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水平女排比賽勝負方分競賽過程特征及得失分情況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10:00
分競賽過程作為排球比賽最基本的單元,它能直觀體現出比賽過程中雙方戰(zhàn)術環(huán)節(jié)對抗的形式以及遞進次序,通過建立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模型,能夠系統(tǒng)分析每一分比賽的運行過程和比賽的制勝規(guī)律。為了找出勝負方存在差異性的戰(zhàn)術環(huán)節(jié)以及主要的失分級結構,本文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邏輯分析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將2018年女排世錦賽前8強之間23場96局4193分的分競賽過程數據作為調查對象,對比分析勝負方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的分布特征,并對勝負方主要戰(zhàn)術環(huán)節(jié)的得失分情況進行差異性分析,最終得出以下結論:1.當今高水平女排比賽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呈現正態(tài)分布,失分主要集中在前6級結構,7級結構至22級結構對于比賽勝負的影響較小。2.勝負方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都呈現正態(tài)分布,兩者在主要失分級結構的構成上是不相同的,并且勝方的級結構跨度比負方級結構跨度要大。對勝負方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進行差異性檢驗得出,兩者之間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3.勝負方失分主要集中在發(fā)球及其攻防系統(tǒng)上,其中3級結構失分最多;勝負方拉開分差主要集中在接發(fā)球及其攻防系統(tǒng)上,其中4級結構失分最多。4.勝負方在發(fā)球及其攻防系統(tǒng)中:在得失分方...
【文章來源】:成都體育學院四川省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排球比賽分競賽過程
圖 2 排球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模型圖競技比賽的獨特魅力在于比賽過程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正因為如此,人們對競技比賽充滿了無限的激情,排球比賽也不例外,其分競賽過程不可能一直持續(xù)下去,有時可能在發(fā)球剛剛開始就隨之結束,也可能是經過了多回合的對抗后才能分出勝負,從而造成排球競賽過程出現多種多樣的級結構,比如 1 級結構、2級結構、3 級結構、4 級結構等等,并且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排球比賽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呈現一定的概率分布,這種分布規(guī)律也正在逐漸應用于排球訓練以及比賽中[53]。2.2.2.3 分競賽過程的基本特征排球分競賽過程是排球比賽每一分球的比拼在時間維度上的延伸,依次出現的戰(zhàn)術環(huán)節(jié)是推動其持續(xù)發(fā)展的內部動力,一旦雙方運動員在某一戰(zhàn)術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失誤或者犯規(guī),排球分競賽過程也就隨即停止。從時間的維度分析排球分競賽過程的特點如下[54]:2.2.2.3.1 連續(xù)性
圖 3 世界高水平女排比賽分競賽過程正態(tài)分布曲線,由于失分占比最高的是 3 級結構,達到 37.20%,說明當主要失分級結構為 3 級結構。級數平均值為 3.67,說明世賽過程主要集中在 3 級結構和 4 級結構。由于 1 級結構至.01%,這也表示當今世界高水平女排比賽主要表現在前 6 級比賽過程可知,雖然從 7 級結構至 22 級結構總計占比 7.響較小,但是對于球隊士氣及比賽觀賞性來說是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比賽回合系統(tǒng)制勝規(guī)律研究[J]. 朱巖,葛春林,周鵬.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8(02)
[2]第31屆里約奧運會中外女排主要得分手段對比研究[J]. 湯利俠,胡好,周?. 宜春學院學報. 2018(03)
[3]中國高水平女子排球比賽中分競賽過程特征分析[J]. 楊珊珊. 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 2018(03)
[4]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與主要對手在不同階段的主動得分比較分析[J]. 王京,項賢林,邢聰. 福建體育科技. 2017(03)
[5]第十八屆波蘭世錦賽中國男排比賽情況分析[J]. 潘文剛,楊管. 體育科技. 2015(06)
[6]2014年男排世錦賽中國男排得失分的統(tǒng)計分析[J]. 黃釗林. 嶺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5(03)
[7]第11屆全運會男排技術統(tǒng)計得失分研究[J]. 高虹. 體育科技. 2012(03)
[8]第16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中國隊與比賽對手攻防能力比較分析[J]. 張玉紅.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1(11)
[9]高水平男排比賽分競賽過程對抗階段的制勝規(guī)律[J]. 尹洪滿.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1(09)
[10]中國女排在第29屆奧運會比賽中的技戰(zhàn)術分析[J]. 熊漢濤. 孝感學院學報. 2010(06)
碩士論文
[1]2017年大冠軍杯賽中外女排一攻及防反效果對比分析[D]. 尹愛杰.揚州大學 2018
[2]第十二屆世界杯中外女排得失分情況對比分析[D]. 王興亞.河南師范大學 2017
