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大學生自動思維與功能失調態(tài)度的特點及關系研究
[Abstract]:Automatic thinking questionnaire (ATQ) and dysfunctional attitude questionnaire (DAS) were used to test 189 deaf and 150 healthy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deaf-deaf college students, the frequency of negative automatic thinking, the degree of dysfunction of attitud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compared with the deaf students, deaf students have more frequent negative automatic thinking and more serious dysfunctional attitude; (2) the frequency of negative automatic thinking among deaf students was different in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 mode". 3Deaf students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depression or depressive symptoms than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單位】: 天津理工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3057053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號:08CYY012)
【分類號】:G7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郝堅;蘇彥捷;;聽力正常家庭和聾人家庭中聾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J];中國特殊教育;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激揚;;通絡消郁湯治療老年抑郁癥62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7年06期
2 張健平;;神泰片與奧沙西泮聯(lián)合治療酒精所致焦慮綜合征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9年01期
3 張秀梅;;化郁湯治療卒中后抑郁癥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0年03期
4 萬磊;劉健;盛長健;謝秀麗;;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肺功能變化及新風膠囊對其的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0年09期
5 李文飛,黃幫良,萬興松,費龍才;“非典”時期鐵道工程一線管理人員心理狀況調查[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錢麗,王守娥,王敏;術前護理干預對外科手術患者焦慮心理的影響[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7 朱紅梅;牛飛;;心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8 金雨來;;腦卒中并發(fā)抑郁患者62例臨床分析[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于愛萍;李培培;張黎明;;合肥市托幼機構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年04期
10 呂蓉萍;;48例鼻咽癌患者SCL-90調查分析[J];安徽醫(yī)學;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朔虹;熊俊;;企業(yè)農(nóng)民工職業(yè)緊張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A];2010廣東省預防醫(yī)學會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10年
2 榮良群;朱本亮;王虎;鹿德智;;干預卒中后抑郁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楊朝暉;廖家喜;;井下傷員心理衛(wèi)生狀況調查研究[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常建芳;張瑞星;李付華;;積極心理暗示在ICU護理中的應用與分析[A];河南省重癥監(jiān)護專科知識培訓暨學術交流會、急診新業(yè)務、新技術學術交流暨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09年
5 向艷君;賽冬紅;羅彥麗;;輪值夜班護士焦慮狀況及其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A];第二十五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八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任玉枝;肖小娟;李清;;早期先兆流產(chǎn)患者的社會心理狀況調查與分析[A];首屆贛鄂湘中西醫(yī)結合(生殖內分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文華;伍龍;劉一爾;;腦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研究[A];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神經(jīng)病學會論文匯編[C];2005年
8 楊薇;許秀峰;羅懷容;吳桂生;;a2去甲腎上腺素受體基因2A亞型C-1921G啟動子區(qū)域多態(tài)性及2B亞型缺失多態(tài)性在MDD漢族人群的相關研究[A];玉溪市第四屆精神科學術年會暨心身疾病綜合治療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梁文珍;譚文娟;舒放;;癌癥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調查[A];玉溪市第四屆精神科學術年會暨心身疾病綜合治療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鐘小兵;;奎硫平與舒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A];第10次全國精神病學術交流會暨《中國民康醫(yī)學》創(chuàng)刊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學廉;腦立體定向手術用于戒毒治療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2 馮正直;中學生抑郁癥狀的社會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何仲愷;體質與健康關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4 馬斌;中風病不同時點臨床評價指標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5 孫東輝;圍手術期病人心理應激的臨床心理學和精神免疫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鄧振華;女性更年期憂郁癥流行病學、體質分析與內分泌關系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7 殷盛明;海馬CA1區(qū)NSF與空間學習記憶障礙關系的實驗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趙路清;老年人不寧腿綜合征的流行病學研究及帕金森病合并不寧腿綜合征的臨床特點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9 田慧;滋腎調肝法治療ADHD共患TD及其中樞單胺類機制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10 林本榮;軍人亞健康分型、診斷與干預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濤;IL-6、IL-2和HRV在老年抑郁癥中的變化及意義[D];鄭州大學;2010年
2 后國宏;太倉市農(nóng)村初中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馬薛娟;我國聾人大學新生學校適應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4 樓青;女性性服務工作者負性情緒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5 王奕k ;參麥注射液對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中心血管副反應的療效觀察[D];浙江大學;2011年
6 黃盈;大、中學生生活應激評定量表的編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7 孟安啟;慢性前列腺炎征候群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8 陳青紅;肝郁證的宏觀診斷標準與客觀指標檢測的初步探討[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9 陳麗萍;多發(fā)性硬化患者認知功能及情感障礙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3年
10 劉政疆;維漢兩族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的比較[D];中南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榮卉;影響聾童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的因素[J];心理學動態(tài);1996年03期
2 郝振君;團體心理輔導在聾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5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在花;許家成;吳鈴;;聾人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6年08期
2 付傳彩;;聾人大學生與健聽大學生疏離感的對比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9年10期
3 郭愛鴿;;聾人大學生與健聽大學生成就動機的比較研究[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4 劉在花;;聾人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現(xiàn)狀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08年01期
5 張德軍;;多媒體技術在聾人大學生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08年09期
6 徐五所;;關于提高特院體育教師差異教學能力的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11期
7 郭愛鴿;;不同性別聾人大學生社會支持的調查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1年01期
8 季筱桅;;家庭教育對聾人大學生消費觀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9 張茂林;杜曉新;張偉峰;;聾人大學生與健聽大學生人際關系困擾及自尊狀況的比較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9年05期
10 孫聞鶯;;淺談聾人大學生綜合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途徑[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3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吳志霞;姜乾金;;負性自動思維對心理癥狀的影響作用[A];浙江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顧成宇;任夫喬;姜乾金;;應激有關因素對男性服刑人員消極認知的影響[A];浙江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王英華;;聾人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張振清;王希林;;緩解期抑郁癥患者人格障礙及認知特點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志紅;大學生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干預[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美;大學生自我接納、元情緒與負性自動思維的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馬寧;慢性HBV感染患者負性自動思維與歸因方式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3 任媛媛;我國聾人大學生基于網(wǎng)絡的自主學習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4 許曉楠;聾人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5 吳志霞;負性自動思維的因素分析及其在應激中的作用[D];浙江大學;2006年
6 顧成宇;心理應激系統(tǒng)論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7 宋江艷;腫瘤術后化療患者抑郁情緒現(xiàn)狀及其治療性溝通系統(tǒng)干預效果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左麗娜;抑郁障礙患者冗思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郝建波;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的抑郁情緒現(xiàn)狀及心理干預研究[D];青島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009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240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