視閾下的體育新聞傳播[J]. 李洪波. 新聞戰(zhàn)線. 2018(18)
[7]新媒體平臺下體育科普知識的傳播特點[J]. 羅立仲. 新聞戰(zhàn)線. 2018(16)
[8]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體育賽事傳播策略探驪[J]. 嚴家高,陳勇,宋麗,邱麗.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4)
[9]新媒體視域下體育文化的傳播研究[J]. 黃小波,朱建勇.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7(06)
[10]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學習十九大報告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論述[J]. 陳力丹. 國際新聞界. 2017(11)
博士論文
[1]體育精神的哲學審視與實踐觀照[D]. 翟寅飛.華中師范大學 2015
[2]中國體育新聞史研究[D]. 張宏偉.蘇州大學 2008
[3]體育賽事品牌傳播價值評估系統的研究[D]. 蔣家珍.北京體育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數據新聞的社會功能研究[D]. 陳茜芮.江西財經大學 2018
[2]我國體育媒體在新浪微博的應用及發(fā)展策略研究[D]. 邵洋洋.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8
[3]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網絡視頻新聞傳播影響力研究[D]. 李丹.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2017
[4]當前中國體育新聞報道的特色研究[D]. 吳高璐.南昌大學 2017
[5]中國體育新聞娛樂化的變遷研究[D]. 趙時康.哈爾濱體育學院 2016
[6]探究自媒體視域下的體育新聞報道[D]. 朱姿文.山東體育學院 2017
[7]從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改革看中國新聞發(fā)展[D]. 程曼曼.廣西大學 2016
[8]都市報新聞同質化現象分析與對策研究[D]. 李俐虹.重慶大學 2016
[9]中國新聞獎評選機制之“變”與“不變”[D]. 馬硯之.陜西師范大學 2016
[10]中美優(yōu)秀新聞評論評獎辦法及其標準的比較分析[D]. 藍鐳.華中科技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51118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10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選題依據
1.1.1 體育新聞傳播助力我國體育強國建設
1.1.2 體育新聞評選是新聞傳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1.1.3 評選城市體育新聞與打造城市形象與城市精神關系密切
1.1.4 體育新聞評選內容是城市體育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具體呈現
1.1.5 城市體育新聞評選的相關研究滯后,亟待加強
1.2 研究意義
1.2.1 吸引社會與市民對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成果的關注與重視
1.2.2 充分發(fā)揮體育新聞傳播的功能價值
1.2.3 豐富關于體育新聞評選的理論與實踐體系
1.2.4 為進一步完善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過程提供參考建議
1.3 文獻綜述
1.3.1 國外研究綜述
1.3.2 國內相關研究綜述
1.4 相關概念解釋
1.4.1 體育新聞
1.4.2 體育新聞評選
1.4.3 社會影響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專家訪談法
2.2.3 問卷調查法
2.2.4 實地調查法
2.2.5 數理統計法
2.2.6 邏輯分析法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發(fā)展現狀分析
3.1.1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發(fā)展歷程
3.1.2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目的任務
3.1.3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機構組成
3.1.4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一般程序
3.1.5 關于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主要標準
3.1.6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投票方式
3.1.7 關于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宣傳方式與公布表彰
3.1.8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的內容整理
3.2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的基本特點
3.2.1 宣傳工作基本特點
3.2.2 評選內容基本特點
3.2.3 評選方法基本特點
3.3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的社會影響
3.3.1 強化大眾體育信念,弘揚城市體育精神
3.3.2 培養(yǎng)體育價值觀念,傳播城市體育文化
3.3.3 活躍城市體育氛圍,促進全民健身運動
3.3.4 加強體育宣傳活動,引導正確社會輿論
3.3.5 樹立體育明星榜樣,打造城市美好形象
3.3.6 傳達政府體育政令,解釋相關體育政策
3.3.7 宣傳體育產業(yè)計劃,促進體育經濟發(fā)展
3.3.8 普及體育知識盲區(qū),提升大眾認知水平
3.4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存在問題分析
