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增負重人體下肢關節(jié)力矩與sEMG關系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1 22:35
研究目的:本文采用逆向動力學方法,對不同負重下人體下肢髖、膝、踝三大關節(jié)力矩及主要控制肌群的肌電信號進行研究,探索人體下肢各關節(jié)的力-電關系,為肌電假肢控制、康復醫(yī)學、運動醫(yī)學以及人機工程的實現(xiàn)提供理論依據(jù)。研究方法:對15名受試者進行負重蹲起實驗,負重等級分別為0%RM、15%RM、30%RM、45%RM、60%RM、75%RM和90%RM七個等級,并進行運動學、動力學和肌電學數(shù)據(jù)的采集。研究結果:1、在蹲起過程中,髖關節(jié)的下肢主要控制肌肉為臀大肌、半腱肌和股二頭肌。在下蹲過程中,力矩和肌電均隨髖角的減小而逐漸增大,力矩在髖角為60°時達到最大值,各肌肉的IEMG在髖角為90°時達到最大值;在蹲起過程中,力矩和肌電均隨髖角的增大而降低。相同角度下關節(jié)力矩和各肌肉IEMG值均隨負重等級的增大而增大。2、在蹲起過程中,膝關節(jié)的主要控制肌肉為股直肌、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在下蹲過程中,關節(jié)力矩和各肌肉IEMG值隨膝角的減小而逐漸增大,關節(jié)力矩在30%RM及以下負荷條件時,在膝角為70°時達到最大值,在30%RM以上負重條件下,在膝角為80°時達到最大值,在各個等級負重下股直肌的IEMG值在膝...
【文章來源】:魯東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負重蹲起示意圖
圖 4.3 框架圖電儀的設置驗開始前打開肌電測試軟件,錄入受試者個人基本信息并選擇議,將建立的測試協(xié)議分別導入兩個肌電采集盒中,檢查采集號是否正常,之后關閉采集盒等待實驗開始。力臺的調試開始前,打開測力臺軟件,將儀器設置為同步進以便實驗各序檢查采集是否正常,之后暫停系統(tǒng)等待實驗開始。步設備的調試驗開始前將同步器擺放在受試者正前方兩米處,信號發(fā)射器與旁邊,攝像機架于受試者左側方,與受試者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器安放完畢后檢查同步是否好用,之后等待實驗。者基本信息的測量
股外側肌 髕骨大腿前外側 7.5—10cm 處股二頭肌 坐骨結節(jié)與脛骨外上髁(腓骨頭)連線中點處半腱肌 沿半腱肌腱(在腘窩近端內側緣容易觸及)與坐骨結節(jié)連線腓腸肌內側 腓腸肌內側塊的中點腓腸肌外側 腓腸肌外側塊的中點腓骨長肌 沿腓骨外側、腓骨頭下方 5—7.5cm 處臀大肌 股直肌 股內側肌 股外側肌 股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穩(wěn)定支撐面上自由負重練習的肌電分析[J]. 黎涌明,曹春梅,陳小平. 體育科學. 2012(06)
[2]遞增負重蹲跳與提踵時小腿三頭肌表面肌電圖信號比較[J]. 段子才,黃正一.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2(02)
[3]對負重半蹲快速起練習中下肢肌肉的表面肌電特點研究[J]. 李小蘭,和海珍.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 2009(04)
[4]不同踢球方式擺動腿的運動學與肌電信號特征研究[J]. 部義峰,李世明,秦玉鵬,曹志飛. 體育科學. 2007(12)
[5]腳背內側踢球擺動腿的運動學與肌電信號特征研究[J]. 部義峰,李世明,熊安竹,韓靜. 體育科學. 2007(03)
[6]肌電測量技術的應用[J]. 李世明. 中國臨床康復. 2006(41)
[7]肌肉疲勞的表面肌電信號特征研究與展望[J]. 王健,劉加海. 中國體育科技. 2003(02)
[8]田徑運動中肌肉損傷原因的再認識[J]. 何建平.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2(01)
[9]表面肌電信號分析及其應用研究[J]. 王健,金小剛. 中國體育科技. 2000(08)
[10]運動員髖、膝、踝伸屈肌力矩的測試分析[J]. 張貴敏,于樹祥,張萍. 體育科學. 1995(02)
碩士論文
[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肌電動員比例和肌肉收縮力量的關系研究[D]. 賀瑩瑩.北京體育大學 2010
