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阿爾伯達省社區(qū)大學校本管理的個案研究
【作者單位】: 民辦培正商學院;
【分類號】:G779.7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高耀麗;從比較的角度看“校本管理”與“校長負責制”[J];教學與管理;2001年19期
2 劉寶存;校本管理:當代西方學校管理的新模式[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海英,王德清;對校本管理本土化的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薛蓉;校本管理的原理和實施策略的思考[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鄧李梅,楊哲;論校本管理中的校長角色定位與塑造[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王本中;劉晨元;;關于高中教育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思考[J];基礎教育參考;2006年01期
5 林丹;我國中小學校長“成長滯后”的根源[J];教學與管理;2002年25期
6 趙志毅;肖鴻雁;;反思“校本"[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04期
7 薛蓉;略論校本管理的理念和策略[J];遼寧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8 丁桂蘭;;學校管理的抉擇:校本管理[J];南方論刊;2006年03期
9 劉志春;校本管理:學校管理的新取向[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姜媛,孟繁華,石彥倫;校本管理本質探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殷樹鳳;;校本管理中的校長角色[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殷建華;中小學“校本管理”模式的構建[D];蘇州大學;2002年
2 周其國;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變革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洪斌;中學校長職業(yè)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彭曉映;校本管理:完善校長負責制的新視點[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蒲濟林;金昌市中學校長權力合理約束問題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馬永芝;校長和書記的權力關系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彭南鳴;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學校課程管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8 顧康靜;高校創(chuàng)新型教師管理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9 王海燕;實施校長負責制的困境與對策[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10 龔陽春;新課程實施下的學校管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諶啟標,柳國輝;美國中小學的“校本管理”改革探略[J];比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寶慶;;學生參與學校變革再探[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年02期
2 陳國軍;;校本培訓與教師管理結合的機制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版);2010年02期
3 李茂森;;國外教師專業(yè)自主的內(nèi)涵研究回顧與思考[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年01期
4 林波;;淺議高職院校管理權力下放對審計有何意義[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0年01期
5 王麗婭;;中國“省管縣”體制改革的現(xiàn)實審視——廣東省“省管縣”改革的路徑選擇[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薛立強;楊書文;;當代中國政府間縱向關系的變遷:基于三組要素的分析[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扶丹;;試論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中校長角色的轉變[J];文教資料;2010年04期
8 祁型雨;;政府與市場關系變動中的辦學體制改革[J];中國教師;2010年05期
9 畢恩明;路書紅;;提升中小學校長領導力的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04期
10 薄文娟;;淺析我國中小學校本管理的特征及其現(xiàn)實意義[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潔;;無縫隙政府與我國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群;;從文學翻譯的層次說解讀《天演論》[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3 呂高遠;;構建教師校本教研主體性平臺,使教師真正成為校本教研的主人[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陜西卷)[C];2010年
4 藍建;;二十世紀世界教育改革的歷程[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5 姚華松;許學強;;區(qū)域發(fā)展之路:諸侯經(jīng)濟;一體化經(jīng)濟;第三條道路?[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藍建;;二十世紀世界教育改革的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楊啟光;;英國家庭與學校關系的歷史嬗變及其教育意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段恒;;抓本務實 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9 陳立超;;海南省行政體制改革的新舉措——“強區(qū)擴權”改革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A];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改革發(fā)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雷艷紅;;改革開放以來中央與地方關系研究綜述[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兩類教育“小金庫”須對癥下藥[N];廣州日報;2010年
2 吳德慧;政府規(guī)模:關鍵在于職能發(fā)揮[N];學習時報;2010年
3 吳金光;跨界民族問題對地區(qū)關系的影響[N];中國民族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姜艷;我省改革再提速 2/3縣實行省直管財政體制[N];河北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厲衍飛 胡洪江 何勇 顏珂 錢偉;體育加分政策何去何從[N];人民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馬守敏;駐京辦 不盡的是非不明的將來[N];人民法院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李炳亭 特約記者 洪湖;課改“小崗”[N];中國教師報;2010年
8 肖銅;為強街擴權叫好[N];大慶日報;2010年
9 王芳 談家明;固鎮(zhèn)縣完善機制保護農(nóng)民工權益[N];蚌埠日報;2010年
10 21世紀教育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辦學自主權是教改的“牛鼻子”[N];廣州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俊華;“大躍進”前后的放權與收權[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2 王水發(fā);我國發(fā)達城市學校領導創(chuàng)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楊梅;公立學校的一次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山鴿;后福利國家背景下的中央與地方關系[D];復旦大學;2006年
5 林榮日;制度變遷中的權力博弈[D];復旦大學;2006年
6 劉曉云;權力下放對衛(wèi)生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曉琳;長春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管理的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周松賢;體育課程校本管理的構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蘭江燕;我國地方分權問題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4 黃和悅;我國中小學校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開放的校本激勵管理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陸羿雯;學校發(fā)展階段論視野下的教師資源管理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高峰;走向權力分享[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劉向林;新城區(qū)校本管理的探索與實踐[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9 聞宇青;校本教師評價方案的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徐先德;基于新課程的校本閱讀教學策略探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52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255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