3.4.1 鼓勵市民積極參與評選活動的發(fā)動工作需要加強
3.4.2 評選活動的社會知曉范圍相對狹小
3.4.3 圍繞新聞評選活動開展的主題活動較少
3.4.4 每年評選內容存在一定的同質化傾向
3.4.5 評選活動的社會宣傳渠道相對單一
3.4.6 多年評選活動過程老套,缺乏創(chuàng)新舉措
3.5 影響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發(fā)展的因素分析
3.5.1 宣傳引導工作的策劃與效果
3.5.2 評選活動的整體規(guī)劃與制度創(chuàng)新
3.5.3 評選方法與發(fā)展目標的確立
3.5.4 評選標準與所選體育新聞質量
3.5.5 社會大眾的參與狀況與反饋
3.5.6 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與投入
3.5.7 評選活動的整體流程實際完成情況
3.5.8 活動負責人員的專業(yè)化程度
3.6 推動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活動高質量發(fā)展的策略
3.6.1 加大評選活動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大眾積極參與
3.6.2 強化與各相關機構合作,深化評選活動服務性
3.6.3 開展相關主題活動,擴展社會知曉范圍
3.6.4 正確把握輿論導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3.6.5 增加評選過程創(chuàng)新舉措,突破內容同質化現象
3.6.6 借鑒其他評選活動優(yōu)勢,打造自身活動特色
3.6.7 提升評選專業(yè)化程度,完善評選活動整體設計
3.6.8 評選內容滿足人本意識,整體活動凸顯人文關懷
3.6.9 完善評選工作流程,培養(yǎng)專業(yè)化管理人才
3.6.10 加強對學校體育和體育文化的關注,促進評選內容均衡性
4 結論
5 參考文獻
6 附件
附件1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基本內容匯總表
附件2 “蘇州市年度十大體育新聞評選的社會影響及發(fā)展策略”問卷
附件3 專家訪談提綱
7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正式發(fā)表的論文
8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帶一路”倡議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國際傳播策略研究[J]. 李明.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9(01)
[2]重訪體育新聞學研究的基本特性[J]. 魏偉.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9(01)
[3]中國立場、世界眼光、跨界方法、實踐指向——體育傳播研究的文化轉向[J]. 楊珍,王奧,段夢瑤,龔格.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9(01)
[4]新媒體視角下的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策略探析[J]. 徐海朋. 新聞傳播. 2018(24)
[5]基于體育新聞報道的特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 楊爾欣. 傳媒論壇. 2018(22)
[6]國家形象構建視閾下的體育新聞傳播[J]. 李洪波. 新聞戰(zhàn)線. 2018(18)
[7]新媒體平臺下體育科普知識的傳播特點[J]. 羅立仲. 新聞戰(zhàn)線. 2018(16)
[8]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體育賽事傳播策略探驪[J]. 嚴家高,陳勇,宋麗,邱麗.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4)
[9]新媒體視域下體育文化的傳播研究[J]. 黃小波,朱建勇.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7(06)
[10]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學習十九大報告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論述[J]. 陳力丹. 國際新聞界. 2017(11)
博士論文
[1]體育精神的哲學審視與實踐觀照[D]. 翟寅飛.華中師范大學 2015
[2]中國體育新聞史研究[D]. 張宏偉.蘇州大學 2008
[3]體育賽事品牌傳播價值評估系統的研究[D]. 蔣家珍.北京體育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數據新聞的社會功能研究[D]. 陳茜芮.江西財經大學 2018
[2]我國體育媒體在新浪微博的應用及發(fā)展策略研究[D]. 邵洋洋.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8
[3]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網絡視頻新聞傳播影響力研究[D]. 李丹.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2017
[4]當前中國體育新聞報道的特色研究[D]. 吳高璐.南昌大學 2017
[5]中國體育新聞娛樂化的變遷研究[D]. 趙時康.哈爾濱體育學院 2016
[6]探究自媒體視域下的體育新聞報道[D]. 朱姿文.山東體育學院 2017
[7]從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改革看中國新聞發(fā)展[D]. 程曼曼.廣西大學 2016
[8]都市報新聞同質化現象分析與對策研究[D]. 李俐虹.重慶大學 2016
[9]中國新聞獎評選機制之“變”與“不變”[D]. 馬硯之.陜西師范大學 2016
[10]中美優(yōu)秀新聞評論評獎辦法及其標準的比較分析[D]. 藍鐳.華中科技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511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1511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