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讀生和普通生攻擊性行為歸因方式的比較研究
本文選題:工讀學生 + 攻擊性行為; 參考:《中國特殊教育》2004年09期
【摘要】:本研究采用投射測驗 ,通過集體開放式問卷的形式來比較工讀學生和普通學生攻擊性行為歸因方式的特點。結(jié)果表明 :(1)工讀生對意圖不明的傷害作敵意性歸因和攻擊性反應(yīng)預(yù)測的傾向比普通生明顯。 (2 )工讀生攻擊性情緒反應(yīng)更沖動 ,而不顧后果。在事態(tài)發(fā)展過程中較為自私 ,更多的考慮對自己產(chǎn)生的不利 ,較少考慮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 (3)工讀生大多認為攻擊性行為在社會矛盾沖突情境中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反應(yīng)方式。他們對被攻擊者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 ,對攻擊性行為的良心譴責都比較缺乏。他們在社會認知上表現(xiàn)出的偏差都和他們的攻擊性行為有一定的關(guān)系。
[Abstract]:In this study, projection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attribution between work-study students and ordinary students by means of a collective open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tendency to predict hostile attribution and aggressive reaction to the harm with unknown int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students. 2) the aggressive emotional reaction of the students was more impulsive, 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more selfish, more consideration of their own disadvantage, less consideration of the victims of harm. Most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aggressive behavior is a reasonable way to react in social conflict situations. They lack sympathy and empathy for the assailant, and a lack of conscientious condemnation of aggressive behavior. Their deviations in social cognition are related to their aggressive behavior.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教科院心理系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
【分類號】:G76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佩芬;;面對攻擊性的寶寶,我該怎么辦[J];早期教育(家教版);2011年06期
2 陳潔;;幼兒攻擊行為與家庭教育的關(guān)系及矯正[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3期
3 ;孩子太淘氣怎么辦?[J];青少年日記(小學生版);2011年02期
4 胡慧娟;;神圣的工讀教育事業(yè)呼喚師德高尚的教師[J];中國經(jīng)濟快訊;2002年17期
5 楊翠美;;寶寶老被同伴打,怎么辦?[J];啟蒙(0-3歲);2011年08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永春;;從“理想”到現(xiàn)實:毛澤東創(chuàng)辦湖南自修大學的幾個問題[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上)[C];2006年
2 張曉成;耿悅?cè)?;農(nóng)村聾生道德情感的特殊性及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七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3 姜楠;;盲生心理矯治例案[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杜雄柏;萬志鵬;;預(yù)防未成年人犯罪應(yīng)盡快恢復(fù)和完善工讀教育[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趙亞萍;;淺談智障兒童同伴關(guān)系的培養(yǎng)[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 林紅;你的孩子“合群”嗎?[N];光明日報;2011年
2 昆明市金殿中學 翁昌鋒;淺談工讀教育中如何優(yōu)化值班教師與學生的交往[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3年
3 ;辦好特殊學校[N];法制日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戴嵩松 通訊員 何佳平;給心靈多灑陽光[N];中國教育報;2006年
5 趙亮;聽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N];甘肅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江華;工讀學校和問題學生的出路[N];南方周末;2003年
7 本報記者 董曉宇;工讀學!辉摫簧鐣z忘[N];鐵嶺日報;2005年
8 王宏;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性格[N];隴東報;2008年
9 高樂;家教不當,也易引發(fā)兒童“心病”[N];中國婦女報;2011年
10 本報首席記者 談潔 本報記者 錢紅艷;走出困境,工讀教育自身須改革[N];南京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新學;工讀學校學生執(zhí)行功能及其與攻擊行為關(guān)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葛橋;論工讀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江南大學;2010年
2 謝立波;工讀學校學生的人格特點及其輔導(dǎo)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付歆;陜西省工讀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生活事件、應(yīng)付方式、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guān)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四海;云南省工讀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人格、家庭環(huán)境、父母養(yǎng)育方式關(guān)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戴軍;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幼兒社會化行為的個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羅琳;聾生對網(wǎng)友約見行為的社會認知加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趙婷婷;幼兒期親子關(guān)系的類型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8 高原;工讀學生的情緒智力和內(nèi)隱社會認知特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陳曦;自閉癥兒童攻擊行為矯正的個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靜;兒童欺負的家庭影響及干預(yù)[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212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2021287.html