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動作訓練對改善籃球運動員專項動作模式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8 13:10
在競技體育科學化訓練趨勢下,動作發(fā)展成為科學訓練的重要一環(huán)。動作模式作為為一切競技體育運動能力和技戰(zhàn)術提供基礎載體、決定運動員運動表現的最小單元,對運動員熟練掌握各種專項運動技戰(zhàn)術和發(fā)揮最高運動水平至關重要。功能性動作訓練作為一種新興的身體功能訓練方法,在改善運動員專項動作模式、提高動作表現水平等方面引起國內外運動訓練領域廣泛關注,但是功能性動作訓練在改善動作模式的實用性與科學性仍有爭議。目的:基于文獻梳理和現實需要,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FMS以及功能性動作訓練干預來探究功能性動作訓練對改善籃球運動員專項動作模式的作用,為功能性動作訓練改善籃球運動員專項動作模式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方法:(1)運用Meta分析研究功能性動作訓練對改善籃球專項動作模式的影響。通過檢索中國知網CNKI、維普數據庫VIP、萬方數據庫、香港中文大學數字圖書館CUHK以及港書網HKALL得到相關文獻,使用預先制定的文獻納入標準、剔除標準進行最終納入文獻的篩選工作,使用文獻資料提取表和Jadad標準進行最終納入文獻的資料提取和質量評價工作,最終使用Reviewer Manager5.3軟件版本進行Meta分...
【文章來源】:吉林體育學院吉林省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發(fā)表偏倚漏斗圖
4.3.4 功能性動作訓練對改善籃球動作模式的影響最終納入的 4 篇文章對功能性動作訓練改善籃球動作模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Meta 分析結果(見圖 6)顯示:①對 4 篇最終納入文獻進行異質性檢驗發(fā)現,各文獻間不存在統(tǒng)計學(I2=0%,若 I2≥50%,可認為研究間存在異質性)差異,但在選擇效應模型時仍然選用隨機效應模型,因為隨機效應模型計算所得可信區(qū)間較固定效應模型為大;②研究結果發(fā)現,4 篇最終納入文獻的 WMD=1.07,95%CI(0.60~1.54),總效應值 Z=4.48,P<0.000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前后測得數據之間的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功能性動作訓練對改善籃球動作模式具有顯著性作用,為本文后續(xù)開展功能性動作訓練在籃球動作模式改善的試驗中奠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育運動對中外老年人體質影響的meta分析[J]. 吳志建,宋彥李青,王竹影,張帆.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21)
[2]蜂針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系統(tǒng)評價及Meta分析[J]. 魏燕瑩,唐純志,古玉梅,魏素芬.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8(08)
[3]基本功能動作、核心穩(wěn)定性與體育院校本科生身體素質表現的關系研究[J]. 李萍,童理剛,陳文佳.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8(04)
[4]基于粗大動作發(fā)展的幼兒功能性動作訓練方案設計研究[J]. 雷園園,周龍祥,王國祥.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8(01)
[5]2012-2016年我國U15男子籃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狀況的動態(tài)分析[J]. 蘇朋.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7(05)
[6]系統(tǒng)論視角下的運動鏈、鏈反應及功能性訓練再認識[J]. 王銀暉.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7(03)
[7]我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體能指標體系研究[J]. 趙述強,李向前,張元鋒,楊彤彤,劉衍勇,時洪舉. 體育文化導刊. 2017(04)
[8]人體動作模式和運動鏈的理念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中的應用[J]. 劉展.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6(06)
[9]膝關節(jié)損傷對男子籃球運動員完成急停起跳動作中下肢生物力學的影響[J]. 劉海濤,李海偉,高維緯.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12)
[10]功能動作篩查在青少年動作與姿態(tài)測試中的應用及其與身體素質表現的相關性研究[J]. 劉瑞東,陳小平,陸亨伯.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5(08)
博士論文
[1]青少年男子籃球運動員功能性體能訓練的實證研究[D]. 王梁.河北師范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拳擊運動員功能性訓練效果的實驗研究[D]. 王偉.西安體育學院 2018
[2]排球項目功能性體能訓練方法體系構建探索[D]. 許可雨.中北大學 2018
[3]個性化功能訓練對高;@球運動員功能動作的改善效果研究[D]. 劉海濤.河北師范大學 2017
[4]身體功能訓練對改善兒童基本動作模式作用的研究[D]. 楊永.中央民族大學 2017
[5]北京青年女籃功能性動作篩查(FMS)及身體功能訓練的研究[D]. 林思琦.北京體育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23972
【文章來源】:吉林體育學院吉林省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發(fā)表偏倚漏斗圖
4.3.4 功能性動作訓練對改善籃球動作模式的影響最終納入的 4 篇文章對功能性動作訓練改善籃球動作模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Meta 分析結果(見圖 6)顯示:①對 4 篇最終納入文獻進行異質性檢驗發(fā)現,各文獻間不存在統(tǒng)計學(I2=0%,若 I2≥50%,可認為研究間存在異質性)差異,但在選擇效應模型時仍然選用隨機效應模型,因為隨機效應模型計算所得可信區(qū)間較固定效應模型為大;②研究結果發(fā)現,4 篇最終納入文獻的 WMD=1.07,95%CI(0.60~1.54),總效應值 Z=4.48,P<0.000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前后測得數據之間的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功能性動作訓練對改善籃球動作模式具有顯著性作用,為本文后續(xù)開展功能性動作訓練在籃球動作模式改善的試驗中奠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育運動對中外老年人體質影響的meta分析[J]. 吳志建,宋彥李青,王竹影,張帆.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21)
[2]蜂針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系統(tǒng)評價及Meta分析[J]. 魏燕瑩,唐純志,古玉梅,魏素芬.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8(08)
[3]基本功能動作、核心穩(wěn)定性與體育院校本科生身體素質表現的關系研究[J]. 李萍,童理剛,陳文佳.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8(04)
[4]基于粗大動作發(fā)展的幼兒功能性動作訓練方案設計研究[J]. 雷園園,周龍祥,王國祥.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8(01)
[5]2012-2016年我國U15男子籃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狀況的動態(tài)分析[J]. 蘇朋.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7(05)
[6]系統(tǒng)論視角下的運動鏈、鏈反應及功能性訓練再認識[J]. 王銀暉.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7(03)
[7]我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體能指標體系研究[J]. 趙述強,李向前,張元鋒,楊彤彤,劉衍勇,時洪舉. 體育文化導刊. 2017(04)
[8]人體動作模式和運動鏈的理念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中的應用[J]. 劉展.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6(06)
[9]膝關節(jié)損傷對男子籃球運動員完成急停起跳動作中下肢生物力學的影響[J]. 劉海濤,李海偉,高維緯.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12)
[10]功能動作篩查在青少年動作與姿態(tài)測試中的應用及其與身體素質表現的相關性研究[J]. 劉瑞東,陳小平,陸亨伯.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5(08)
博士論文
[1]青少年男子籃球運動員功能性體能訓練的實證研究[D]. 王梁.河北師范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拳擊運動員功能性訓練效果的實驗研究[D]. 王偉.西安體育學院 2018
[2]排球項目功能性體能訓練方法體系構建探索[D]. 許可雨.中北大學 2018
[3]個性化功能訓練對高;@球運動員功能動作的改善效果研究[D]. 劉海濤.河北師范大學 2017
[4]身體功能訓練對改善兒童基本動作模式作用的研究[D]. 楊永.中央民族大學 2017
[5]北京青年女籃功能性動作篩查(FMS)及身體功能訓練的研究[D]. 林思琦.北京體育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23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0239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