[3]2015年世界杯中國女排主動得分能力對比研究[D]. 張海港.河北師范大學 2017
[4]世界高水平男排局比分進程的階段構成及得失分規(guī)律的定量研究[D]. 劉宗耀.北京體育大學 2017
[5]世界高水平女排分競賽過程對抗段得失分定量分析[D]. 李兆峰.北京體育大學 2017
[6]第十七屆女排世錦賽中外女排得失分因素對比分析[D]. 于寧波.西安體育學院 2015
[7]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比賽得失分分析[D]. 崔超.南京體育學院 2014
[8]高水平女排技戰(zhàn)術得失分的定量分析[D]. 李秀秀.北京體育大學 2014
[9]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與交戰(zhàn)隊的得分研究[D]. 周亞利.河南師范大學 2014
[10]世界高水平男排不同分數階段的制勝規(guī)律研究[D]. 孔繁.北京體育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61073
【文章來源】:成都體育學院四川省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排球比賽分競賽過程
圖 2 排球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模型圖競技比賽的獨特魅力在于比賽過程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正因為如此,人們對競技比賽充滿了無限的激情,排球比賽也不例外,其分競賽過程不可能一直持續(xù)下去,有時可能在發(fā)球剛剛開始就隨之結束,也可能是經過了多回合的對抗后才能分出勝負,從而造成排球競賽過程出現多種多樣的級結構,比如 1 級結構、2級結構、3 級結構、4 級結構等等,并且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排球比賽分競賽過程多級結構呈現一定的概率分布,這種分布規(guī)律也正在逐漸應用于排球訓練以及比賽中[53]。2.2.2.3 分競賽過程的基本特征排球分競賽過程是排球比賽每一分球的比拼在時間維度上的延伸,依次出現的戰(zhàn)術環(huán)節(jié)是推動其持續(xù)發(fā)展的內部動力,一旦雙方運動員在某一戰(zhàn)術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失誤或者犯規(guī),排球分競賽過程也就隨即停止。從時間的維度分析排球分競賽過程的特點如下[54]:2.2.2.3.1 連續(xù)性
圖 3 世界高水平女排比賽分競賽過程正態(tài)分布曲線,由于失分占比最高的是 3 級結構,達到 37.20%,說明當主要失分級結構為 3 級結構。級數平均值為 3.67,說明世賽過程主要集中在 3 級結構和 4 級結構。由于 1 級結構至.01%,這也表示當今世界高水平女排比賽主要表現在前 6 級比賽過程可知,雖然從 7 級結構至 22 級結構總計占比 7.響較小,但是對于球隊士氣及比賽觀賞性來說是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比賽回合系統(tǒng)制勝規(guī)律研究[J]. 朱巖,葛春林,周鵬.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8(02)
[2]第31屆里約奧運會中外女排主要得分手段對比研究[J]. 湯利俠,胡好,周?. 宜春學院學報. 2018(03)
[3]中國高水平女子排球比賽中分競賽過程特征分析[J]. 楊珊珊. 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 2018(03)
[4]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與主要對手在不同階段的主動得分比較分析[J]. 王京,項賢林,邢聰. 福建體育科技. 2017(03)
[5]第十八屆波蘭世錦賽中國男排比賽情況分析[J]. 潘文剛,楊管. 體育科技. 2015(06)
[6]2014年男排世錦賽中國男排得失分的統(tǒng)計分析[J]. 黃釗林. 嶺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5(03)
[7]第11屆全運會男排技術統(tǒng)計得失分研究[J]. 高虹. 體育科技. 2012(03)
[8]第16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中國隊與比賽對手攻防能力比較分析[J]. 張玉紅.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1(11)
[9]高水平男排比賽分競賽過程對抗階段的制勝規(guī)律[J]. 尹洪滿.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1(09)
[10]中國女排在第29屆奧運會比賽中的技戰(zhàn)術分析[J]. 熊漢濤. 孝感學院學報. 2010(06)
碩士論文
[1]2017年大冠軍杯賽中外女排一攻及防反效果對比分析[D]. 尹愛杰.揚州大學 2018
[2]第十二屆世界杯中外女排得失分情況對比分析[D]. 王興亞.河南師范大學 2017
[3]2015年世界杯中國女排主動得分能力對比研究[D]. 張海港.河北師范大學 2017
[4]世界高水平男排局比分進程的階段構成及得失分規(guī)律的定量研究[D]. 劉宗耀.北京體育大學 2017
[5]世界高水平女排分競賽過程對抗段得失分定量分析[D]. 李兆峰.北京體育大學 2017
[6]第十七屆女排世錦賽中外女排得失分因素對比分析[D]. 于寧波.西安體育學院 2015
[7]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比賽得失分分析[D]. 崔超.南京體育學院 2014
[8]高水平女排技戰(zhàn)術得失分的定量分析[D]. 李秀秀.北京體育大學 2014
[9]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與交戰(zhàn)隊的得分研究[D]. 周亞利.河南師范大學 2014
[10]世界高水平男排不同分數階段的制勝規(guī)律研究[D]. 孔繁.北京體育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61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0610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