[2]不同形式下膝關節(jié)屈伸運動力學特征及主要肌群SEMG的變化[D]. 李子軍.蘇州大學 2009
[3]不同肌肉收縮訓練方式對肌肉力量及其肌電圖特征的影響[D]. 張宇.太原理工大學 2008
[4]疲勞前后正腳背踢球技術運動生物力學信息變化特征研究[D]. 部義峰.魯東大學 2008
[5]非疲勞狀態(tài)下肌肉活動的力—電關系研究[D]. 宋超.浙江大學 2004
[6]表面肌電圖對青年男子股四頭肌的疲勞評價[D]. 楊曉曄.北京體育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013558
【文章來源】:魯東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負重蹲起示意圖
圖 4.3 框架圖電儀的設置驗開始前打開肌電測試軟件,錄入受試者個人基本信息并選擇議,將建立的測試協(xié)議分別導入兩個肌電采集盒中,檢查采集號是否正常,之后關閉采集盒等待實驗開始。力臺的調試開始前,打開測力臺軟件,將儀器設置為同步進以便實驗各序檢查采集是否正常,之后暫停系統(tǒng)等待實驗開始。步設備的調試驗開始前將同步器擺放在受試者正前方兩米處,信號發(fā)射器與旁邊,攝像機架于受試者左側方,與受試者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器安放完畢后檢查同步是否好用,之后等待實驗。者基本信息的測量
股外側肌 髕骨大腿前外側 7.5—10cm 處股二頭肌 坐骨結節(jié)與脛骨外上髁(腓骨頭)連線中點處半腱肌 沿半腱肌腱(在腘窩近端內側緣容易觸及)與坐骨結節(jié)連線腓腸肌內側 腓腸肌內側塊的中點腓腸肌外側 腓腸肌外側塊的中點腓骨長肌 沿腓骨外側、腓骨頭下方 5—7.5cm 處臀大肌 股直肌 股內側肌 股外側肌 股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穩(wěn)定支撐面上自由負重練習的肌電分析[J]. 黎涌明,曹春梅,陳小平. 體育科學. 2012(06)
[2]遞增負重蹲跳與提踵時小腿三頭肌表面肌電圖信號比較[J]. 段子才,黃正一.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2(02)
[3]對負重半蹲快速起練習中下肢肌肉的表面肌電特點研究[J]. 李小蘭,和海珍.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 2009(04)
[4]不同踢球方式擺動腿的運動學與肌電信號特征研究[J]. 部義峰,李世明,秦玉鵬,曹志飛. 體育科學. 2007(12)
[5]腳背內側踢球擺動腿的運動學與肌電信號特征研究[J]. 部義峰,李世明,熊安竹,韓靜. 體育科學. 2007(03)
[6]肌電測量技術的應用[J]. 李世明. 中國臨床康復. 2006(41)
[7]肌肉疲勞的表面肌電信號特征研究與展望[J]. 王健,劉加海. 中國體育科技. 2003(02)
[8]田徑運動中肌肉損傷原因的再認識[J]. 何建平.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2(01)
[9]表面肌電信號分析及其應用研究[J]. 王健,金小剛. 中國體育科技. 2000(08)
[10]運動員髖、膝、踝伸屈肌力矩的測試分析[J]. 張貴敏,于樹祥,張萍. 體育科學. 1995(02)
碩士論文
[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肌電動員比例和肌肉收縮力量的關系研究[D]. 賀瑩瑩.北京體育大學 2010
[2]不同形式下膝關節(jié)屈伸運動力學特征及主要肌群SEMG的變化[D]. 李子軍.蘇州大學 2009
[3]不同肌肉收縮訓練方式對肌肉力量及其肌電圖特征的影響[D]. 張宇.太原理工大學 2008
[4]疲勞前后正腳背踢球技術運動生物力學信息變化特征研究[D]. 部義峰.魯東大學 2008
[5]非疲勞狀態(tài)下肌肉活動的力—電關系研究[D]. 宋超.浙江大學 2004
[6]表面肌電圖對青年男子股四頭肌的疲勞評價[D]. 楊曉曄.北京體育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0135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0135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