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女子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比賽制勝因素表現(xiàn)差異的對比研究
本文選題:拳擊 + 新規(guī)則 ; 參考:《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年06期
【摘要】:運用對比分析法、錄像觀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國際拳聯(lián)新規(guī)則實施后2016年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與2016年全國女子拳擊錦標賽的各10個級別決賽錄像進行研究與分析,總結出中國與世界女子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比賽制勝因素表現(xiàn)的差異。研究結果表明:(1)國外運動員前后手直拳、擺拳使用次數(shù)、擊中次數(shù)和擊中率均高于我國運動員;(2)國外運動員的迎擊戰(zhàn)術運用次數(shù)、擊中次數(shù)、擊中率均高于我國運動員,間接迎擊戰(zhàn)術運用效果優(yōu)于直接迎擊戰(zhàn)術;(3)國外運動員后仰防守反擊的擊中率較低、其它的防守反擊戰(zhàn)術的擊中率較高;(4)國外運動員較多運用兩拳、三拳主動進攻戰(zhàn)術且擊打效果較佳;(5)國外運動員的步法調整進攻時機、防守反擊次數(shù)、擊中對手次數(shù)遠優(yōu)于我國運動員;(6)我國運動員防守反擊戰(zhàn)術單拳擊打效果較佳、國外運動員多拳擊打效果較佳;(7)我國運動員在犯規(guī)種類和犯規(guī)次數(shù)上高于國外運動員。根據(jù)研究結果提出我國女子拳擊運動員有針對性的訓練措施與建議。
[Abstract]:By mean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video inspec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video recordings of the 10 finals of the 2016 World Women's Boxing Championships and the 2016 National Women's Boxing Championship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Boxing Federation. The differences of winning factors between Chinese and world elite women boxers ar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number of times of using straight fist, swing fist, hit number and hit rate of foreign athlete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Chinese athletes, and the hit rate of foreign athlet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hinese athlete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direct attack tactic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direct attack tactics. The hit rate of foreign players' backward defense counter-attack is lower, and the hit rate of other defensive counter-attack tactic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defensive counter-attack tactics. Three fists active attack tactics and the striking effect is better. 5) the foreign athletes' footwork adjusts the attack opportunity, defends the counter attack times, hits the opponent times far better than our country's athletes to counter attack tactics, the single fist strike effect is better than our country athlete's defense counterattack tactics. Chinese athletes outperform foreign athletes in the types and times of foul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train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female boxers.
【作者單位】: 武漢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
【基金】:國家體育總局奧運科技攻關項目(2013A001)
【分類號】:G886.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滿仕彪,袁季風;拳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分析與訓練[J];安徽體育科技;2002年04期
2 周濤;對拳擊運動員比賽焦慮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3 王昆明,丁華;拳擊運動員心電圖特點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4年04期
4 滕青,姚峰,張輝;對我國拳擊運動員常見犯規(guī)動作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年06期
5 徐玉明,周新;拳擊運動員的骨礦成分與形態(tài)指標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11期
6 姚淑琴;丁華;;男子拳擊運動員賽前心功能特點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姚淑琴;丁華;;男子拳擊運動員賽前心功能特點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年03期
8 叢林;;拳擊運動員表象競賽時的注意力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李利偉;宋立;;拳擊運動員心理變化因素與比賽成績的相關研究[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7年09期
10 羅文;;我國與國外中小級別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在比賽中基本技術運用的比較分析[J];貴州體育科技;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新坤;丁華;唐光大;高振國;臧廣悅;;女子拳擊運動員賽前部分生化指標分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2 歸予恒;楊陽;吳暉;林釗;程競華;馮連世;;對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體重和訓練控制的監(jiān)控與評價方法的探討[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3 徐建武;阿斯琴;湯爾民;高明;;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訓練中機能監(jiān)控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4 高維緯;宋新;;運動訓練對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水代謝的影響[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5 羅冬梅;劉曄;賈金榜;于德順;王貝;孫志鋼;;拳擊運動員腦血流和頸總動脈血流特點的研究[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6 王連方;;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非衡因素及補償[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7 宋鐵男;曹繼紅;;女子拳擊運動員性別角色傾向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8 丁華;趙斌;高海寧;;按摩對女子拳擊運動員運動后氧自由基代謝水平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9 夏玉芳;廖八根;張曉輝;殷坤;;廣東省拳擊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縱向調查與分析[A];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徐春霞;谷忠德;韓煒;;備戰(zhàn)十一屆全運會山東省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運動素質訓練監(jiān)測指標的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本報記者 趙福中邋實習生 李豐;鄒市明:改變世界拳壇歷史的“神奇小子”[N];工人日報;2007年
2 郭瑩;藏著掖著與說著唱著[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3 記者 涂序波;吳保福 楊宴君看望參賽運動員[N];大理日報(漢);2006年
4 記者 阿榮;我區(qū)體育健兒備戰(zhàn)奧運[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5 本報記者 段磊;哈達巴特爾:期待我區(qū)拳手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8年
6 本報記者 胡淼;虎躍龍騰斗錦城[N];營口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巴義名;我國優(yōu)秀男子拳擊運動員競技能力特征及選材標準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海峰;我國青少年拳擊運動員基礎訓練現(xiàn)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2 麻琦;優(yōu)秀男子拳擊運動員穿著降體服訓練對訓練監(jiān)控指標及熱適應的影響[D];沈陽體育學院;2015年
3 陳帥;陜西省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能力特征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5年
4 謝元攀;吸氧干預對女子拳擊運動員睡眠質量的影響[D];首都體育學院;2016年
5 溫軍鋒;不同溫度的水療對高水平拳擊運動員運動訓練恢復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6年
6 宋欽慶;少年拳擊運動員基礎訓練階段現(xiàn)狀調查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7 何建迎;國內外中、小級別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技戰(zhàn)術對比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6年
8 李響;吉林省拳擊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與素質的選材指標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9 劉戀;遼寧省優(yōu)秀女子拳擊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的調查與評價[D];沈陽體育學院;2013年
10 鮑善軍;武漢體育學院男子拳擊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1845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84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