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家訓與古代家庭教育的價值取向
[Abstract]:The ancient Chinese family motto came into being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matured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perfect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roughout the past dynasties, there were both essence and dross among them, which should be affirmed in positive aspects: self-cultivation, combination of family and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emphasis on patriotism education. Its negative aspects are as follows: first, inculcating feudal thoughts such as loyalty, filial piety, inferiority of men and women; second, inculcating the famous thought of "excellent scholar" and "Xing Zuyao"; third, inculcating the philosophy of avoiding misfortune and preserving one's health; Four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vism, and indoctrination of patriarchal autocrac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Chinese family admonitions regard feudal ethics as the highest valu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This value orientation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he value of non-utilitarianism, which emphasizes justice over profit; Seco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emphasizing parental authority and social value over individual value; third, emphasizing the political role of education rather tha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economic role
【作者單位】: 新鄉(xiāng)市師范學校
【分類號】:G7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偉;;從教育價值觀角度探討學分制與學年制的發(fā)展[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王剛;;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基于人的主體性[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陳光春,柴克清;中國終身學習的過去與未來[J];成人教育;2004年11期
4 何忠華;關于我國教育目的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4年02期
5 李長吉;教育價值研究二十年[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唐榮德;論教育哲學的研究對象[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7 明航;關于教育的教育性思考——兼論孔子教育思想與現(xiàn)代教育思想之比較[J];湖北工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8 李巧林,梁保國;論教師的教育智慧[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9 岳曉東;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之我見[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潘斌;;論教育回歸生活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維公;漢代學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遠增;高等教育評價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馬治國;網(wǎng)絡教育本質(zhì)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彭澤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評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軼芳;交往教學理論探討[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邵燕楠;走向“情境”與“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李朝東;論教育啟蒙與公民人格建構[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作芳;論教育異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蘭軍;主體性教育思想視野下的學校管理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建農(nóng);湖北省大學畢業(yè)生資源合理配置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范丹紅;女生教育的病理學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李文卿;素質(zhì)教育與當前中小學教師素質(zhì)[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周青山;我國小學小班化教育問題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高彥文;中美中小學教育現(xiàn)狀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黎丹;主體性化學課程教學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韓佐才;中學數(shù)學學習策略的教學調(diào)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劉堂斌;建構認知結構,增強主體意識——開放式文言文教學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沁s,
本文編號:2332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233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