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體育研究的新視角:“扎根理論”
本文關(guān)鍵詞: 扎根理論 民俗體育 方法論 本土理論 出處:《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根據(jù)扎根理論的思想特征與民俗體育的基本性質(zhì),結(jié)合實際研究案例,探討了扎根理論在民俗體育研究中的方法論意義。扎根理論對民俗體育研究的方法論意義主要由建構(gòu)民俗體育本土理論、實證主義與規(guī)范主義的綜合應用、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的"二重性"互動、重視文化持有者研究四個方面構(gòu)成。扎根理論方法可以成為民俗體育研究領(lǐng)域的一個新的嘗試。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oted theory and the basic nature of folk sport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research c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ooted theory in the study of folk sports. 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ooted theory in the study of folk sports mainly consis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theory of folk sports,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positivism and normalism. The interaction of "duality"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nd the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holders in four aspects, can become a new attempt in the field of folk sports research.
【作者單位】: 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6CTY021) 山西省軟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4041034-03)
【分類號】:G812.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俊奇;;關(guān)于民俗體育的概念與研究存在的問題——兼論建立民俗體育學科的必要性[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汪蓉;;我國民俗體育的特征及其傳承研究[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3 李紅梅;鄭國榮;方千華;;論民俗體育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郎勇春;李剛;李偉艷;;對城鎮(zhèn)化進程中我國民俗體育演進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5 張國棟;劉堅;李運;康瑤;陳斌;鄭國華;;我國民俗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邱少茹;;閩臺民俗體育芻議[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柯玲;邵榮;;中國民俗體育學探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8 桑全喜;;我國民俗體育的生存與發(fā)展對策[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王敬浩;周愛光;;民俗體育對身體和諧的建構(gòu)——談民俗體育的發(fā)展邏輯及其現(xiàn)代道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10 朱波涌;蒙祖兵;;淺談傳統(tǒng)民俗體育資源的市場開發(fā)[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年3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張國棟;;我國民俗體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杜學工;;民俗體育與婦女體育文化自覺[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3 王若光;;天人合一:中國民俗體育之精意[A];第四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遠;;我國民俗體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7年
5 于海娟;;從風箏節(jié)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俗體育的現(xiàn)代流變——以濰坊為例[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王鐵新;;民俗體育文化特性詮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7 樊永強;;試論民俗體育發(fā)展對農(nóng)村居民全民健身推動作用——以陜西省長武縣民俗體育個案為例[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 劉景輝;研討媽祖民俗體育項目[N];湄洲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李思宇;民俗體育如何與產(chǎn)業(yè)聯(lián)姻?[N];延邊日報(漢);2011年
3 本報記者 李磊;北京胡同游要添民俗體育[N];中國體育報;2002年
4 本報見習記者 林文君;民俗體育旅游的市場涅i彌穂N];貴州民族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盧葦;民俗體育扮靚京城百姓生活[N];中國體育報;2014年
6 孫晉海;對民俗體育的價值性思考[N];工人日報;2014年
7 張英敏;精彩上演[N];中國體育報;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若藝;民俗體育在城市中的演進與發(fā)展趨勢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肖艷光;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民俗體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于叢叢;沈陽市區(qū)民俗體育項目的分類及推廣價值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蔣作文;湘西民俗體育淵源、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鐵新;晉南地區(qū)民俗體育生存與發(fā)展的社會與文化學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何斌;中葡民俗體育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曾阿紅;閩臺客家民俗體育融合與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8 程超民;社會變遷視域下我國農(nóng)村民俗體育的發(fā)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淼;江蘇省民俗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和態(tài)勢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10 劉楊洋;“鄂西圈”民俗體育的傳承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長江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356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53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