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落后兒童攻擊性行為研究探析
[Abstract]:Aggressive behavior is a kind of problem behavior that causes others to be hurt. It affects the choice of placement mode, the formulation of education and career plan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acceptance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ccurrence ra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7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智銀利,劉麗;兒童攻擊性行為研究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07期
2 張倩,郭念鋒;攻擊行為兒童大腦半球某些認知特點的研究[J];心理學報;1999年01期
3 趙志航;王娜;田寶;;輕度智力落后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同伴關系對適應行為的影響[J];中國特殊教育;2006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聞戈;工讀學生與普通學生攻擊性行為外顯和內隱社會認知特點的比較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何進軍;中小學生欺侮行為方式與特點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03期
3 朱觀明;中學生攻擊性行為及其教育控制[J];教學與管理;2001年11期
4 智銀利,劉麗;兒童攻擊性行為研究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07期
5 武建芬;青少年學生欺負行為的心理探析[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1年03期
6 張文新;學校中的欺負問題——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實[J];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7 任朝霞;淺談移情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8 吳素梅;蔡欣欣;;廣西中小學兒童受欺負現象調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年03期
9 王美芳,張文新;中小學中欺負者、受欺負者與欺負-受欺負者的同伴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2期
10 陳昌凱,徐琴美;3~6歲幼兒對攻擊性行為的認知評價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馮夏婷;關于3-7歲攻擊性兒童的社會認知發(fā)展狀況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李聞戈;工讀學生攻擊性行為社會認知特點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莉娟;中小學生欺負行為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2 胡金生;2~4歲幼兒的不服從行為和母親教養(yǎng)方式[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3 萬晶晶;初中生友誼發(fā)展及其與攻擊行為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周海詠;兒童欺負行為與自我概念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張敏;兒童欺負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個性特征和人際關系因素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6 王雪凌;城市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初中生欺負行為影響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7 曾紅媛;故事情境對兒童理解白謊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杜紅梅;移情與后果認知訓練對兒童欺負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趙莉;初中女生受欺負特點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可;中小學教師對學校欺負行為的認知及其應對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智銀利,劉麗;正確應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02期
2 王蘇玨;小學生攻擊性行為的成因分析及療法研究[J];教育探索;2002年05期
3 張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兒童欺負行為的類型及其相關因素[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1年01期
4 萬晶晶,周宗奎;國外兒童同伴關系研究進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3期
5 張文新,張福建;學前兒童在園攻擊性行為的觀察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6年04期
6 張文新,谷傳華,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學生欺負問題中的性別差異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0年04期
7 郭念鋒,李世強;認知過程中大腦兩半球的協同活動——若干實驗結果的分析和再分析[J];心理學報;1993年02期
8 張倩,郭念鋒;攻擊行為兒童大腦半球某些認知特點的研究[J];心理學報;1999年01期
9 李曉雯,,郭念鋒;拼讀困難兒童某些認知特征的實驗研究[J];心理學報;1996年02期
10 張文新,谷傳華,鞠玉翠;兒童欺負問題與人格關系的研究述評[J];心理學動態(tài);200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聶衍剛;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俊;;兒童失去寵物以后[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3期
2 汪筱;;兒童為何愛說謊[J];大眾心理學;2007年10期
3 江雪;;論家庭教育的關系性[J];華章;2011年24期
4 丁國旺;;為孩子構架通向社會的語言橋梁[J];大眾心理學;2004年05期
5 宋清露;;4法調教愛打鬧的孩子[J];健康人生;2010年06期
6 洪明;;兒童職業(yè)意識啟蒙探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年18期
7 劉秀英;;兒童最重要的是心靈的成長[J];少年兒童研究;2011年17期
8 鄒萍;;隔代教養(yǎng)與幼兒心理發(fā)展[J];幼兒教育;2011年11期
9 青文;artemis;;教子箴言[J];家庭之友(愛侶);2011年02期
10 楚杰;;拯救家里的“電視兒童”[J];啟蒙(0-3歲);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非;;智力落后教育的歷史分期問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5)——中國基礎教育史研究(含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讀教育等)[C];2009年
2 吳逸欣;;智力落后研究的現況及展望[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3 周海霞;;齊心協力共同促進隨班就讀智力落后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張海濤;;音樂體感活動矯治智力落后兒童情感障礙的個案實踐[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二十周年會慶暨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宋秀娣;沈靜芬;董瑞淵;王小兵;趙婉華;鐘莎莉;鳳鋒;錢達仁;;弱智兒童心理缺陷補償方法的探索[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6 羅麗芳;;親子共讀,點亮兒童心靈世界的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7 郭學禹;范樹成;;父愛與育兒[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8 曾汝弟;;發(fā)揮祖輩教育孫輩的優(yōu)勢[A];銀齡睿智——為“十一五”規(guī)劃建言獻策論文選編[C];2006年
9 俞國良;曾盼盼;辛自強;羅曉路;;學習不良兒童社會信息加工的特點[A];第七屆北京青年科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3年
10 張國臣;;第十四講 正確把握兒童身心特點 科學實施家庭教育[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5——遼海講壇·第三輯(家教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國洪;評說兒童“學藝熱”[N];法制日報;2000年
2 鄭夢超;專家認為:父母能影響兒童閱讀[N];中國消費者報;2007年
3 劉蔭祥;我的兒童水墨畫教學[N];美術報;2003年
4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劉翔平;如何訓練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兒童[N];中國教育報;2006年
5 管錫基;孩子教我“童眼”看世界[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 劉翔平;讓家庭作業(yè)沒有眼淚[N];中國教育報;2005年
7 沈祖蕓;上海實現適齡兒童入學“一個不少”[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陳福新;孩子過分依戀父母并非好事[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9 徐仲民;蘇州盲聾啞兒童“一個都不能少”[N];中國財經報;2004年
10 ;蔡雯:幫殘疾兒童塑人格[N];中國教育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曉萍;全納學校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雪蓮;幼兒園智力落后兒童與普通兒童同伴關系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春;父母對3-7歲兒童的期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徐莉煒;基于兒童道德社會化的家庭教育功能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7年
4 賈嚴寧;弱智兒童適應行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李自斌;陳鶴琴兒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胡春雁;家庭環(huán)境創(chuàng)建與兒童健全人格塑造[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紅妹;江蘇省培智學校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D];揚州大學;2009年
8 王倩;培智學校中智力落后學生學校適應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9 曹婕瓊;視覺障礙兒童辨音能力的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吉U
本文編號:2373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237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